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感谢贫穷”,也别赞美苦难!

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女生叫王心仪,刚刚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她曾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这样写道:“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这样的文章被不少主流媒体点点赞。原因其实很简单,国人自小以来都会接受这么一种文化,读书的时候,都曾写过以“苦难”为主题的作文,而且不用想都知道,内容是千篇一律的,一定会举那么几个名人为例,比如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还有华罗庚,钱学森、张爱迪等等例子。老师们都会说,正是苦难,成就了这些伟人。在这方面,成家立业了,有了小孩,你发现,小孩写的作文,跟你小时候也差不多。大家都在接受差不多的教育。甚至长大了,写文章也还是这种“格式”。

于是,一想起苦难,我们就想到赞美,到现在演绎成了满满的“正能量”。电视、报纸上几乎每天都在刊播一曲曲苦难的颂歌。说个例子,还记得那个“冰花男孩”的小学生吧?他是云南鲁甸县转山包小学三年级学生,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男孩家离学校有四五公里远,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当天气温零下 9 度,男孩走路上学,他的头发和眉毛沾满冰霜,仿如开了冰花一样。他被冻到满脸通红,而且皮肤很明显,已经开裂。

别“感谢贫穷”,也别赞美苦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华罗庚   贫穷   苦难   贝多芬   鲁甸县   山包   都会   冰花   颂歌   成家立业   例子   小孩   男孩   女生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