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法?问“郭新振留在养父母身边”:生个孩子,不如买个孩子?

当年看《失孤》这部电影时,看着看着都感觉自己丢了个儿子,那种伤心欲绝的心情,翻遍了字典,都找不到一个词可以形容。


阔别24年之后,郭刚堂找到了自己的儿子郭新振,认亲的那个场面

隔着屏幕,眼泪都止不住哗哗地打在键盘上。


此时此刻,郭刚堂老泪纵横,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这样的场面,我想在座的,现场的,无不为之潸然泪下。


情与法?问“郭新振留在养父母身边”:生个孩子,不如买个孩子?



24年的不放弃,24年的日日夜夜,这一刻的拥抱,是郭刚堂做梦都没想到的,有一天,真的有一天,真的等到了。


过去的24年,老郭用尽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最美好的年华,旨在做一件事,找儿子。


1997年9月21日,我还在读小学。此时,远在山东聊城的一个农村,一个二岁的孩子被人抱走了。

这一消失,就是24年。

儿子失踪之后,郭刚堂便开始了24年的寻亲之路。


一张地图,骑坏了10辆摩托车,走过了50万公里,足足25个万里长征的距离。


情与法?问“郭新振留在养父母身边”:生个孩子,不如买个孩子?


一面打印着儿子照片的帆布旗子,插在摩托车后座的两边。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数人的帮忙,无数人的感动,还有无数人对人贩子的愤怒。


曾经,老郭也想放弃,但是,他内心有一种执念。


哪怕孩子就在附近,他也可以接受他不回来,只是希望他还活着。


情与法?问“郭新振留在养父母身边”:生个孩子,不如买个孩子?


多少次找寻无果的情况之下,只要孩子还活着,老郭觉得这就足够了。


好在,坚持就是胜利,在网络的帮助下,在各方热情普通人的帮助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随着技术的进步。


2021年7月11日晚,郭刚堂,通过DNA的比对,警方终于帮助老郭找到了失散24年的儿子。


如今,儿子已经26岁了,在养父母的照顾之下,长成了小伙子,和小时候的模样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走在大街上,老郭压根不会认出,这就是他亲儿子。


老郭是欣慰的,儿子还活着,并且健康的活着。


养父母对待老郭的儿子郭新振视如己出,也努力的把郭新振培养成了人才,10年寒窗苦读,考上了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家乡河南林州当起了一名私立学校老师,后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公办的编制老师。


养父母,两个姐姐对郭新振也特别好,在姐姐的帮助下,郭新振也在城里买上了房子和小汽车,一家人生活得非常融洽和团结。


郭新振还未婚,但听说有了心仪的对象,结婚应该就这两年的事情了。


可是,原本平静和和睦的家庭,亲生父母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平衡。


众目睽睽之下的认亲


7月11日,在媒体的见证之下,在全国网友的见证之下,亲生父母和孩子相认了。


这本来是一件功德无量,非常圆满的好事情。


情与法?问“郭新振留在养父母身边”:生个孩子,不如买个孩子?

情与法?问“郭新振留在养父母身边”:生个孩子,不如买个孩子?


可是,其中的喜与悲,法与情,让人犯难了。


养父母对郭新振并不差,虽然是花钱买来的,可比亲儿子还要亲。上个世纪的农村,人们的观念就是那样,总是信仰那句话,三大不孝,无后为大。


没有儿子继承香火,传宗接代,似乎抬不起头,似乎在乡里乡外都低人一等。


作为80后,作为农村的我,小时候,隔壁的一户人家,连续生了三个女儿,最后把小女儿送人了,最后生了个儿子。


也有连续生了三个女儿的,没办法,只好无奈放弃。


也有不知道从哪里就抱来了一个儿子,成了全家人的希望。


确实,即使是不是亲生的,对于没有儿子的家庭来说,这个绝对比亲生的还要宝。


所以,养父母对郭新振养育之恩,我也是十足的理解,郭新振的养父是一名勤劳的工人,养母则是持家好手,有时干完了农活,还会去村庄附近工厂打零工。


夫妻俩含辛茹苦将三个孩子拉扯大,并且努力的让他们成家立业。


如今,郭新振早已成年,有了一份稳定还不错的工作,在勤劳养父母的帮助之下,日子过的也是蒸蒸日上。


也难怪,在面对媒体采访时,郭新振表示养父母年纪也比较大,对他也有很大的养育之恩,他选择留在河南,但是会经常去山东看看亲生父母。


24年的认亲,面对这样的结果,作为亲生父母,内心的悲伤是泪流成河的,但是老郭也能理解,非常理解。



情与法?问“郭新振留在养父母身边”:生个孩子,不如买个孩子?



老郭尊重儿子的意见,愿意和养父母认个亲,当亲戚一样相处。


可不是,站在情的角度来说,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最好办法了,24年的养育之恩,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种情感都是无法割舍的。


养育之恩,远远大于生育之恩,这是任何网友们都赞同的人情哲理。


然而站在法律的角度来说,养父母是违法的,他们是拐卖儿童中的买家。


而其中,最难受的应该是郭新振,可能他宁可这样糊涂一辈子吧,也不想知道,自己是被拐卖的,间接的有种“认贼作父”的感觉。


他内心可能有很多恨,恨亲生父母为什么当初没有照看好他,把他丢了,丢了就丢了,偏偏还要花24年的时间找寻这个已经可能不认他的亲儿子。


可是,没有人能够体会老郭的痛苦,没有人能体会失去儿子的那种痛苦。


儿子失踪了,找不到了,作为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他们宁可找不到,但是希望儿子还活着。



知道儿子还活着,还好好的活着,老郭多年的心结才能解开,这辈子也不会留下巨大的悲痛和遗憾。


相比那些,屡屡看到的被拐儿童,被致残,沿街各种乞讨。


每每想到这些,作为一个丢失儿子的父亲,内心一定是崩溃的,一定是颤抖的。


所以老郭是幸运的,郭新振也是不幸中的万幸的。


或许,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结局,不存在皆大欢喜。


就目前的结果来说,过程是残忍的,结果是万幸的。作为网友,我也松了一口气,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真的,最怕最怕的就是,怕被拐儿童,成为了某些利欲熏心之人的牟利工具。


就像很多网友说的:





情与法?问“郭新振留在养父母身边”:生个孩子,不如买个孩子?


情与法,站在那一边,都是不完美的。


好在,随着医疗制度的完善,也不会有人在家生孩子了,医院生孩子都有一张唯一的出生证明。


买来的孩子,自然上户口就成了问题,自然也有很容易被发现。


今后,随着新生婴儿DNA数据库的建立,这种贩卖儿童的事件,我想,也就可以完全杜绝了。


愿悲剧不再上演,愿人间处处充满真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养父母   林州   上个世纪   孩子   养育之恩   万幸   河南   山东   勤劳   内心   儿子   身边   努力   农村   儿童   网友   郭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