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作者|李文凤

在贴满了美影各色经典动漫人物海报的走廊里,如今出现了几个久违的身影——叶峰,楚天歌,他们散发出的青春校园气息吸引着来往穿梭者的视线。

从2001到2020,时隔将近20年后,国内第一部校园青春音乐动画片《我为歌狂》的续作《我为歌狂之旋律重启》,于10月2日在B站播出。

当第一集的角色朱丽丽说出“我等了十七年就是为了这一刻”时,弹幕上无数的粉丝也纷纷打出“俺也一样”表达自己对这部经典作品续作的期待。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我为歌狂之旋律重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福煦影视共同出品并制作,共12集。第二季的故事承接第一季,主要讲述来自南华高中的叶峰、楚天歌、盖世爱、Cookie组成的“Open乐队”,在新学期决定参加“全高大赛”,遭遇更强对手上演一场场音乐精彩交锋并收获成长与友谊的故事。

时隔20年,《我为歌狂》续作重启难度不言而喻,市场上也几乎从未出现间隔这么长的作品出续作,操作上也无坐标可依,而国内校园青春音乐番剧自《我为歌狂》第一季之后,直至今天,仍然处在一个极为空白的状态,如何完美继承经典IP的魅力,成为这部作品最大的挑战。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我为歌狂之旋律重启》总制片人,美影厂副厂长陈波在接受数娱梦工厂的采访时表示:“不要觉得美影厂是很老的,我们希望美影厂既有经典的东西传承,又有更多的新状态去面对这个世界。”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相隔近20年的续集

《我为歌狂》争议解答

作为第一季是19年前的作品,美影厂在2020年推出《我为歌狂》的续集的原因令不少观众感到好奇。

陈波告诉数娱梦工厂,《我为歌狂》的重启并不是突然的决定。2017年的时候,无论从制作端、平台端已经可以预见到国创的需求、国创生产量都在快速上升。我们在分析了所有作品之后,决定重新启动《我为歌狂》第二季的创作,无论创作还是市场层面,这都符合上美影一系列发展的初衷。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我为歌狂之旋律重启》总制片人陈波)

作为传统中国动画的开创者之一,美影厂履历十分辉煌,《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作品,无论是故事性还是艺术性都是殿堂级,不仅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也惊艳了世界。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手冢治虫都曾公开表示自己深受美影厂作品影响。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陈波对数娱梦工厂记者坦言,美影六十多年的发展的确跌宕起伏,但最近几年随着市场大环境的影响,美影体制跟随市场越来越灵活,创作力量也越来越年轻化,老中青三代美影人努力在做好传承与创新。

“我们希望美影发展的脚步紧跟时代,于是分析了厂里所有经典影片,短片,剧集,哪些能够契合现在年轻人,然后发现“我为歌狂”在2001年首播时就因为第一部校园音乐动画片的独占性成为了破圈的文化IP,即使将近二十年过去,仍然具有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它与上美影的其他经典动画IP又不同,显著的现实性、青春向、音乐性,会在以玄幻题材为主的国创中突显独特性,所以在2017年重新启动了《我为歌狂》第二季的开发。”

在美影决定重启《我为歌狂》之后,不少动画公司、视频网站纷纷表示希望参与联合开发,其中就有福煦影视,而美影最终选择福煦影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福煦能够聚合最多数的当年主创。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包括总导演、人物造型和主要的配音演员,都来自第一季的主创班底,他们对于故事设定、人物性格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整个项目的情怀感也更强烈,这对项目的再次开发自然是有优势的。但是对每位主创来说,从事每个项目时候的专业经验、职业阶段、人生经历又是不同的,完全做到当时的“原汁原味”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开发初衷。开发之初,我们就和主创形成共识,第一季的“坑”要填上,但更重要的是保持故事核心“校园、音乐、青春、梦想”的基础上,全面升级。这也将成为主创面临的最大挑战——观众会把新作和老版的做偏向性的比较,某种程度上这个挑战不亚于新开发一部原创。“我为歌狂”系列不是一部电影,是有成长线的一个青春片,还是希望大家耐心看完,看完以后再客观地评价。”

