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01 洗白?从商人到导演的突围


用一个词形容疫情年的12月,我会称其为“郭敬明月”


前有11月份的综艺拉锯战,后有遍及12月的电影大轰炸。


院线流媒忙不迭,监制导演双切换,疲于排兵布阵的“小四”俨然将贺岁档看作是一盘精心筹划的棋局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套用《晴雅集》预告里的一句台词:


郭敬明有太多的身份,而他最迫切想要证明的身份,是导演。


为了摘掉《小时代》给他的「烂片王」头衔,郭敬明需完成从投机商人到品质导演的身份转型


矛盾的是,他试图用商人精明的算计,以摘得导演的桂冠。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首先是综艺舆论造势,博得话题热度


12月,是综艺《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收官期。


本以为没了李诚儒老师会消停些,结果这棒被尔冬升接去,矛头还是郭敬明。


幕后倡导导演们不要针对自己,结果一到台前,看其他三位导演夸完自己的作品,不讲武德的“小四”立马暗讽尔冬升执导有问题。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双标,可尔导是个直性子。


二话不说,现场就把郭敬明怼哭了,还顺便把娱乐圈毫无底线炒热度的遮羞布彻底撕开。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然而“小四”在台上委屈的泪,换来的是商业宣传上的成功。


且不说3.2亿的话题热度,光郭敬明的名字就足够在我脑子里留存一周。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其次是陈年旧作上线,凭弃子以小博大


《冷血狂宴》是《爵迹2》的变体,而上一部电影还得追溯到4年前。


豆瓣3.8分,郭敬明本想通过《爵迹》玩一把技术转型,结果评分比四部《小时代》还低。


改名后的《爵迹2》转线上播映,其背后还是出于商业考量。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注意海报番位易烊千玺在最上面,误导粉丝这是“四字弟弟”主演的作品,尽管千玺只在开头结尾露了个脸。


其次是范冰冰事件的影响尚在,郭敬明不得不临时AI换脸,只留下范爷的声音。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演员表只见文替不见冰冰


再次,是院线片在网络流媒体平台播出,减小院线宣传成本。


同时放大流媒体的宣传优势,一方面在平台的保护下还向观众收取单片费用,另一方面让主要是青少年的流量粉丝们足不出户也能见爱豆。


首周末点击量已破5000万,事实证明,“小四”算盘打得精。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最后,就像影评人谭飞所说:


把一部明知道要扑街的作品拿过来,为的是衬托圣诞档的《晴雅集》


让观众有一个对比,之前郭敬明不咋样,之后却有这般发挥,的确得刮目相看。


只希望《晴雅集》的口碑别妄费了他这般心机。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再次是监制电影上映,调动固有粉丝热情


上周五在影院上映的电影《如果声音不记得》,复制的仍旧是《悲伤逆流成河》的套路。


两部作品都是改编自郭敬明写手圈里的小说,都是采取郭敬明监制、落落导演的模式。


并且故事内容,都聚焦于抑郁症、校园霸凌等边缘群体,社会话题上还能擦边蹭热度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尽管本片豆瓣开分跟《冷血狂宴》一样,都只有4分。


但在群雄逐鹿的贺岁档,《如果声音不记得》上映前,该片猫眼平台上的想看人数高达26万,紧跟《紧急救援》《送你一朵小红花》之后。


没有撤档作品的二度发酵,也没有易烊千玺这一“流量+实力”镇场,《如果声音不记得》的前期宣传的确是成功的。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最后压轴戏《晴雅集》,试图完成质的飞跃


前面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都是为了《晴雅集》。


本片故事情节,不是郭敬明的青春疼痛文学,而是改编自梦枕貘的小说。


这一做法很像陈凯歌的《妖猫传》,用非中国的传奇小说,来描绘一幅极富年代感的华丽画卷。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文戏有原作压阵,艺术总监则是执导过《妖猫传》的屠楠,配乐是日本的井川宪次。


从预告的质感来说,服化道还算考究,场景设计的确有些京都风味。


有一帮大佬坐镇,只要“小四”老老实实执导,《晴雅集》应该问题不大。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而且,《晴雅集》还埋着一个雷——《泷夜曲》


《晴雅集》不过是《阴阳师》系列的上部。如果口碑不差,那么其下部《泷夜曲》,自然会完成他的口碑双级跳,奠定郭敬明在国内新兴导演的地位。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总之,郭敬明的这盘商业大棋,下得不可为之不妙。


只是凭资本之种,借商品生产之链,能不能结出口碑之果,实现质之飞跃,待《晴雅集》上映,再说不迟。


02 拉黑!狂欢、自恋与P图审美


很多人会说,郭敬明就是个抄袭者、烂片王、能力不够的投机商人,你聊他干嘛。


要条姐说,与其借着《冷血狂宴》把郭敬明从头到尾怼一遍,不如老老实实将这个在魔都上海混的风生水起的四川小伙审视一番:


关于他的电影,到底承载了些什么?


