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阿黄——另一个忠犬八公的故事

“五一”和家人聚会,在人声嘈杂,觥筹交错间听隔房的二姐说,你们当时走了,你们家的那条狗才造孽哟,一直在你们老房子不走,后来瘦得不成样子,奄奄一息,最后还是你们舅舅看他可怜把他领走了,后来它还是经常回来守着你们的房子。

忠犬阿黄——另一个忠犬八公的故事

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随父亲到工厂子弟校读书,老家只有我的婆婆和母亲,为了看家护院,我母亲不知从哪儿引了一只小小的黄狗回来,就是当地常见的土狗,我们叫他阿黄。我在寒暑假回家看婆婆和母亲时也见过它,其貌不扬,十分普通平常。

忠犬阿黄——另一个忠犬八公的故事

在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很多家里为了防小偷都养狗,由于那个时候农村条件差,人吃的口粮都紧张,所以一般家里喂狗都没有给狗专门准备一日三餐,有时有点残汤剩饭就给一点,很多时候都不喂,所以乡人的狗都要在外面野地里找吃的,我的印象中那时候狗什么都吃,飞禽走兽,玉米红薯,小孩拉的屎尿等等,有的小孩拉屎后,大人专门唤狗过来舔屁股。由于父亲在外工作,家里条件比当地农户要稍微好一些,婆婆和母亲也是十分善良的人,所以还专门给狗准备了一个土碗,每天无论干稀都还要定时喂,所以阿黄比其他狗显得温顺安静,没有像其他狗为填饱肚子在野外四处寻觅显得猥琐和张惶,身上也比较干净一些。每天在婆婆和母亲到地里忙活去了,阿黄就安安静静地守在院坝里。过往的村人都十分熟悉这样的景象,每次他们从我们家地坝过的时候都看见阿黄静静地卧在屋沿下,望着来往的人,如果是熟人就淡淡地瞟一眼,没有反应,如果是生人,阿黄就毛发倒竖,紧张地盯住来人,一旦来人朝着房子里走,阿黄就会一跃而起扑向来人,有几次真吓到了几个没打招呼就过来的亲戚。天长日久,这竟然成了当时的一个景观,我有几次碰到老家来人闲谈中都说起这样的景象,都说你们家那条狗好忠诚了。

忠犬阿黄——另一个忠犬八公的故事

有一次,母亲到父亲工厂来接我回老家参加中考,在工厂里多呆了几天,后来听母亲说回去看到阿黄瘦了一大圈,邻居说你们家的狗天天守着家,也不像其他狗在外面到处找吃的,宁可饿得半死也天天守在家门口。

80年代初,因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我母亲随父亲迁到城里工作,由于城里居住条件紧张,当时父亲只有一个小小的单间,那时城里养狗的人很少,所以我们举家从乡下搬到城里时带走了一些家具和用品,房子卖给了同村的亲戚,阿黄就没有专门的安顿,在搬家的那几天阿黄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望着我们忙乱地收拾屋子,依旧默默地守在屋沿下,看着我们进进出出。由于买房子的亲戚短时间也没搬过来住,阿黄依旧天天守在屋沿下,它似乎感觉像上次母亲接我一样,肯定会回来的,哪知道,这次是一去不回了。

忠犬阿黄——另一个忠犬八公的故事

听隔房的二姐说,阿黄在我们家守了几个月,瘦得皮包骨头,过往的人有时看他可怜就给他丢点吃了,他抬头看看来人,虽然很饿,也不马上就吃,等人走了才慢慢一点一点地吃,这样的情景也成了当时老家的的一个奇观。后来传到我舅舅家,舅舅过来把它领走了,但听人说,阿黄隔三差五还是要到我们家老屋守着,后来买房子的村人搬过来了,阿黄来得少了,但有时都还能见到他在房子附近张望,这样的情景一直到阿黄在舅舅家老死为止。

忠犬阿黄——另一个忠犬八公的故事

《忠犬八公》里有这样的情景,八公一直在车站前等待着不会回来的主人,在漫长的等待中,它老了,病了,脚步没有以前那么敏捷了,曾经炯炯有神的眼睛也浑浊了,等待的身姿也没有以前那么笔挺了。尽管如此,它还是一如从前,守候在主人下班的车站旁,计算着主人的归期,追忆和主人在一起的日子。

只因相遇,便愿爱你。只因爱你,便愿等待。只因等待,便愿耗尽此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安安   舅舅   来人   婆婆   老家   亲戚   城里   情景   主人   家里   紧张   父亲   母亲   工厂   房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