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海水变蓝,笔锋做塔,思想聚光

贾樟柯:海水变蓝,笔锋做塔,思想聚光


作者|钢蹦


中秋档渐近尾声,和月饼一起登上热搜的还有作家余华式乡土幽默,这是导演贾樟柯新作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一抹亮色,由深海到浮出水面,打开一段根深在内心的记忆。


贾樟柯:海水变蓝,笔锋做塔,思想聚光

图源:云合数据


在纪录片尚未市场化以及商业化不充分的情况下,《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对于观众是有一定观影门槛的。甚至在片方筹备的阿那亚特别活动的观影现场,有观众向贾樟柯导演直言——素人穿插阅读文学经典会有一点尴尬。


贾樟柯:海水变蓝,笔锋做塔,思想聚光

图源:阿那亚活动现场拍摄


但贾樟柯却不认为尴尬,“这只是大家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在我们眼中,他们朗读的那一刻就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不要觉得他们是农民跟文学很远,他们非常热爱文学,这些金句都是他们自己在我们准备的内容里挑出来的最喜欢最有感觉的。在拍摄中还有一位大哥因为喜欢王维的诗句,还用古乐在现场唱出来了。”


这个时代太快,绚烂变幻让人措手不及。“时代需要我们变成固执的人。当然我们都在面对这个时代,我们都有些无所适从,但是我告诉自己,我要做个固执的人。”



贾樟柯:海水变蓝,笔锋做塔,思想聚光

深海巡游的心事之旅


最为含蓄内敛的中国人,一旦说起心事总是会牵扯出不堪回首的疼痛感和不忍直面的苦痛。在片中分享的主要是四代作者,代表40年代山药蛋派的马烽,50年代的贾平凹,60年代出生的余华以及1973年生的梁鸿,通过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长岁月,试图由马烽到梁鸿的儿子,五代人的命运变化串联起乡村与文学、个体声音与时代洪流之间的宿命的联结。


贾樟柯:海水变蓝,笔锋做塔,思想聚光

图源:豆瓣


仙逝的马烽和贾平凹所在的时代离当下的年轻人最为久远,他们的命运也似乎跟时代的勾连跟强。在村民和其女共同回忆中,会看到马烽代表的那一代文艺创作者更加生动的一面,他们当过兵、下过地,因为知识热爱文学改变命运,回村带领村民改造当地恶劣的环境,普及婚姻法鼓励自由恋爱。他们没有贴上“知识分子”不近人情的标签,有着热爱文学之外积极的生命力。


因为一本《红楼梦》打开文学大门的贾平凹,在通往这条路上虽然并不顺遂却也顽强。没有分家的大家族好几十口人吃饭还要自藏铲子,就为捞锅底稠的粥。阴差阳错的出身原因,导致贾平凹的“就业难”,以及他为了目标的执拗,跟当下的年轻人为梦想拼搏的不屈,似乎一脉相承。


在余华和梁鸿的部分,情绪则更为饱满生动,时间年份也离观影人群更近一些。


“汾阳小子”和“海宁小子”的相遇,碰撞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这一影史金句。正是这一句话道出了中国文学的思想是巡游深海,狂风巨浪浇不灭的灯塔。与凭着坚持和热爱去了北电的科长贾樟柯一样,在给杂志社投稿的余华,不仅有了光明的结尾,还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只要你给我发表,我从头到尾都可以给你光明!”


彼时,影院里的笑声和掌声同40年前的余华一样兴奋。


贾樟柯:海水变蓝,笔锋做塔,思想聚光

图源:豆瓣


携子回乡的梁鸿会跟儿子分享家乡地理的变化,教他方言乡音。在镜头前分享过往让梁鸿甚至几度落泪,苦难却相依为命的一家,靠文学和知识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那个再苦也要借钱支持孩子们上学的父亲,那个不完美依旧要去接女儿下学的母亲,苦苦支撑一家人的姐姐。如此丰沛的情感,梁鸿没经由文学作品呈现出来,而贾导却在电影中完美复刻。


过往历史最大的悲痛是人们的遗忘,和时代命运紧紧相连的文学人,用他们的笔触记录历史勾连未来,以身体力行遵循历史带来的结果。


被记录是幸运的的吗?是幸运的!



