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战役,美军初次与志愿军交手,不理解为何中国人烧不死

提起抗美援朝人人都知道,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志愿军第一次与美军交手的那一仗,那就是著名的云山战役,这一仗让美军乃至西方世界,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军队。

云山战役,美军初次与志愿军交手,不理解为何中国人烧不死

1950年11月1日,云山城被晨雾笼罩,下午时分,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汪师长突然紧张起来,因为按照原计划,采用正面进攻配合纵深迂回,切断联合国军的南北联系,把敌人歼灭在青川江以北。

在此计划的指导下,志愿军第116师负责云山城附近的敌人,汪师长的紧张是由于敌人开始频繁来往活动,汪师长看看手表,才下午4点,此时距离进攻时间还有3个多小时。

根据分析,汪师长判断出这是敌人在撤退,难道敌人已经察觉了三面被围,汪师长把侦查的情况报告了第39军军长吴信泉,军长当即向老总建议,把攻击时间提前3小时。

老总同意了,顿时五颜六色的信号弹在天空中闪耀,各种武器纷纷开火,枪炮声震动整个山谷,敌人阵地上,摆在最前面的南朝鲜军队很快就被打垮,志愿军很快就逼近到美军面前。

幸存的美军第8骑兵团团长约翰逊上校回忆时说,“他们是泥塑的部队,完全是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对附近的枪炮声面无表情!”这里的“他们”指的就是南朝鲜的军队。

其实美军也未必比南朝鲜军队强多少,志愿军亮出了82毫米的苏制“喀秋莎”火箭炮,就把美军吓得不轻,这种火箭炮曾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出现过,是一种让德军心惊胆战的武器。

云山战役,美军初次与志愿军交手,不理解为何中国人烧不死

更令美军震惊的是,志愿军士兵的攻击速度之快超乎想象,稍微不注意中国士兵就冲到了跟前,志愿军第347团有一名叫张生的士兵,他的进攻被美军机枪手阻止了,他就绕到机枪手后面。

当时张生手中已经没有弹药,他就直接抱着美军机枪手,一起滚下了山崖,类似的情景在云山山岗上常有发生,在这样的进攻下,美军的阵地不断被压缩,直至云山外围被肃清。

像张生这样的英雄比比皆是,第39军第348团第2营的副班长李连华就是其中之一,他先是在一座公路桥上和美军进行白刃战,战斗结束后,他侦查发现美军在前方开阔地带修建了临时机场。

李连华立即带领班里的战士抢夺机场,他们与看守机场的美军士兵短兵相接,战斗结束只有李连华和另外一名战士活着,他们占领了机场,并用玉米杆把4架小型飞机掩盖了起来。

就这样,志愿军用刺刀和步枪缴获了美军4架飞机,这是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唯一缴获的美军飞机,如此勇猛的志愿军,岂能不令美军胆战心惊,战斗中还发生了一件令美军百思不解的事。

美军用配火枪向志愿军进攻,可是却烧不死他们,其实中国士兵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挖隔火沟,对于农民出身的士兵而言,挖沟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即使在子弹横飞的战场上。

通过隔火沟,志愿军把美军的烈火与阻击士兵的工事隔开了,美军的火攻对志愿军也就失去了作用,正是在志愿军士兵英勇的战斗下,美军遭到了惨败,现代化装备的美骑兵第一师第八团损失惨重。

云山战役,美军初次与志愿军交手,不理解为何中国人烧不死


后统计,美军士兵伤亡1840人,缴获美军飞机4架,击落1架,击毁坦克28辆,缴获汽车116辆,各类大炮190门,简直就是一次大丰收,幸存的美军士兵晚年回忆起云山战役,无不感到后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志愿军   南朝鲜   斯大林   战役   美军   机枪手   火箭炮   军长   师长   阵地   士兵   军队   敌人   机场   飞机   中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