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我是小小小美呀儿喜欢点击关注我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原著为主,和电视剧多少有点不同。

我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沈知节自杀很感动。

(剧中封潇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也是开枪自杀,同样临死前对梅湘南说:我爱你。

我看剧时,不感觉感动,只是想终于结束了,这个变态终于死了。

梅湘南不用再东躲西藏,终于可以和郑同光明正大地生活。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因为一个变态,她毁了前半生,后半生可不能毁了。
我再想,犯罪分子在被抓捕,枪毙前一刻钟,临终悔悟,这算悔悟吗?为啥不早点做。

小说最后一章,傅家被连根拔起,沈知节没了傅家,就成了丧家之犬。

这时候你如果悔悟,放过何妍(剧中柯滢),我倒觉得有点良心。

结果还是把何妍抓了,让何妍和他偷越边境,跑到国外去。

何妍不同意,以死相逼,不吃不喝,这时候沈知节的传统手段出现了,抓梁远泽威胁何妍。用梁远泽威胁何妍是贯穿整个小说的,屡屡奏效,说实在的,真的反感沈知节,你换一种手段不行吗?

只有这招,结果这招也不行了。

何妍说:远泽,我太累了,我们一起去吧。

梁远泽说:行。

沈知节整个人懵了,崩溃了,一个坏人但凡有一点手段,他都不会放弃。
我看有些人说,最后沈知节很伟大,他放梁远泽和何妍双宿双飞。

我说这不是伟大,是绝望,走投无路。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他抓梁远泽,书上明明白白写是为了威胁何妍跟他走,生下孩子,这招用了至少四五次了吧。

只不过人家梁远泽何妍夫妇不在乎,只想死,他的手段没用。

他最后放梁远泽何妍夫妇走,开枪自杀,更是耍心机。

1.你要放、早放,为啥特警包围了才放。

2.为啥放之前趴在何妍肚子上,一遍遍说阿妍看看我们的孩子,一遍遍亲吻何妍的肚皮,说阿妍我们是夫妻。文中明确说何妍知道沈知节 “不怀好意”。他到最后还是这样算计,企图利用孕妇的母性,逼她不要堕胎。

3.自杀前放梁何走,让梁何对他产生同情,愧疚之心。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不得不说他的算计成功了。
最后那封信,我只感到冷。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那封信为啥能准确送到何妍手中,有谁想过这个问题。沈知节残留的势力是不是还在时刻监视何妍。

梁远泽何妍夫妇遭遇重创,不可能还留在原地方不动,一来回忆太不堪,二来怕沈残留势力的报复。他们都搬走了,还能找到。我有个大胆的推断,沈知节给他的手下下了一个命令。

1. 如果梁远泽何妍选择生下孩子,一年寄出沈良心发现的忏悔信,让梁远泽何妍对他保持一点善意,对他的孩子好一点。

2.如果梁远泽何妍选择不生下孩子,一场车祸,一场枪击送他俩归西。

3.安排手下时刻监视,等到孩子长大,寻机告诉孩子亲生父亲是谁。

站在男同胞立场,搞不懂为啥会同情男主。

男主妥妥地人生赢家,有啥值得同情的。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一个不学无术,只知打架斗殴的小混混,被从监狱捞出来,成为富裕多金,有权有势的集团总裁兼黑社会大哥,能够肆无忌惮地凌辱别人,能够玩无数的女人,陈禾果这样的小白花,何妍这样的知性大学女教师。

我记得一个情节,阿江开着车围着广场一直绕圈,何妍和沈知节在车后座激情,说实话在运动的车里,前头还有司机,这种刺激的玩法第一次见。

这真不是讨好男同胞,满足男同胞的猥琐心理,和金瓶梅一样。这些情节看下来,没有男同胞觉得男主吃亏。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更别提后来,女主还生下男主的孩子,更有一个圣父,女主的老公男二,老老实实地帮男主养孩子,把男主孩子教成国家栋梁。

就连最后的死亡,也没受罪,作者安排自杀,还给他留一个深情人设,又是大度成全,又是留信忏悔,把女主感动地稀里哗啦,我说作者对男主是真爱,舍不得他受罪,为啥不写男主被逮捕,在法庭上光明正大审判。

自杀从来不是新意,是俗套,太多小说反派自杀了断。因为在法庭上被千夫所指,罪恶全摊开,万人唾骂,才是真正的受罪,那种恨不得一头撞死的心理压力,作者不忍心让男主承受。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男主毁了何妍,梁远泽,陈禾果,陈母,何父何母的人生,让活着的人记她一辈子,一辈子活在他的阴影下,而他没有得到的仅仅是何妍的爱,但是他和何妍血肉融合的孩子活下来,阳光健康的成长。

