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抱歉,我这辈子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真抱歉,我这辈子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懂得从平凡的生活攫取快乐,就是一种不平凡。

作者:佳明(富书专栏作者)

微博上看过一段话:

“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次,是接受父母的普通,第二次,是接受自己的普通,第三次,是接受孩子的普通。”

细想,果然如此。

人的成长,就是幻想不断破灭的过程:

先放下对父母的期待、再放下对自己的执念、最后放下对孩子的奢望。

“真抱歉,我这辈子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放下对父母的期待

网上有个话题:你什么时候发现父母是普通人的?

有人说:

我是高考后那个暑假。

看着同学考上心仪的大学,而自己只能去一所三本,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

妈妈进来安慰时,我说:“谁让你们不想办法,真没本事。”

仔细想想这句话,其实毫无道理。因为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去留学。

这不是个例。

在知乎上,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有人嫌父母没本事,有人因父母的职业自卑。

“真抱歉,我这辈子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他们又是在哪个瞬间,开始对父母失望的?

我想,绝不是小时饿了父母变出美食,冷了拿出衣服的那一刻,而是长大后,再无法满足自己那一刻。

人总有一个瞬间,会发现父母原来不是无所不能的。

可这,也同时是自己见识和格局都超过父母的瞬间。

因为我们只是踩在他们肩膀上,见到了不曾见过的世界。

前些天,一位朋友和我说,他去幼儿园接儿子,儿子问:“爸爸,别人家都有车,我们怎么没有?”

朋友说:“当时就被击中了。”

因为他想起,自己在这个年纪也问过类似的问题。

可直到有了孩子才明白,在这个艰难的世道,父母把自己养大成人,就是他们付出的极限了。

是啊,你嫌弃她工作不体面、为几块钱和菜贩讨价。却不知她正尽全力,为你争取明天。

导演北野武说:“一个人是否长大成熟,要从对父母的态度判断。当其面对父母,觉得他们‘真不容易’时,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如果一把年纪,还把‘不能原谅我爸’挂在嘴上,充其量是个胆小鬼。”

深以为然。

人生下半场,说到底还是要对自己负责。你对父母的抱怨,只是逃避当下自己应负的责任。

正如作家王小波说的:”人的一切痛苦,都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所谓成熟,就是发现并接受父母是普通人,并自己抗下生活重任。

“真抱歉,我这辈子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真抱歉,我这辈子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放下对自己的执念

作家梁晓声在书中写:“我们心里,都在怕一种叫平凡的东西。”

很多人的前半生,都在和平凡为敌。

就比如《城视集》纪录片的主人公刘奇。

“真抱歉,我这辈子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他30岁以前的人生,几乎每天都在折腾。

他的梦想,是做音乐,所以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北京,去酒吧当驻场。

因能力不行,很快被斥退了。

没工作,就意味没收入,为了生存,他只好当服务员。

有一次,下水道堵了,老板娘命令他用手掏,他拒绝了,心想,自己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可也因此被开除了。

就这样兜兜转转,当过销售员,也曾离开北京,最终回到了培训机构当音乐老师。

在视频的最后,他对着镜头说:

“以前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人。可后来发现,自己要非常努力,才能过上平凡的生活。”

“真抱歉,我这辈子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这话既真实又扎心,毕竟谁小时还没个金光闪闪的梦想呢?

还记得我大学时,那个一直要当游戏主播的室友,毕业后去了上海一家游戏公司。

她本以为可以想象的那样,每天做游戏,开发游戏,玩游戏。可实际上,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测游戏,反反复复检测。

那些游戏,用朋友的话说:“要不是来这个公司,都不会知道其存在。”

而且即使累死累活的加班,工资也不高,每月交完房租,再扣掉生活费,就所剩无几。

可能人就是要经历过社会的锤炼,才明白,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

就如曾经说“生如夏花”的朴树,也在十年后说“平凡才是答案”。

这是个残酷的事实,这世上90%的人,其实都是普通人,很多人真的在拼尽全力,只为过平凡的一生。

所谓成熟,就是与自己的平凡和解,并放下奢望。

“真抱歉,我这辈子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放下对孩子的奢望

和接受前两种普通人比,要接受孩子是普通人,显然更难些。

因为父母和自己都已是过去,而孩子就像未开奖的彩票。它是,我不行,孩子也得行的执念。

听朋友讲过她表弟的故事。

表弟是那种很普通的孩子,偏偏他父母很要强,天天晚上辅导他学习到后半夜。

这样辅导半年,他成绩进了班级前五,他妈特高兴,以为孩子开窍了。

可等中考时,他差点没过高中线。

原来之前的成绩都是抄来的,中考时抄不到,露馅了。

他爸妈又生气有无奈,只好花钱,把他塞进一所重点高中。

可重点高中学习压力太大, 他又跟不上,慢慢产生了厌学心理,开始逃课,最后高考都没参加,就去打工了。

这个结果,他父母很长时间都无法面对。

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是人之常情,可有些孩子的长处,确实不在考试上,强行改变,只能两败俱伤。

所以,如果孩子最终不能如你所愿,也希望你能坦然接受。

网上有篇很火的文章《学渣儿子,妈妈相信你是来报恩的》,文章作者是孩子母亲,她和孩子父亲都是985硕士。

起初,她认为孩子会比自己强,最差也和自己一样,可儿子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

她折腾了好久,也不得不接受,孩子资质平平的事实。

与此同时,她也发现了儿子善良的一面。

班主任说,孩子因为人热心,被其他同学一致推为班干部。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如此,他们带着自己的使命,有的是远走他乡,闯出一片天地,有的则是留在身边陪你。

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鸟都准备了一根树枝。”

聪明的鸟有高树枝,笨鸟有矮树枝。不管哪种,他们都会在自己的时区生活,也都有鲜花相伴。

所以,如果孩子健康、幸福,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呢?

就如电影《你好 李焕英》中,那句戳中无数人的话:“我的女儿,她健康快乐就行。”

“真抱歉,我这辈子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真抱歉,我这辈子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接纳自己是普通人,才是真正的不普通

数学中有个正态分布,说的是99.7%数值分布在距平均值3个标准差之内。

换句话说,真正的精英,只有不到0.3%。

所以,如无意外,我们终将是那大多数。

可做一个普通人,就是件坏事吗?

未必。

因为有些人,没精英般的本事,却有着一颗精英的心,一辈子高不成低不就,卡在中间,并为此痛苦。

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能力配不上野心,还辜负了自己的苦心。

而懂得接纳自己及亲人是普通人,则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就如《奇葩说》中,邱晨的这段话:

“人这一生很短,有些高山,我们永远无法企及,远远看看就行。但周围一些小山,还是值得爬爬。”

爬高山有快乐,爬小山也同样有快乐,懂得从平凡的生活攫取快乐,其实就是一种不平凡。

要知道,顶峰消失的烟花,和路边绝处逢生的野花,其实一样美丽。

所以,不必说“真抱歉,我这辈子只能做个普通人了”。

因为能接受自己的普通,并继续努力生活,这就已是一种很棒的人生。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在热气腾腾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作者简介:佳明,富书专栏作者,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普通人   奢望   抱歉   平凡   儿子   成熟   瞬间   父母   精英   发现   孩子   人生   作者   朋友   快乐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