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日华:服道化上的不足恰是97版《天龙八部》经典不可超越的关键

文/水煮娱小兔 图/来源于网络

谢谢你的点击,期待你的喜欢,等待你的关注

黄日华:服道化上的不足恰是97版《天龙八部》经典不可超越的关键

金庸的武侠写实,古龙的武侠写意。

从影视化的角度来说,的确是金庸先生的小说更占优势,所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部部都被拍成过影视剧,就连短篇小说《越女剑》也曾经被搬上过屏幕。

而这其中,三条男主线并行,人物众多,矛盾冲突明显《天龙八部》更是一众IP中的热中之热,可是,尽管《天龙八部》至少已经被拍了不下7-8个版本,但是一提起《天龙八部》百分之九十的观众的观众第一反应一定是97年华日华版本的《天龙八部》

事实上,97年TVB的这一版《天龙八部》不但是《天龙八部》中最经典的版本,也是一众金庸剧中绝对的经典,甚至可以说是古装武侠剧中代表作。

作为一部古装武侠剧,客观来说,服道化等辅助加分项其实很重要,因为这些无疑都可以帮助观众更好的入戏,但是作为一部97年的港产武侠剧,在这些方面其实并不占优势,那么《天龙八部》又是凭借什么成为了难以逾越的经典呢?

黄日华:服道化上的不足恰是97版《天龙八部》经典不可超越的关键

作为一个港剧迷+金庸迷,小兔认为,《天龙八部》可以成为经典主要倚仗的以下四个方面。

合理的情节增补和叙事顺序的调度

如果你是金庸迷就应该知道,尽管《天龙八部》独特的三条男主线并行的叙事手法让它从一众的武侠小说中脱颖而出。但其实,这不过是金庸老先生的“无心插柳之举”罢了。

《天龙八部》的创作之初是以大理世子段誉作为主角的,但是写着写着金庸发现作为配角出场的乔峰(萧峰)似乎非常吸睛,再写下去又发现读者对虚竹的这条线似乎兴致也不弱,于是,最后成书,仔细一看,三位男主角戏份似乎基本不分伯仲。

但尽管如此,相比儒雅痴缠的段誉,老实木讷的虚竹。最有侠之大者的风范的悲情英雄乔峰一定是“天龙三兄弟"中观众缘最好的那一个。

黄日华:服道化上的不足恰是97版《天龙八部》经典不可超越的关键

97版的《天龙八部》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做出了合理的叙事调度和情节增补。

在小说中,段誉是最初的第一男主,所以小说全篇是以“段誉在无量山初遇钟灵”作为开篇的,其情节虽然也活泼生动,俏皮有趣,但终归表现的是小情小爱,而且即便是以段誉这个视角的情节主线来说,钟灵也不是第一,甚至第二女主。所以在电视剧中,这样的开篇显然欠缺了吸引力。

于是,电视剧改以乔峰深入西夏作为开篇,不但乔峰,就连和乔峰矛盾集中的慕容复和马夫人也提前出场了。这个顺序的调动的确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

黄日华:服道化上的不足恰是97版《天龙八部》经典不可超越的关键

而与这个顺序调动相呼应的,乔峰和马夫人之间的恩怨,乔峰和慕容复之间的相识都被相应提前了,而且给到了非常完整的情节交代,这些都是在原著中所没有的,或一笔带过的,这些弥补了作者中段才开始写这个人物的不足,使得乔峰的人物线索变得完整。

TVB的金庸剧黄金时代,强大的演员厚度支撑

如今,曾经三色台频上热搜多是因为人才凋零,花旦小生的出走。但是,《天龙八部》却是TVB的黄金时代的出品,而且那个年代不但是TVB的黄金年代,更可以说TVB金庸剧的超级黄金年。

94年张智霖朱茵版的《射雕英雄传》,95年古天乐李若彤的《神雕侠侣》,96年吕颂贤版的《笑傲江湖》,再到97年黄日华的《天龙八部》,甚至98年陈小春版的《鹿鼎记》,那几年的TVB几乎是以年产一部金庸剧的节奏推出的作品。

黄日华:服道化上的不足恰是97版《天龙八部》经典不可超越的关键

而且,这些作品,每一部都可以说都是经典,而并不单单只是97版的《天龙八部》。应该说,那些年TVB在如何拍摄金庸剧方面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这包括了如何删减情节,如何故事化表现,如何高度还原原著感

