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剧火了,主旋律综艺的春天还会远吗?

历史正剧火了,主旋律综艺的春天还会远吗?

作者|高小郭

扎根沃土,

向上而生。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13年过去,曾经坐在电视机前跟着父母摇旗呐喊的小学生们已经半只脚踏进社会,长成对着手机怒骂裁判不公的青年人。08年北京奥运是很多人记忆的一个锚点,对于国家或是国民都意义重大,它向世界证明了我们早已逐渐从那些年的积贫积弱中走出来。而东京奥运会召开的2021年,刚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次我们又再一次站到了历史的节点上。


建党100周年之际,各大平台也纷纷推出自制综艺,其中就包括了腾讯新闻6月底推出的《向上之路2》。


历史正剧火了,主旋律综艺的春天还会远吗?


或许是为了与东京奥运会呼应,在第五期《融合之路》里,主持人和嘉宾乌兰图雅一起拜访了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的女子足球队。1993年,蒙校女足曾获得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冠军,被称为“北疆的铿锵玫瑰”,是女足精神的杰出代表。许多球员是教练敖军从遥远的牧区招来,足球给了普通的牧民孩子梦想,让他们能够走出内蒙,展示自己。


就像节目中说的,她们选择的不仅是足球,还是自己的人生道路。她们以进入国家队为梦想,且其中有些已经实现了这一梦想。本届东京奥运会中国女足运动员乌日古木拉就是从蒙校女足走出来的优秀选手。


曾有人问,为什么都这样了还要办奥运?或许是因为这是一些选手的最后一届奥运,他们不会再有下一个四年,也不会再有这样最好的年华;又或许它也背负着许多国家的梦想,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体育精神,用奇迹创造历史。在这里,竞技体育让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重叠。对所有选手来说,这是梦想,也是命运,对国家和时代亦然。


历史正剧火了,主旋律综艺的春天还会远吗?


今年上半年,一部《觉醒年代》的出圈证明了主旋律作品也可以又红又专又好看,那么作为一部建党百年的献礼综艺,《向上之路》如何实现观众对节目背后宏大主题的共情?


有人说,时代的浪潮,变成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节目将镜头聚焦于接地气的普通人,通过这些以普通人为主角的故事,“人民幸福”四个字得以具象化。透过一个人对个人幸福与梦想的满怀希望,去感知社会的变迁与国家的富强。每一个普通人的心声,胜过漂浮在高空的歌颂。


节目第三期,主持人和嘉宾“达康书记”吴刚去到山西阳泉华阳集团的矿区。提起民族工业,我们很容易被一下子拉回那个热火朝天的工业化时代,这是个人职业和国家历史节点的连结。在这里矿工的妻子们被叫做“矿嫂”,当被问道是否为丈夫骄傲,几位矿嫂瞬间掉泪,平时的坚韧在这一刻破防。矿工们从井下回到地面,脸上厚厚的煤灰让矿嫂们几乎分辨不清哪位是自己的丈夫。


历史正剧火了,主旋律综艺的春天还会远吗?


当看到这一幕,观众再也不是中国梦的凝视者,而是真切的参与者。从一个人、一个职业的艰辛中获得共情,意识到一个普通人走向美好生活的这种“道路阻且长”,与建党百年在风雨飘摇中走向富强的漫长征程其实无异。当个人命运中掺杂了历史厚重感,我们也就很容易地找回在现当代淡化了的国家命运的参与感。


第五期中还拜访了内蒙古第一位自驾飞机航拍员诺敏·何,航天梦也同样是中国人的一个情结所在。作为地质资源、生态环境影像图片资料的收集者和孩子们面前航空文化的普及者,在袁隆平院士追悼会那天10点钟,他驾驶飞机在天上为袁老敬了三杯内蒙古的酒,他说他小时候挨过饿。这种当代年轻人无法想象的饥饿曾真切地发生在我们的祖辈、父母辈的身上,今天神舟十二号已经发射升空,即便我们能够探索宇宙,也无法忘怀是谁的稻田帮助我们走向温饱。


还有90后青年唐牧,他是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组建的“乌兰牧骑式金融轻骑兵”的一员,自愿请缨到基层,致力于打通农村牧区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治沙老人郭成旺,与党同岁,一家四代坚守在毛乌素沙漠,为了不再有黄沙漫天,他们日复一日植树治沙,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彰显了自然面前人的力量与尊严;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连长席彩娥,带领五十多位90后民兵姑娘在沙漠里开辟绿洲,同她们传递的毛乌素精神一样美好……这些人从无到有地亲手搭建起自己的职业理想,也让中国梦从遥远变得触手可及。