有原班主创担任续集的前期创作,美影在主导主控下,开始了和福煦影视的《我为歌狂》第二季联合开发和制作。但毕竟横跨近20年,第二季的剧情仍不可避免出现不少惹人争议的地方。

其中角色楚天歌父亲台词中的“C位”,是产生最多争议的地方,这个在近几年选秀节目中大火的流行词出现在一部19年前作品的续集,不禁让观众产生了时空错位感,很多观众纷纷表示听到“C位”时十分不适应,并认为“C位”一词可以出现在偶像选秀中,但在乐队中是没有“C位”的。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对此陈波解释其实“C位”一词从剧本开始就讨论过。看完本季后,仔细的观众会发现,除了楚天歌的父亲提到过一次“C位”(还有两次闪回),其他人尤其是乐队中人都没说过“C位”。主创自然是知道乐队里没有“C位”这一说,但为什么坚持让楚父说呢?

因为站在父亲角度,这是在故意激将楚天歌:乐队需要核心,一个优秀的乐队但出彩的未必是你,现在更多人关注的是叶峰,楚天歌你要怎么办?

另一个让观众在意的是画风问题,虽然因为时代发展,人物画风不可避免要发生改变,但时隔20年后,冷老师变得愈发年轻貌美,由此带出的“整容”话题仍然在观众间讨论得相当热烈,对此制作组表示当年其实是画老了,设定上冷老师和楚天歌父亲叶峰父亲,都是同学的关系,所以冷老师恢复现在年龄相貌其实更符合剧情发展。并且两季相隔近二十年,大众审美趋势在变化,行业经历与专业能力使得主创的审美也在变化,沿用之前的设定会带来视觉审美与时代的重大脱节,所以人物造型和画风一定会升级,力求在保留第一季特点和核心元素上,追求更精致美型。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除此之外,《我为歌狂》粉丝另一大遗憾在于第一季主题曲演唱者胡彦斌的缺席。

在2019年底B站跨年晚会《二零一九最美的夜》中,胡彦斌就曾登台献唱《我为歌狂》经典曲目《有梦好甜蜜》《我的舞台》,为动画第二季登陆哔哩哔哩进行预告,引起了一众粉丝的热情期待。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17岁刚出道的胡彦斌曾为《我为歌狂》配唱过大量曲目,凭借原声大碟成为学生党最喜爱的歌手。在第二季宣布启动后,便有不少粉丝期待再次看到胡彦斌在剧中的演唱。

与外界猜测的版权受限不同,陈波表示《我为歌狂》第一季中的很多歌曲,例如《有梦好甜蜜》版权在美影,很多经典歌曲都将以背景音乐比如主角们的电话铃声等形式出现在第二季,作为日常生活中穿插的小彩蛋。

至于为何没有选择胡彦斌,陈波直言:“其实我们考虑过,虽然胡彦斌唱得好,但是他太被观众熟悉,声音太有辨识度。综合考虑下,就决定尽可能全部推新歌曲、年轻歌手,更符合高中生的设定,也符合项目的初心。”

作为一部校园音番,歌曲是整部作品的灵魂,尤其《我为歌狂之旋律重启》剧情是走向全市高中生音乐大赛,因此需要更多多元风格的歌曲。第二季的音乐歌曲最终是由著名音乐制作人刘卓及其团队负责,演唱部分则与灿星旗下“好声音”歌手合作。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陈波透露当时选择音乐总监时其实有三位备选,最终选择刘卓,主要考虑到刘卓改编的能力特别强,另外他的创作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都非常出色。选择跟灿星合作,主要是灿星提供的歌手声音更符合青春校园风,其中最小的郭沁是00后,这些年轻歌手唱法和感觉上都更接近高中生校园那种有点青涩的唱腔。

除了在歌曲歌手选择上煞费苦心,第二季的音乐风格其实也经过特意设计,最终度身定制了十几首包括流行、摇滚、 民谣、嘻哈、舞曲等多曲风的原声歌曲,背景音乐曲库则超过100首。截止到第5集正片上线,一共呈现了8首新歌,这些新歌在QQ音乐、全民K歌等平台每周五11点同步更新上线。

