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兴于一碗剩饭,亡于一碗剩面”:可叹的吃

说起大明朝,可谓是“一碗剩饭兴,一碗剩面亡”。

先说一碗剩饭兴大明。

朱元璋打天下,一次打了败仗,落荒而逃。朱元璋跑到一个小破庙,又冷又饿,眼前一黑,昏了过去。正好来了两个要饭的乞丐,把朱元璋搭进了庙里。乞丐生了一堆火,又把要来的剩菜剩饭煮开了,给朱元璋灌了下去。朱元璋身上暖和了,肚子里又有了食物,于是醒了过来。他问要饭的,刚才你们给我吃的是什么呀?乞丐一想:汤里有有米粒(像珍珠),波菜(绿色的,像翡翠),有豆腐(白色的,像白玉),于就是说:“我这个汤是珍珠翡翠白玉汤”。

大明朝“兴于一碗剩饭,亡于一碗剩面”:可叹的吃

这一碗剩饭救了朱元璋一命,后来才有了朱元璋赶走蒙古人,统一天下的结果。如果朱元璋饿死了呢?就没有大明朝了。所以说大明朝是一碗剩饭兴天下。

刘宝瑞先生的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这个故事出自《朱元璋演义》。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突然有一天感到身体不适,那感觉就跟当年逃出武考场病倒破庙中的情形一样。当时两个乞丐给他熬了一碗汤,他喝下去就好了。于是,朱元璋就贴出皇榜,悬赏寻找当年的两个乞丐,结果还真找着了。


大明朝“兴于一碗剩饭,亡于一碗剩面”:可叹的吃


两个乞丐来到皇宫御膳房,给朱元璋做了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大宴群臣,汤一端上来,谁也不喝,全都捏着鼻子往后躲。怎么回事儿?那汤是用馊豆腐、糊饭锅巴、臭泔水、烂白菜帮子煮成的,臭气熏天,闻了就想吐,谁还敢喝?


大明朝“兴于一碗剩饭,亡于一碗剩面”:可叹的吃


朱元璋见群臣都不喝,自己也觉得那汤实在难闻,可他已经下旨,他不带头喝,群臣也不喝呀,朱元璋一闷气,把面前的那碗汤喝了。群臣一看皇上都喝了,只好硬着头皮也喝了,喝完了全都双挑大指不说话。朱元璋一看乐了:各位爱卿,你们的意思是,每人再来两大碗!

哈哈哈!

再讲一碗剩面亡天下。

1644年北京失守后,先是弘光帝在南京登基,仅仅一年,南京失守,弘光帝被杀。1645年隆武帝在福建登基,1646年兵败被杀。1646年绍武帝在广州登基,1647年兵败自杀。永历帝于1647在肇庆登基,南北转战,东逃西窜,苦苦支撑了14年。

1659年,吴三桂率清军进逼昆明,永历帝朱由榔随大将李定国西撤,且战且退,由广东至广西,由广西至云南,最后渡怒江,翻高黎贡山来到了腾冲。渡过怒江,一路逃亡,忍饥挨饿,大将李定国给皇帝找吃的。那时腾冲是蛮荒之地,没什么好吃的。一村民倾家中所有,给他做了炒饵块。永历帝于饥困交迫中一顿饱食,由衷地赞叹:“这碗面片救了孤的驾!”慨叹:真乃大救驾也。于是当地人就把炒面片改名为大救驾。

大明朝“兴于一碗剩饭,亡于一碗剩面”:可叹的吃

这之后永历帝退到缅甸,过起流亡生活。1661年缅甸发生政变,新缅王把永历帝抓起来,献俘给清政府。1662年吴三桂在昆明处死了永历帝,至此大明朝彻底灭亡。

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前者是以悲剧出现的,后者是以喜剧出现的。但是中国的历史规律恰恰相反;珍珠翡翠白玉汤是喜剧,而大救驾则是悲剧了。

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和一盘“大救驾”,串联起一个王朝276年的兴亡,明代的开国皇帝和亡国之君竟然有着同样的与饮食相关的落魄故事。

大明朝“兴于一碗剩饭,亡于一碗剩面”:可叹的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明朝   剩饭   腾冲   怒江   东至   缅甸   群臣   昆明   南京   大将   翡翠   乞丐   皇帝   两个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