这跟琼瑶阿姨的,你只是失去一条腿,可紫菱失去的是她的爱情,异曲同工。明明是一样的套路,换个皮囊就不认得了。

说句实话,作者对沈知节爱的深沉。小说结局对沈知节太好了。其他结局才是悲剧。
假设何妍全身心爱上沈知节,忘却所有的恨。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那何妍就和陈禾果一样了,和沈知节那个没有名字生下孩子的母亲一样,失去了所有吸引沈知节的优点。

何妍正因为不屈服,坚持正义光明,才让沈知节有征服欲。

说白了,沈知节爱的是何妍身上光明的东西,他所欠缺的,本身就是对童年缺憾生活的弥补。

一旦同流合污,何妍失去闪光点,平凡日子下来,他就缺乏刺激,需要去寻找另外一个何妍来救赎自己。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可以这样说,何妍是一种象征,她不是唯一,是可以被替代的。
假如何妍貌合神离地和沈知节生活,生下儿女,那儿女就悲催了。

何妍此时最大的报复手段,是让儿女和沈知节离心离德,恨他们父亲。

非常简单,把自己被瘦猴欺负,多人欺负,拍av,被张守欺负这些烂事告诉儿女就可以,足够让儿女崩溃,自己的父亲如此烂,如此对待自己的母亲,自己是不该生下来的孩子。
还有一个悲惨的假设,何妍和沈知节同流合污,参加了太多类似违法的罪恶交易,最终被警察抓获,双双被枪毙。这也不是没可能。
这样想想,结局太美好了,生下孩子,让梁远泽教养。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梁远泽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一头绿帽子,还帮人渣养孩子,作者对梁远泽恶意太明显,好人真的不得好报。

梁远泽完完全全是工具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他让我想起无数甜蜜爱情小说里的舔够男二,一模一样,为女主而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我读小说,读到梁远泽整容失忆,我想梁远泽终于要解脱,赶紧摆脱男女主过自己的新生活,为女主做得够多了,仁至义尽了。

忘却所有痛苦,找另一个爱自己的人,谈一场不掺杂任何杂念的恋爱,结婚生子安享天年。如果作者这样写,真的标新立异,没有陷入男二痴缠女主终身的俗套。

梁远泽有自己的人生,他没必要和何妍捆绑,他对女主算是仁至义尽了。

看小说评论,感觉大家对配角恶意太大。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比如陈禾果。好多人骂陈禾果,但是大家忽视了一个问题。

沈知节的母亲和陈禾果拥有一样的经历,而且更不堪。

沈知节母亲勾引原傅慎行的父亲,一个有妇之夫,明知道傅家不容忍这个私生子,却仍然偷偷生下这个儿子,而且没教养好。

沈知节和他父亲一样冷酷,对和他妈妈一样经历的女人,没有丝毫同情,这才是让人最受不了。
如果陈禾果的孩子该死,那么同样沈知节更该死。

陈禾果该死,那么沈知节的母亲更该死。读者要骂,至少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为什么我不同情沈知节?

沈知节对一个自卫的何妍丧心病狂的报复,却从来不报复伤害他最深的傅家人,那是他悲剧的源头。

他忘记他母亲所受到的伤害,欣然接受傅家的资产,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

傅家和他有血缘,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他的痛苦全来自傅家,他也不能报复,只能无限地报复在无辜人身上,通过残忍虐待满足自己报复的快感。这种人是坏人,根本不值得同情。

袁枚有首诗写得好: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阳光之下原著 一直搞不懂为啥有人对封潇声最后的死很感动


有人觉得沈知节(封潇声)和何妍(柯滢)的纠缠虐恋可怜,可是因为他们的纠缠导致梁远泽断指,整容,失忆,陈禾果一家死光,何父何母远渡重洋。

配角也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换个故事他们就是主人公,他们受到的伤害谁会同情。
正如,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悲剧,造成成百上千石壕村家庭骨肉分离,支离破碎,成千上万因他们而受害的人,他们的眼泪更多,更值得同情。

可是写长恨歌这种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白居易常有,写石壕村这种底层悲观生死的杜甫少有。同一个时空下,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的悲观离合都值得怜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长恨歌   生下   仁至义尽   同流合污   原著   儿女   夫妇   该死   男同胞   手段   父亲   母亲   孩子   阳光   人生   作者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