两季相隔将近二十年,配音选角也成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尽管像叶峰的配音还是沿用了第一季的配音演员叶琪山,即使项目组尽量采用原配音班底,叶峰、楚天歌、朱丽丽、Cookie等角色声优都未更换,但还是有观众评价叶峰的声音不太行。不过陈波也表示,网上评论和弹幕也有一耳朵听出是原声优感动不已的,感受到了项目的诚意。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对于目前《我为歌狂》第二季收获的弹幕和评价,是否影响到项目组后续制作这一问题,陈波直言:“《我为歌狂》后续如果继续开发的话,剧情会按照既定的方向走,呈现每个人物的成长性。但是每一条弹幕我都会看,有的对创作者是有价值的,我们会汲取。有些长评,特别是老粉的长评,这种评论我也会看。对编剧和导演来讲,他们要继续去拓展故事和剧情,有些观众洞察后提出的提醒和建议主创会调整和完善。”

“十二集上线以后,我们会对整个项目复盘,复盘会成为美影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包括成片效果与早期开发方向、成片质量与目标制作标准的偏差或突破,还有很重要的是观众和市场的反馈和评价到底怎样的,前后呈现怎样的起伏,通过复盘做好这些总结,然后主创才能再出发去做新的开发”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我为歌狂》IP多元开发:

来自美影厂的虚拟偶像乐队

由于第一季是在19年前推出的作品,爆火之后不少粉丝读了《我为歌狂》的后续小说,部分观众关心续集是否会借鉴或者按照小说方向走。

对此,陈波解释道:“第二季的剧本是完全的原创。《我为歌狂》是先有动画,然后衍生出了番外小说,但小说的剧情并不会影响我们未来动画走向。第二季的故事和人物成长是延续第一季的逻辑往下走。”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面对观众们非常期待的剧中CP问题,陈波透露官方不会刻意推CP,主要还是围绕剧情中整个乐队的相互扶持,叶峰和楚天歌之间的良性竞争展开。

“主角们马上要升入高三然后毕业,他们之间的感情发展粉丝可以畅想,官方不会限制什么,主创会顺其自然的放入一些小线索,塑造中学时代的朦胧感。但不管粉丝眼中的CP是怎样组合的,感情线只是故事的一部分,第二季还是讲述以OPEN乐队为核心去创作、歌唱、比赛、晋级以及主角们成长路上的梦想和伙伴的故事。”陈波坦言,“第二季还有更多来自不同学校的乐队登场,每个乐队都有自己的灵魂人物,而每个人物又都能释放自己的音乐能量和个性,塑造了一个校园音乐少年的群像,缩影了当下少年的精神和追求。”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如今的国内动画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商业开发的链条,各类动画IP的商业化开发已经十分纯熟,美影拥有上百个经典动画形象IP,但对其商业开发是谨慎而循序渐进的态度,每个IP面向的人群有差异,则开发的策略、形式、渠道也是个性化的。

但在《我为歌狂》IP的商业化上美影做了很多新动作,比如OPEN虚拟偶像乐队的开发和运营。上线至今,已经开展了与京东618、善存的直播带货合作。陈波表示,目前国内市场上,虚拟偶像的开发都还在摸索起步阶段,但这种尝试对美影的未来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美影会在类似IP的开发过程中寻找技术和内容运营的深度合作伙伴。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美影打造虚拟偶像OPEN乐队的计划远比外界预想得启动得早,陈波透露美影在一两年之前就开始筹划着手开发。这一个尝试对作为国企的美影来说十分不易,但好在筹备比较早,虚拟偶像也能在动画播出前顺势推出,跟动画联动,并且后续的效果都还不错。

“《我为歌狂》是美影整个IP开发的矩阵上,年轻化尝试最多的,因为其现实性、青春向、音乐性与流行文化、消费文化更接近。我们希望通过第二季的开发,让IP重新回归,把叶峰楚天歌这些角色打造成虚拟偶像,尝试在短视频、电商直播以及二次元圈层的消费趋势里,积极探索各种商业变现的可能。”

