有限空间作业为什么不能有纯氧通风?

在现代社会,有一系列作业因危险性较大。必须严格各类作业许可管理,加强作业过程的安全监管,以预防事故发生。其中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现行《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工贸企业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这个规定没有解释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条吧。

一, 正规程序中,有限空间作业是应当提前检测作业场内的氧气含量、可燃气体含量和有毒气体含量。很明显,采用纯氧通风,只针对了氧气含量,还不一定解决了氧气含量的问题,就算是氧气合格,不一定代表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也合格。这三者,任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都有可能带来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

二, 某些原本在空气中不燃的物质在纯氧中能够剧烈燃烧。比如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缓慢氧化,在纯氧中能被点燃,从而引发火灾。

三, 某些、原本在空气中难燃的物质在纯氧中能够变成可燃甚至于是易燃。这里就涉及到氧指数这个概念。

氧指数(OI)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物质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 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在所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室温下材料在O2、N2混合气体中刚好维持发焰燃烧时的最小氧浓度以体积的百分率表示。其氧指数越高表明阻燃性能越好。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因为地球只含有21%的氧气。

四,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最小点火能随着氧气含量的升高而降低。一丝火星(比如金属碰撞)在空气中可能不足以引燃某些物质,但在纯氧中却能够做到。比如带火星的火柴梗,在空气中会慢慢熄灭,但在纯氧顺却能燃烧起来。

五,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燃气体和可燃粉尘的爆炸下限会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爆炸极限范围会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而扩大。也就是说其危险度会增大。也许在某些情况下,可燃气体可燃粉尘的浓度在空气中还未达到爆炸下限,但换成纯氧就刚好满足其爆炸条件。

六, 我们大家都知道,氧含量不足会导致死亡。那氧含量是否越高越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就涉及到氧中毒这个概念了。氧中毒是指机体吸入高于一定压力的氧一定时间后,某些系统或器官的功能与结构发生病理性变化而表现的病症。空气中的氧浓度约为21%,一般来说有限空间作业场,维持在18%-21%,富氧条件下,不应超过23.5%。

终上所述,我们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当严格按照规程,先通风,再检测,各种条件满足后再作业,以确保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作业   火星   下限   易燃   空间   粉尘   条件下   浓度   氧气   气体   含量   物质   条件   指数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