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到底怎么减?家长需要怎么做?孩子周末怎么办

“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新学期已经开始啦,各位家长、小朋友们觉得生活有发生什么变化嘛?简单来说“双减”的两大核心,就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官方说法是“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双减”到底怎么减?家长需要怎么做?孩子周末怎么办

9月1日,杭州发布《杭州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切实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杭州的“双减”也正式开始了。

“双减”到底怎么减?家长需要怎么做?孩子周末怎么办

自“双减”政策发布后,家长们大致可以分为三拨:一拨是“叫好”型,觉得终于能给孩子一个更加轻松的童年了;一拨是“默默观察”型,自己的孩子暂时年纪还小,还没上小学,先看看政策怎么落地,到时候再说;一拨是“更加焦虑”型,这波人的孩子大部分是中、小学生,原本一直是跟着大部队往前走,现在突然不知道怎么办了。

萌奇在朋友圈默默观察,发现最后一拨人,明显最多。

“双减”到底怎么减?家长需要怎么做?孩子周末怎么办

但其实,孩子的成长并非简单靠分数来衡量,新时代中做一个德智美体全面发展的人 ,才会成长为更富个性的新时代人才!且“双减”政策主要针对于“学科类”,并非“艺术类”,这也就是说“双减”政策下孩子们会有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艺术类,来发展兴趣爱好!

艺术教育在孩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国家对美育发展的重视,很多的家长都发现了素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那接下来就和萌奇一起看看从小学习艺术,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哪些影响吧!

艺术教育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期是人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孩子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情感,使孩子从小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这在孩子教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双减”到底怎么减?家长需要怎么做?孩子周末怎么办

艺术教育是培养孩子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

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认为,现在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即所谓的“全脑思维”。艺术学习是一个手、眼、脑并用的过程,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手操作工具和材料去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

“双减”到底怎么减?家长需要怎么做?孩子周末怎么办

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从孩子喜欢各种艺术培训内容也能反映出其不同的个性,如:喜欢节奏明快的孩子,个性外向成分多,而喜欢画安静的孩子,个性内向倾向多。老师正可以在传授过程来发现和了解每一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并通过艺术教育来影响和促进他们健康个性的形成。创作过程与作品能够使孩子获得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是个人成就感的重要源泉,艺术创作在形成孩子自觉意识和良好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双减”到底怎么减?家长需要怎么做?孩子周末怎么办

艺术教育有助于孩子大脑潜能的开发

在少儿期,大脑正处于发育之中,此时,既需要新颖鲜明信息刺激以开发智力,又要防止和避免疲劳,少儿舞蹈,音乐等艺术创作恰恰兼有二者之长,适当地多让幼儿参加艺术创作活动,对其大脑的健全发育会起促进作用。

“双减”到底怎么减?家长需要怎么做?孩子周末怎么办

艺术教育的功能是整体的,所培养的空间知觉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不仅为智能健全的人所必需,而且它对于左脑语言功能也有促进作用。因此艺术教育的特别意义还在于它有利大脑潜能的全面开发,不仅有利于孩子学习其它学科,而且有利于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双减”政策落地后,孩子们会有更多可支配的时间,学习艺术是个不错的选择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孩子   作业   杭州   校外   全面发展   学科   大脑   负担   幼儿   周末   家长   过程   能力   功能   政策   艺术   个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