关于他自觉不错的故事,有哪些特征?


关于他及其作品,与这个时代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不难发现,《演员请就位》第二季里的郭敬明,越来越像陈凯歌。


不仅仅是说话方式、对演员的态度、对自己作品的表述等这些表象上的相似,就连拍片思维,两位都有些共性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对于现实,《黄土地》《孩子王》是抽离现象讲深意;《小时代》则是忽视现状谈奢靡。


关乎幻想,《霸王别姬》《妖猫传》是借助历史玩痴情;《爵迹》则是冒险流量加CG。


无论是故事类型、人物设定,还是思维发散、时代隐喻,两个人都是抽离现象后的幻想


只不过陈凯歌的作品是关乎历史的寓言,而郭敬明的片子是对于时代的美颜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幻想出来的敌对地域与本地身份


作为郭敬明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小时代》几乎跟现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关于上海那片浮华地,郭敬明是带着仇恨和报复的心态完成对这一地域的影像书写。


他的每一组镜头都仿佛在打当年现实生活中瞧不起他的人的脸,至于那些人还记不记得他,不得而知。


他完全醉心于用金钱来证明自己的成功,却忘记了真正让自己自卑的现实因素。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不讲逻辑的狂欢


幻想出来的上海,幻想出来的身份,让故事本身成为一场毫无逻辑的狂欢


《小时代》四个女主,想在一起就在一起,想吵架就吵架。


每一部的冲突点,就是围在一起的一群人,突然撕逼,至于人物动机是什么不清楚。


闹起来,打起来,最后再和好,狂欢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在《冷血狂宴》这种奇幻电影中,狂欢到最后,连人物的基本设定都没有遵循。


《爵迹》中特蕾娅的使徒,以及杨幂饰演的角色被拍没了。


鬼山莲泉的超能力是控制神兽。反派幽冥弄了一群飞龙打空战,结果鬼山莲泉不去控制龙,而是硬碰硬地打。


您怕不是换脸后,连脑子都换了吧。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一切不合理的情节,都是为了情绪渲染而硬生生弄出来的狂欢。


银尘营救吉尔伽美什,此时天束幽花用自己的血做献祭,打开大门。


然后,小姐姐一直放血一直放血,让大门保持开着的状态,等待银尘一行人的归来。


为什么不能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再用血打开大门,是自己的血很多没处用是嘛?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忽略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原有设定。


现实题材的必然性他没有遵循,幻想题材的或然性他也不在意。


狂欢,在郭敬明这儿成了胡闹。


银幕中的男人,都是郭敬明幻想下的自己


除了内容,郭敬明的镜头语言也是很迷。


之前有人说,他的电影中充斥着太多美男子凝视镜头的形象,而且多以定格的特写、近景为主。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在电影理论中,经常将凝视看作导演霸权的一种体现,类似于郭敬明通过监视演员,对其加以掌控。


但条姐不认为这是为了展现权力而对他人的凝视,而是幻想之下的自我凝视


古希腊有一则寓言,讲的是少年成天趴在水池边看自己的倒影,最终幻化成一朵水仙。


于是,水仙也成了自恋的代名词,郭敬明也是如此。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还记得《爵迹》中王爵与使徒的设定吗?


使徒看王爵,会有一种迷恋,类似于爱情。


吴亦凡饰演的银尘,不止一次跟使徒麒零说,自己有多好看。


自恋的设定不由分说。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再看他片中男性的形象:


俊朗而不失娇柔的面庞,梨花带雨的眼眸中,暗藏着郭敬明对自我的怜惜。


银幕在郭敬明眼中不过是一面镜子,银幕上的男演员不过是郭敬明借其所投射出的镜像,即他理想中自己的样貌。


大家不妨看看郭敬明所选男演员的相似程度:


下巴圆凸,两颊削瘦,颧骨有棱,眼眸含情。


就连他监制的电影《如果声音不记得》,男主孙晨竣感觉都是按照易烊千玺的模子找的。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从别处,郭敬明完成了对于自己完美镜像的顾影自怜。