时代的洪流、国家的强大,没有什么比这些更能让我们意识到“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当看到矿工的安全越来越有保障,科技的发展让“井下无人化”变成可能;看到人民温饱,再也没有忍饥挨饿;看到朋友圈的照片里北京的沙尘少了、晚霞多了,我们在一个个这样普通人的命运里亲眼见证党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成果,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在明白着“幸福”的含义,不会在面对“你幸福吗”这一提问时局促不安地回答“我姓曾”。跟着党走,这种信任的力量是对建党100周年最好的献礼。


历史正剧火了,主旋律综艺的春天还会远吗?



历史正剧火了,主旋律综艺的春天还会远吗?

从“素人本位”的献礼综艺

看影视文娱的时代洞悉


《向上之路》的第一季于2020年10月份播出,主题是小康社会。同样是观察平凡人的人生截面,而路线选择在了以上海人民广场为起点、西藏中尼友谊桥为终点的318国道,也是中国最长的国道, 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2006年第10期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但除此之外,它也被称为是“一条比记忆还要长的路”。在其中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过程中, 3000多名干部、战士和工人牺牲,川藏公路的修建付出的是“每前进一千米就有一名战士倒下”的巨大代价。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向上之路》变的是主题,不变的是叙述的方式。延展空间,让观众沿着318国道、沿着长城在漫长的路途中体会“朝圣者般的孤独”,从匆匆路过的各类人群身上看到一致向上的信仰;纵深时间,用历史提醒自己,感恩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忘那些曾在这条路上走过的人们为梦想坚持的赤子之心。


“向上”代表着一种对明天充满希望的精气神,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这不是一条平坦的路途,甚至有时带着遗憾、失意,但只要一直向上,世界就是一天天往好里去的。


历史正剧火了,主旋律综艺的春天还会远吗?


在《向上之路》的第二季里,普通人仍是每期故事的绝对主角,而明星在这里只是故事的体验者。于是观众看到主持人敬一丹在80米高空操作塔吊,凭借综艺翻红的印小天坐在半空停电的缆车中等待救援,“达康书记”吴刚下到矿井给矿工们送饭,“秀才”喻恩泰体验女子民兵治沙连的艰苦训练……偶尔的插科打诨让观众会心一笑。从老戏骨到近期话题艺人,这部《向上之路》似乎仍在摸索、试验明星嘉宾与节目内容的匹配度。不单单考虑流量艺人带来的短期红利,还要综合考虑形象、知名度与品德。因此我们能够看到例如吴刚、敬一丹等人被邀请到明星主咖的位置上,即便没有大流量加持,仍能在与内容的交互中显现其特有的闪光之处。其背后的这种选择嘉宾上的慎重,体现了在任何一个内容品类深耕时都该有的长远视角。


而在大流量、小鲜肉屡屡翻车以及资本催生的畸形业态时而反弹的当下,“流量至上”这一曾经在综艺内容制作中“稳赚不赔”的财富密码已经逐渐失效,显露疲态。探索“明星+素人”模式的不同可能,打破流量填鸭式的标准化流程,回归内容本身,对于综艺市场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这仍需要时间。把明星的流量带到基层,让明星和素人擦出“火花”,传播正能量,或许也才是他们在综艺中该发挥的作用。


一方面,“叫好不叫座”是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一大痛点,而《向上之路》全网过2亿的播放量,用数据印证了正能量题材的综艺只要做得好、做得用心,也可以有流量和关注度。在立足理想与情怀的同时,有利可图是推动这块市场在未来实现更加良性的循环、竞争中产出越来越多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如何让时代主题落地,不只是综艺,对于整个影视文娱行业都是根本性亟待解决的问题。当我们对当下进行表达,从哪里能够看到真实的时代?当我们用过往来鞭策,如何真正做到“让历史在场”?只有这些问题变得清晰,内容制作者才能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以小见大地给观众讲述这个时代,引导观众去找寻问题的答案,这比一味的煽情更能让人走心。


总的来说,不管是坚持内容为本的内容制作者,还是收益至上的投资人,或许都能从《向上之路》实现的“双赢”中得到一些启发。


向上之路,国家也好,个人也罢,哪有所谓的一鸣惊人,又哪有什么容易可言,无非是一百年风雨兼程,挺住就是一切。


-END-

运营 | 冬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综艺   历史   东京   民兵   正剧   矿工   主旋律   中国   普通人   流量   观众   春天   命运   梦想   明星   国家   时代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