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忙着发钱,我却为小米犯愁



有人抱怨小米团队,弥漫着莫名其妙瞧不起文科生的戾气。

我宽慰他:

鸡蛋好吃就行,鸡长啥样,重要吗?”


我家有一堆小米的产品:

小米指纹门锁、小米剃须刀、小米台灯、小米扫地机、小米电水壶、小米电视、小米新风机、小米净化器、小米按摩椅… …

基本上没社交属性的,用的都是小米。

小米忙着发钱,我却为小米犯愁

为啥?

品质不错,价格厚道

跟雷总一个气质!


值得推荐的是小米剃须刀,比博朗好用。

小米新风机,可以取代空气净化器了。

还有小米电视,硬件+软件的盈利模式,秒杀了传统彩电。



(一)

小米是实业营销的潮头,任何做标品的,必须盯着小米做市场


技术积累比不过华为,渠道积累比不过OV,

小米全靠运营和硬刚,

注定是苦逼活,

也注定时时刻刻面临增长困境


股价腰斩,出货量连续三个季度下滑、高管一年五次调整,雷军亲自披挂上阵。你说难不难?


(二)

今年2月份我新出了一本书,叫做《爆品方法论》

广告爆品方法论(未来10年的主流商战模式)

作者:陈轩

京东

表达意思很清晰:

做不了平台,就做爆品,在圈层中打爆,你就是街上最亮的仔


做爆品,就是做营销,就是做增长,就是做引流,就是做留存,就是做激活,就是做转化。


但,没技术积累,怎么做爆品?

小米这两年的爆品是啥?

不知道!


OPPO新了个新品牌,叫做realme,对标的就是小米的redmi。

小米忙着发钱,我却为小米犯愁

日本设计师以蒜做为创意原点,进行创意演绎,品牌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三个月卖了130万手机,成为印度市场当之无愧的爆款。

华为呢?我反正是被灌了mate,莱卡、照月亮,折叠屏等一耳朵内容。

小米忙着发钱,我却为小米犯愁



(三)

没有像样的爆品,小米如何增长

华为凶猛,重心回撤国内后,今年三季度,出货量猛增66%,市场份额破纪录地达到42%,而小米呢?出货量下降超过三成,市占率跌破10%;


增长黑客有三个驱动力:技术、创意和数据。

小米忙着发钱,我却为小米犯愁

华为技术,毋庸置疑。

华为的创意,借势莱卡,将差异化和价值点迅速凸显出来!绝对是高人妙招

华为是理工男聚集地,数据能力就更不提了。

总之:不是小米不精进,而是对手太勇猛


(四)

流量入口,无非线上线下。

小米赖以成名的线上红利早没了,而且不断有新手机品牌把小米当作假想敌,更极致地打性价比。线上求增长?没戏!

那线下呢?

上次小米逆势突围,就是线下起作用。

但别忘了:

OPPO、vivo耕耘数十年,线下渠道近乎专属,固若金汤,华为都攻不进去

而小米渠道根基不稳,线下人才匮乏,颇很脆弱,成了华为重点猎食对象

针对小米的渠道商,华为高额返利,全力策反,小米渠道商成批叛变,而小米,也只能干瞪眼。

你说咋办?



(五)

万法归一,以简驭繁,用安索夫矩阵,给小米的增长做个规划。

小米忙着发钱,我却为小米犯愁

安索夫矩阵是产品市场的两维四分视角。小米要想增长,别无他途;

无非是做新品、打新市场


做手机新品,以小米目前的研发实力,够呛。

但是,但是,但是

商业最大的魅力,就是悬而未决后的柳暗花明。

此处不留爷,爷爷当八路。在新品发展上,小米完全可以跳出手机这个高度竞争激励和研发导向的品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比如:

做生态链新品



(六)

雷军在管理上是老江湖。

生态链的布局,可谓目光如炬,未雨绸缪。当年刘德负责的生态链,反而成了小米的流量源。

400多家生态链企业和产品,源源不断地为小米贡献着现金流,也为小米铸造出一个钢铁般的护城河

小米忙着发钱,我却为小米犯愁

小米自拍杆、小米眼净、小米方便面、小米平衡车... …,小米将流量思维发挥到了极致。也跳出了和华为、ov硬刚的局面。

当然,可气的是,华为看透了雷总的小九九,又跟了上来,也做生态链

OPPO和vivo紧紧遵守着教主段永平的“本份”精神,继续在手机行业打井,继续抢占小米的线下市场。

可怜小米有点顾首不顾尾,囧态毕露。




(六)

手机还不能丢,生态链也得下大力气。

手机被包抄,生态链也略显疲态,

小米就这些老将,而且上市后失去了冲劲,怎么办?

小米忙着发钱,我却为小米犯愁

所以雷军这次算是第13次人事变革,为策略做组织准备。

因为相对于线下人才缺,更缺的是国际化人才

为啥?安索夫矩阵给出的增长的另一个动力——新市场呀!


出海在5年前是互联网行业的奇招。

这下懂了为啥这么多人要移民,老外又懒又憨,哪里是中国人的对手。

小米忙着发钱,我却为小米犯愁

小米在印度做的不错。但ov和华为也不甘示弱。

得,又开始拼运营了。逃~


(七)

小米是运营见长的团队。

雷总更是管理方面的老帅,

但吃亏吃在技术积累

手机毕竟是科技行业。作出现在的成绩,小米和雷军都已经是相当厉害了。


小米的增长,破局还得在产品,爆品之路无论怎么都绕不开

毕竟“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七字箴言,是雷总亲口总结出来的小米的成功之道。


现在小米还是要回归。

但回归两字貌似轻巧。


如何与生态链协同?匹配手机和生态链之间的资源?

如何在日渐被甩出局的危机中,重新抓住椅子?

如何建立小米独一无二的价值定位。

如何启动小米的再增长?


摆在雷总面前的挑战艰巨,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米忙着发钱,我却为小米犯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小米   方法论   华为   犯愁   出货量   剃须刀   创意   矩阵   极致   流量   新品   生态   手机   市场   产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