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指责游戏是“精神鸦片”,却从来不知道反省自己

游戏到底多可怕?


2004年,天津一个13岁男孩,因为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最后选择跳楼自杀。

2005年,北京一少年沉迷游戏,向父亲要钱未果,一气之下竟然说出要杀死父亲的话。结果,晚上父亲在儿子桌子上发现一把菜刀,恨铁不成钢,一气之下,绝望的父亲杀死了年仅16岁的儿子。


2006年,海南省临城镇一个14岁中学生,趁着五一放假,在家不吃不喝,沉迷玩电脑游戏,最后猝死。


2006年,甘肃省某青年因不满父母对其上网的责骂,将父母杀害,之后从父亲身上搜得现金27元,继续回网吧上网,令人不寒而栗。


2017年,21岁的吴小姐,趁国庆假期和朋友一起玩手机对战游戏,每次一玩就是7、8个小时,不吃不喝都可以。最后导致眼睛失明。


2017年,13岁男孩放学回家就知道玩手机游戏,一天被爸爸说了几句,就赌气跳楼,幸好人没大碍,只是摔了个多处骨折。



人人都指责游戏是“精神鸦片”,却从来不知道反省自己



2020年3月22日,河北邯郸魏县回隆镇,一个11岁的小男孩,带着自己9岁的妹妹,手拉手一起从4楼一跃而下。没有任何畏惧,没有任何犹豫。


他们不是想不开,也不是精神有问题,只是为了模仿游戏中的虚拟行为,以为自己不会有什么事。


结果,男孩脑出血,身体多处骨折,医院下了四次病危通知书。



可以这么说,从游戏诞生以来,就会有人因为沉迷游戏而丧生或者做出各种过激行为。


各种惨痛的教训,无不在告诫人们,游戏不是一个好东西。


甚至,大家一致认同一个观点,游戏就是新的精神鸦片,正在毒害着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更糟糕的是越来越多的儿童也沉迷手机游戏。


游戏确实容易让人沉迷,但是要说是游戏害惨了你,那就不一定完全正确。


即使没有游戏,人们也同样会把自己的失败或者教育子女上的失败归因为其他原因。


总之,人们普遍倾向于:我没有错,错的是别人。


我们普遍习惯于双标,却从来没有深刻地反省自我。


人人都指责游戏是“精神鸦片”,却从来不知道反省自己




古代没有电子产品,他们沉迷什么?


对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我想各位都应当比较清楚。


古人没有各种游戏消遣时间,更不会有沉迷游戏的说法,但是玩物丧志是古人的经验所得,出自《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说早在3000年以前,武王伐纣之后,声望名扬四海。此时,一个西方蛮夷之邦为了讨好武王,就进贡了一只敖犬。


结果,武王特别喜欢,天天陪着敖犬玩,不理朝政。


于是,当时的太保召公奭,就写了一篇文章告诫武王,不要玩物丧志。


意思很简单,就是形容人们,沉迷某一件事,无法自拔,结果荒废了自己本应该要做的事情。


显然,古人也会玩物丧志,没有各种游戏,依然会玩物丧志。


没有游戏,古人的娱乐活动也也很丰富,有钱的歌舞升平,没钱的喜好一夜暴富的赌博,再者就是逛逛万花楼,养养小鸟,总之,其乐无穷的事情也很多。


所以,一个人想要玩物丧志,错的不是物,而是自己,抑或没有人及早干预,让你无法自拔,越陷越深。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



人人都指责游戏是“精神鸦片”,却从来不知道反省自己




为什么,人们容易沉迷游戏?


作为游戏的运营方,自然千方百计的谋求越来越高的在线人数。


为了拉新手下水,游戏总是在一步一步地勾引你,让你消费,让你无时无刻都想盘它。


之前看过一个段子:当你进入一款新游戏时,一开始的难度是非常低的,而且还送各种奖励,甚至给你匹配机器人,让你瞬间感觉自己天下无敌,天赋异禀。


玩了差不多了,给你推送一套英雄皮肤,当你点击了解看了看,没有买,但是你的行为已经被游戏运营方记录下来。


你想买,但是没买。于是,第二波刺激来了,给你优惠,给你打折,打折到你心动为止。


当你花了不到一份早餐的钱,买到一套皮肤之后,大数据又抓取了你的消费行为,为了刺激你更多消费。


于是,给你匹配各种皮肤绚烂的队友,你一看,哇塞,好想有一套。


慢慢的,在不知不觉中,你就被游戏牵着鼻子走。


人人都指责游戏是“精神鸦片”,却从来不知道反省自己


游戏让你找到了现实中难以获得的成就感,尤其是双杀,三杀,全场MVP的时候,那一刻,感觉就是人生巅峰。


一旦你所向披靡,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时候,排位不断上升的时候,你很得意,觉得这款游戏没挑战。


当然,运营方不会那么傻,不会让你一直赢,一直爽,因为边际效应递减,赢多了,也会倍感无聊。


就像张怡宁打乒乓球,实在没有对手,就选择了退役。


为了刺激你上分,为了刺激你花更多时间玩游戏,当你连赢的时候,就会给你匹配垃圾队友,或者给你匹配神一样的对手。


一旦输了,人就会有情绪,就像赌博一样,输了就想赢,赢了就想赢更多。


结果从下午5点打到凌晨2点,你最后掐指一算,净赢的次数可能也就2-3把。


如果你不是天赋异禀,如果你不是那种天才玩家,你在游戏里,像极了那道数学题。


一只井底青蛙,每天向上蹦3步退2步,问:15米深的水井,它要蹦多久才能出来?


现实是,游戏里的你,永远出不来。


如果每个人都能轻松通过,那么这个游戏也就失去了玩家。


所以,一款游戏让你沉迷,就会让你痛还快乐着。


每天大大咧咧地骂队友,依然玩得乐此不疲,就是为了三杀的快感,就是为了那三个字母:MVP。


所以,游戏容易沉迷,但并不代表你可以被它左右人生。



人人都指责游戏是“精神鸦片”,却从来不知道反省自己



沉迷游戏真的会无法自拔吗?


对于成年人来说,不是游戏害了你,而是你无所事事,没有目标,不想赚钱,用游戏来麻痹自己,顺便给自己的失败找个理由罢了。


但凡那些沉迷游戏的成年人,就没资格控诉游戏,说游戏毒害了自己的孩子。


游戏有瘾,但是你一旦决定戒掉游戏,你就控制自己一个月的时间,把所有游戏都删除了,一开始会很难熬,但是你可以转移注意力,只要熬过了一个月,你就会发现,不再那么强烈的想要玩。


当然,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对于国家来说,也可以明文规定:


凡是注册游戏,一定要实名刷脸认证;


凡是启动游戏,一定要刷脸认证,防止儿童偷用父母手机(充值也一样)。


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内,学校有权禁止任何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电话手表除外)。


凡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游戏,一律需要经过官方审核,就像广电总局批准电影上映一般。


我想,如果有了这四个凡是,应该可以有效杜绝儿童以及青少年沉迷不良游戏,并且适当地让孩子们玩有些有益成长的小游戏。


当然,凡是做到这么极端,也未必就是好事。


对于成年人来说,不沉迷游戏,依然会沉迷钓鱼,打牌,看电影,追剧等等。


总之,除了工作,任何事情都可以让成年人沉迷其中。


只不过,游戏,只是你不想努力的归因之一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临城   玩物丧志   游戏   鸦片   未成年人   队友   成年人   古人   从来不   父亲   皮肤   事情   父母   男孩   精神   儿童   时间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