而这些落到观众最终的“代入感”上,是要以“强大的演员班底”做依托的,彼时的TVB的演员阵容让他们足以有这样的底气。《天龙八部》大约有230个有名有姓的人物,根据之前的金庸剧拍摄经验,做出合理的删减合并之后,TVB几乎可以为每个人物匹配到了最合适的扮演者。除了黄日华的乔峰,樊少皇的虚竹,陈浩民的段誉等主角外,张国强的慕容复,雪梨的马夫人,乃至陈安莹的天山童姥,甚至罗兰的谭婆,每一个角色单拿出来都经得起推敲。

黄日华:服道化上的不足恰是97版《天龙八部》经典不可超越的关键

可以说《天龙八部》的演员,或者TVB的演员的表演的统一风格都是,相比形似更求神似

强大的演员班底对于一部剧的优劣影响,在我们如今的正午阳光出品的剧集中可略见端倪,可就是这样的正午阳光,相比当年的TVB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天龙八部》都不可能如TVB一般拿出一个完整体现的演员阵容来演绎一个作品了,哪怕是TVB自身。

各具特色的女演员,极具辨识度的人物

《天龙八部》原本的主角是段誉,儒雅多情的世子感情线自然不会少,再加上后期又多了两位男主,而段誉还有个感情债更多的老爹,《天龙八部》中的女性角色自然不可能少。

所以《天龙八部》的这部分的女性演员是完全值得,也有必要单独拎出来说一说的。

事实上,在97《天龙八部》之后每个版本,每次开拍新版本的时候《天龙八部》也都会在女演员的选择上赚足话题度。

黄日华:服道化上的不足恰是97版《天龙八部》经典不可超越的关键

客观说,如果要说97版的《天龙八部》女演员的颜值是所有版本最高的,必然也是有失偏颇的,这一版本的女演员其实更多的是胜在了各具特色上。

无论是李若彤的王语嫣,赵学而的木婉清,刘玉翠的阿紫,刘锦玲的阿朱,再到虚竹的官配西夏公主,甚至是段正淳的几位情人们每一位都有自己鲜明的长相特点,鲜活的性格特征,都像是书中走出来的灵动的人物。

黄日华:服道化上的不足恰是97版《天龙八部》经典不可超越的关键

她们只要往哪里一站,不用开口,观众就可以自然而然把角色和书中的人物形象对照起来。

而在很多其他版本中,女演员们美则美矣,可是站到一起,观众就压根儿分不清谁是谁,更不要说演员根本也不具角色特征了。

落后的服道化,却是最大杀手锏

97年的《天龙八部》最大的不足无疑是受到TVB制作经费影响的服道化,以及受到当年技术条件影响的武打效果等了。

然而97版的《天龙八部》是如何化劣势为优势的呢?甚至是反而让它变成了致胜的法宝呢?无非就是做到了两点,第一,简陋却有理,第二,让一切回归到演技本身

黄日华:服道化上的不足恰是97版《天龙八部》经典不可超越的关键

在尽量争取在服道化上还原的基础上,如果无法做到的情况下,做到简而有理,以争议相对比较大的黄日华的乔峰的造型来说,会做出这样的造型,显然还充分考虑到了黄日华的身形相对比较单薄的这个演员本身的特点的。

而服道化的简单,虽然不利于观众在细节上增加一些代入感,但是却可以让观众更多的将注意力落到演员的演技上。而97版的《天龙八部》的演技恰恰又是经得起这种观众放大镜式样欣赏的考验的。服道化等的效果对于一部古装武侠剧来说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

黄日华:服道化上的不足恰是97版《天龙八部》经典不可超越的关键

观众的欣赏点最终还是要回到角色演绎本身的。

而现在的一些新版,却恰恰相反,虽然有更精良的服装道具,却没有合理利用,反而用力过猛,一些造型特效不是去更好的服务还原原著,而是只求夺人眼球,让人出戏。

这才是最大的本末倒置。

结语:如何再现《天龙八部》式的武侠经典

如何更高度的还原原著,理论上,越是新的版本其实是更占优势的,但是要拍出好的经典作品还是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忘记去拍摄作品的初心

2.让人物回归人物本身

3.让细节为作品服务,而不是话题热度

4.靠谱的制作团队

当然还要明白,经典作品带给我们的回忆和情怀,不是通过一个新的作品可以取代的,哪怕这个作品本身也很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日华   经典   马夫   开篇   女演员   原著   主线   古装   情节   观众   演员   角色   关键   版本   人物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