P图审美


再来看郭敬明的审美,极具P图效果


这种通过修图、美颜达成的形象,得到的是一张失真的脸。


自觉原图不好看,从而通过技术改变面貌,或者说躲避自己真实的样子。


这一做法跟郭敬明在小说、电影中把主人公刻画成上海人的操作类似,都是在掩盖内心的自卑


其中,《爵迹》最为典型,磨皮磨的都没了面部层次。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一群演员都是顶流,同时也顶了没有演技的流。


磨皮修脸把演员的面部特征完全抹去的同时,也掩盖了他们演技上的瑕疵。


观众全在恶心建模失败的人像,哪还有功夫去管演技在不在线。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你能看出这里的严屹宽,传达的是含笑九泉的意思吗?


这也从侧面把当下行业内的审美乱想,揭露出来。


每个人的脸都没有瑕疵,唯一的瑕疵是在抹去瑕疵后,变得不像是一张脸。


看看「鞠婧祎」们的克隆剧,无论任何情境,表情都一样。


最终完成的不是奇迹,而是景观,一座没有生气的塑像。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爵迹》中范冰冰的造型,你能认得出这是范爷?


关于现实失真的想象,关于故事失真的狂欢,关于审美失真的自恋。


郭敬明为了弥补现实中的自卑,不是把艺术当作升华的工具,而是要艺术做他的陪葬。


03 粉饰·多元文化下的失焦


P图审美是行业大势所趋,关于郭敬明本身的咒骂,或许于这个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就拿《小时代》中的拜金主义来说,宣扬的也不正是天下熙熙的利欲熏心吗。


从追逐金钱,到被金钱裹挟


一向居高临下的学院派电影研究教授戴锦华,也曾在节目中提及《小时代》里难能可贵的优点


在镜头语言上,《小时代》起码还是以人的视角去看物欲横流的社会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与此相对的,是《西虹市首富》中金钱出场时的影像设计。


王多鱼与好兄弟去拿钱,镜头先是拍十亿元,然后才转向对着金钱惊叹的王多鱼。


显然,“小时代”讲的还是人追求物欲享乐,而“西虹市时代”讲的是被物欲包裹的人,甚至连人的立足之地都没有了,他们只能被吓得腿发软。


就此而言,《小时代》起码保证了人在金钱面前的主动性。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文化多元下的失焦与不抓重点


郭敬明的矛盾,是某一时代下一类影人的矛盾。


之前我说过第六代导演的矛盾,即试图借助情感故事,完成时代批判。


最典型的是娄烨,《风雨云》批判的是城中村拆迁,结果成了狗血三角恋。


情感话语的软,与批判话语的硬,不可调和。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郭敬明也有独属于他自己的矛盾:


在纷乱的文化符号下,批判的主旨必将是词不达意的。


拿最近上映的《如果声音不记得》来说,故事讲的是抑郁症。


女主患有抑郁症,男主类似于都教授般的存在,填补了她内心的沟壑。


但整部作品给人的感觉,好像跟抑郁症没什么关系。


结尾的落脚点成了不再抑郁的女主,跑去拯救奄奄一息的外星男主,这就冲淡了原本关于抑郁症边缘群体的探讨。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当下社会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导致多重的文化符号混杂在一起,让原本的揭露与批判失去力度。


《如果声音不记得》中,讲了家暴、LGBT、网红直播、天降神兵等一系列话题,这就把抑郁症给稀释了。


当然,这也是当下许多其他导演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你我面对碎片化信息时所感到的困惑。


抄袭不道歉,当场被撕哭,这「三俗导演」委屈啥?


说回开头聊的那几步棋。


尔冬升骂的是郭敬明吗?不!


尔导说了,“有多少人让我向你开炮”,这话骂的是整个娱乐圈这滩烂泥。


《冷血狂宴》的上映讽刺郭敬明的投机?不!


毕竟网络是能把一部电视剧的网络播放量硬生生吹成1812亿的,全球哺乳动物一只看一遍都不够。


《如果声音不记得》嘲笑的是郭敬明那帮人的文笔?不!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就问那些所谓的书粉,都21世纪20年代了,咱们的审美境界连民国文学的边都还不愿意碰一下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导演   使徒   瑕疵   委屈   矛盾   演员   金钱   镜头   声音   现实   身份   幻想   故事   作品   时代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