除了虚拟偶像乐队的开发和运营,《我为歌狂》的主要角色以及open乐队都开通了微博号,“人格化”地参与到剧集的宣发计划中,打造一个亮点,同时也形成和不同角色粉丝的互动触点。同时与珍宝珠酸条的中插定制、与Vivo手机的联名定制款、与上海地铁的限量版地铁卡都促成了“我为歌狂”IP的一步步唤醒。以作品激活IP,以商业授权拓展IP受众,从而催生IP的更大商业价值,这是美影正在探索的一套IP复兴的完整打法。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尽管《我为歌狂之旋律重启》目前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就商业化的角度而言,陈波坦言目前情况相对比较乐观,长远来讲,项目不会出现亏损。

《我为歌狂》作为我国第一部校园音番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开创性。第一季在2001年播出后,影响了一代青少年对音乐的憧憬和追求。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为歌狂》之后,国内无论是校园青春番,还是音乐番都再无出色的作品问世。因此国产校园青春音乐动画市场的商业运作,IP开发可谓空白。相比邻国日本纯熟的商业开发,国内在校园音番方面,无论是制作上,还是商业运作上都较为不足。

近20年来,日本《歌之王子殿下》《月歌》《LoveLive!》《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等等校园音番,不仅作品聚集了大量人气,在角色商业化道路上也打造出了一套完整的开发链条,动画、漫画、游戏、小说、剧场版、声优见面会、线下演唱会、歌曲发行、手办周边等等不胜枚举。偶像音乐类IP也成为日本ACG产业极具吸金力的一大类型。

《我为歌狂》的第二季的推出再次打破国产校园青春音番的空白僵局,美影对其商业化尝试也许能够增强国内资本对这一市场开发的信心和可能性。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双轮驱动:经典新生与原创项目并进

作为手握一众国内经典IP的美影,这些年一直在认真思索如何唤醒这些文化IP,以轻松搞笑、情感共鸣、美学创新等不同体验方向来给这些经典IP赋予新的生命力。

《美影大乐园》是美影最新推出的3D动画番剧项目,集结了所有美影经典角色,哪吒、雪孩子、蛋生、葫芦娃、黑猫警长等都聚集在美影岛上生活,他们脱离了原有故事中的设定成为家人、邻居、朋友,一个个奇思妙想发生在一个个短小有爱的故事里,全片没有对白,突出动作表演,是一部整体风格轻松、幽默、治愈的泡面番,现已经完成第一季31集的制作,每集3.5分钟,预计2021年上线。

陈波表示,之所以推出《美影大乐园》是因为以前美影的老艺术家们有着“不重复自己,不模仿别人”的追求,这些经典的形象都以动画、木偶,水墨,剪纸等完全不同的风格呈现,艺术上各有千秋。美影尝试通过把这些形象统一到Q版三维风格里,初步打造横跨二次元、三次元的美影宇宙的雏形,长远布局美影经典IP的传承和再创造。对曾经的观众来说,可以从中看到这些角色焕发新生,甚至是颠覆性但有趣的设定变化,比如说《葫芦娃》里的反派蛇蝎夫妇,开起了大排档,努力经营认真生活;对新的年轻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来说,喜欢上这些呆萌形象,搞笑的情节是孵化下一代观众和粉丝的第一步。”

“关键要更多小朋友喜欢它,还有他们的父母喜欢上给他们的孩子看,毕竟他们是看着美影作品长大的。”陈波坦言。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温情与陪伴是雪孩子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美影在开发《新雪孩子》电影初期就将此片定位在了第一部当代都市暖心童话上。项目筹备的三年多时间里光剧本就磨了30多稿,始终围绕着童话的温暖气质,将雪孩子这一40年的经典形象升级,电影预计会在2022年推出,会是适合全家去影院共度的美好时光。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这些年来,美影的经典作品《大闹天宫》,《哪咤闹海》等在00后、05后的世界里知晓度渐弱,这些孩子可能知道孙悟空,但未必是《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对这些作品也没有了“誉为神作”那么深的感情。