贾樟柯:海水变蓝,笔锋做塔,思想聚光

故乡建立了最初的自我定位和坐标


熟悉又陌生,生活与电影,亲密且距离,熟悉贾樟柯作品的观众,都最熟悉这样的表现手法。以对谈纪录片形式,简易的方式把建国初到现在的历史转化给当代观众,影像的概括与引领是第一位的,虽然物质贫穷但精神丰富。


贾樟柯对这一点满怀好奇,“在60年代,山西有好几位作家在这个村子里生活过,就像我2015年回去的时候一样,他们不仅在那儿写作,而且还参加那儿的劳动,像马烽、孙谦、西戎这些作家,他们被称为“山药蛋派”,他们密切地跟这个村庄发生了关联。”这跟我们之所以走到现在的身世之谜有关,是父辈的记忆,这里关联的不只是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甚至是一段历史,放大来说是以农业社会为基底的中国的历史。


所以你会看到熟悉的如米勒的《拾穗者》一般的镜头,更能看到田间乡里村民们读诗,还有特写镜头下养老院爷爷奶奶的皮肤纹理,廊桥下簇拥棋牌的老人,还有车站行色匆匆的过客和车厢内沉浸虚拟世界的年轻人。


这些生活的细节被导演安排穿插在口述者间,在第三视角的观察下唤起观影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鸣,这就是生活中的随处可见,那些被生活细节的影响,绵延至今。


贾樟柯:海水变蓝,笔锋做塔,思想聚光

图源:豆瓣


触发这个想法最初的动机是,对于痛点的思考。“就是我对父辈以及我们这一辈人经历过的生活痛点的一个讲述的冲动,而这个讲述的冲动我把它重点放在了农村记忆上。”


当这些口述的经历和生活画面以贾导之眼,根据篇章的形式串联起来,观众依然可以跨越时空的隔阂,从影像中瞥见几代中国的巡游的方向、精神的轨迹和情感的源头。


从一个旧时代的开篇,到以新时代年轻人作为篇章的收尾,印证一代代人奋力想更蓝的深海游去,“你想想那个时候资讯多封闭,出版那么凋敝,跟今天这么丰富的资源,还有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相比,我觉得孩子们接触哲学的机会非常多。”梁鸿的儿子似乎是代表当下的年轻人的一个侧写,经过一代代人改革、迁徙、知识的迭代,他们对自我的认知丰富,对父辈的家乡曾经的土地熟悉又陌生。


“纪录片创作中,群像的方法一直没有改变,这是一以贯之的。《海上传奇》是由十几个人物共同承担一段历史的讲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由五代人,四位作家加上梁鸿的儿子,他们形成了这样一个群像,而这个群像除了有名有姓的作家之外,还有和《公共场所》差不多的形式——在公共空间捕捉到的当下人的状态和氛围,像在西安火车站,在市井各种各样空间里面。”在他们身上,有历史悄无声息的痕迹,当摄像机视角转移给下一代的时候,电影就成了五代人的讲述。



贾樟柯:海水变蓝,笔锋做塔,思想聚光

纪录片的快感和电影原始的魅力


很多流逝的事情需要被记录下来,而纪录片就承载这样的使命。“《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它也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在巨大的城市化背景下,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农村变得空心化,在这样一个情况里,长期的农村生活经验不被人提及,我们就借由当事人来对农村生活的历史进行回顾。”除了主动记录之外,纪录片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再次呈现,这些无论是在《公共场所》、《无用》、《海上传奇》等都有细致呈现。


贾樟柯:海水变蓝,笔锋做塔,思想聚光

图源:豆瓣


电影的陌生化导致不能照搬生活,电影的新鲜感也正是如此。在银幕中看到老人排队吃饭、农民下地收割、车站来往的人群、茶馆里休闲的老人,甚至是讲述者讲的那些当年“贫穷困苦的日子”,通过取景、拍摄角度的选择、运镜方式、剪辑,最后成片会有艺术化的陌生感,而电影的魔力就是放大这些艺术感呈现生活的第二魅力。


在中秋档两部故事片的夹缝中,《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作为唯一的纪录片冲到了票房的第三名,这也是纪录片电影最好的成绩。在阿那亚特别活动的现场被提及票房的时候。导演多次反驳“不要强调”。保持电影和论坛活动的纯粹性,这是贾导的固执与可爱。


如此好的成绩贾导依旧对电影的未来心怀困惑。疫情和目前线上观影的科技进步,对观众的观影会有分流。对于电影未来的焦虑并不会削弱对电影本身的热爱,在变化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固执,也正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所要讲述的一部分。


“回顾文学史或者电影史,大部分作品都在讲变化,不是说谁的时代它就是变化的,谁的时代是不变的,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是变化的,变化本身它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在那些变化剧烈的时候,这种不确定性更明显,这种不确定性是因为陌生,而在不确定的时候,它可能就需要用电影,用艺术来去观察和思考这种变迁中的个体经验,从个体的感受,从事物的多个维度去理解正在发生什么。”


在变化的时代清醒地活着,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以及到哪里去才是记录的初心。“以前课本里讲大海是蓝的,在我们这里海是黄的,那我就一直游游到海水变蓝。”


在时代的洪流里奋力一搏的青春岁月,都如海水一般蔚蓝耀眼。




-END-

运营 | 沛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海水   山药蛋   群像   笔锋   光明   父辈   纪录片   深海   豆瓣   固执   观众   作家   思想   时代   历史   电影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