“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的受众让经典流传下去,同时还有着一层社会责任感,希望中国的主力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有中国故事、中国童话、中国动画语言的一席之地,吸纳多元的文化。”陈波坦言。

美影正在开发的项目《孙悟空之火焰山》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三调芭蕉扇》章节,影片强调中国民族风格的现代化追求,激活中国第一动画形象——孙悟空,而这个全新的孙悟空将中国独有的“东方美学”以CG动画的形式呈现,是美影的突破性尝试。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除此之外,在原创项目的开发中,美影坚持传承和发扬中国动画美学精神,做具有艺术高度和商业价值并重的影片。

美影60周年时发布了水墨动画《斑羚飞渡》的测试段落,跟以前的水墨动画不同,这是首次以短片的艺术的形式来挑战一个电影长片,需要从故事主题、美术风格、镜头语言和特效等方面做出突破。尤其是美术风格上,如何在国风渐盛的当下呈现美影对美术片的理解,因此设计和制作的难度都极高,项目进展十分缓慢。

“《斑羚飞渡》跟以前的水墨动画不一样,在创作上对导演和对整个团队来讲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何在保留中国画写意和气势宏大特点的同时辅以多种电影镜头语言,使影片跳脱出传统水墨表达的单一性,如何最大程度上将现代制作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来优化水墨工艺流程,《斑羚飞渡》还有很多技术难题要解决。这不仅仅是对美影早期四部水墨动画短片的突破,也是对动画表达的重大飞跃。”陈波坦言。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美影出品”会令观众天然对其抱有巨大关注度,不仅会要求可看性还会期待艺术性。然而商业化是摆在所有动画电影面前的一道巨大的难题。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早在1999年,常光希导演的动画片《宝莲灯》就曾进行尝试,《宝莲灯》获得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同时创造了2900万的票房,名列当年国产电影票房第三,直到2009年《喜洋洋与灰太狼》公映,打破了《宝莲灯》已经保持了11年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纪录。《宝莲灯》是美影乃至中国商业动画电影的第一次成功尝试。

美影所缔造的美术片艺术成就里,还有一部不容忽视的作品《天书奇谭》。豆瓣9.2分,名列10万人以上评价的国产动画电影第二名,第一名是美影的另一部作品《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审美上呈现出强烈的东方韵味,片中人物造型取自戏曲脸谱,场景流溢着传统水墨的行云流水,全片用奇趣韵的方式刻画了一个光怪陆离、百姓疾苦的世界。无论从美术风格、配乐还是故事立意,它被誉为“中国动画史上的杰作”。美影计划在2021年重新上映《天书奇谭》全面修复版。

对于《宝莲灯》、《天书奇谭》这样的经典IP改编开发,陈波表示,美影是慎之又慎的,“以《天书奇谭》为例,人物的动画表演是殿堂级的,即使照着原来的样子的画,可能都画不出那种味道和神韵。当然,这几年行业人都在努力,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表演这块的拿捏和精准度,是需要底子和时间积淀的,所以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轻易开启这一类的作品的重制或改编。”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对话《我为歌狂》第二季总制片人陈波:时隔19年,如何重启经典

陈波坦言:“如今的商业二维动画想要在艺术上有突破,首先需要资金上的支持,其次是周期上的耐心,它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出来的。没有资金和时间很难支撑这些团队人才,二维人才的积淀本来就需要时间,这些年还一直在流失,主要是青黄不接,行业的年轻人或偏向工业化的三维领域,或被游戏公司挖走。所以二维动画电影在追求艺术化之前,还得先面临商业化、市场化的挑战。”

美影未来的作品计划里,美影特色的美术风格仍然会是重要的追求目标;在开发方式上,美影期待在主导主控的基础上与行业内的优质主创、动画公司合作,提炼美影创作的核心元素和价值,结合当下大众审美、叙事方式、观看模式,充满诚意的进行中国动画的经典IP改编和原创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我为歌狂   楚天   天书   经典   水墨   中国   观众   偶像   乐队   动画   项目   故事   校园   作品   音乐   陈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