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 And Talk 对一个话」每期对话一位设计从业者,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索设计师的作品、理念与生活日常。





& And Talk Vol.03




从 2017 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会关注北京林业大学的通知书设计,也每年都会在官方介绍的末尾看到同一个设计师的名字:胡贤明。持续在同一件事情上不断推陈出新,且每年都能以高质量的作品产出给人惊喜,本期「& And Talk」,我们就和胡贤明老师进行了一场对话,去看一看这个系列设计背后更多的故事。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胡贤明(Xianming Hu)




北京林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作品《信念种子——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录取通知书》

获 2020 第七届法国 INNODESIGN PRIZE

平面设计类金奖。


2018 年曾受邀参加了

中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十周年“设计中国”丹麦特展,

2019 年作品入选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2020 年获德国红点奖,并在埃森红点设计博物馆展出,

还荣获 2020 London Design Awards 伦敦设计奖银奖,

2021 德国 IF 设计奖,2021 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

2021 意大利 A' Design Award 金奖,

2020/2021 IAI 全球设计奖智造奖视觉传达设计金奖

众多国内外设计奖项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德国红点奖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第七届法国 INNODESIGN PRIZE 平面设计类金奖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这是一句网友对北林通知书的评价,话语里满满的都是喜爱与羡慕之情,也难怪许多网友表示想要重读大学或者以旧换新。北林应该是国内最早开始在通知书设计上花心思的学校之一。从 14 年开始,就尝试脱下了录取通知书标志性的红色外衣。然后从 17 年开始,正式由胡贤明老师开始操刀设计,今年是这个系列设计的第五年,北林的探索不止于通知书的材质、形式,更在于其承载的理念内涵。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时光礼物——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录取通知书

设计者:胡贤明(Xianming Hu)

设计单位: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胡老师说:“北京林业大学的通知书设计故事还要从我校招就处的穆琳老师开始讲,最早是穆老师找到我说能不能设计录取通知书,还介绍了之前3年他们做的通知书,我虽然没有做过,但是看了下感觉好像不是特别难,自己应该可以试下,没有多想就答应了,没想到的是这一做就是5年。”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2021

楸木

辗转水南,扎根楸木[园]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楸木——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共由“楸”(封套)、“木”(主体)、“缘”(内页)三部分组成。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2020

大觉(jué)

启于山北,始于大觉[寺]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大觉——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录取通知书 。通知书由“凝”(信封)、“启”(录取通知书)、“觉”(笔记本)三部分组成。



请横至手机观看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2019

自然有你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自然有你——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录取通知书 。主图案有4种,分别是:山之鸿蒙、水之沆茫、木之资生、人之融荣,考生随机收到其中的一种。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2018

信念种子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信念种子——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录取通知书 。主图案有4种,分别是:“山之孕育”、“水之滋养”、“木之生长”、“人之成才”,新生会随机收到其中的一种。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2017

时光礼物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时光礼物——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录取通知书。2017新生礼盒主图案为树形图案是从校徽中提取的三角形元素,表现山、水、木、人的抽象图形,寓意山之坚毅、水之柔韧、木之繁茂、人之活力,这是北林的精神。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Q & A

设计青年:AD | 胡贤明:H




AD:通知书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载体,它具有时效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请问老师面对同一个设计对象如何在一年又一年中不断推陈出新?


H:面对同一个设计对象每一年都能有所变化又有所延续其实比我想象中的要难很多,我们多数会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的设计对象,为其创作出一个个最合适的独一无二的设计方案。但是录取通知书每年面对的是同一所学校,它的办学理念,历史文化,精神内涵,专业特色等是长时间不断凝练出来的,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所以就像是同一个考题,你又做了一遍,之前的答案已经是自己能想到的最优解了,这次又要如何作答?这个问题在之后每一次设计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都会迎面扑来,尤其第二年是非常艰难的,面对自己刚刚完成的东西进行再设计,很大程度上想法会受局限,总会在之前的思维逻辑和表现方式中兜兜转转。这时候就特别需要从里面跳出来,勇敢地去寻找新的切入点,当然这是一个不断挣扎和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虽然是同样的命题,自己的理解会不断加深。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信念种子——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录取通知书







AD:最近几年,毕业季比的是各大高校设计系的毕业展海报,录取季则是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请问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在各大高校纷纷开始踏入这些浪潮时,北林的设计在这其中如何保持自己的节奏和独特性?


H:我个人感觉这种现象还是挺好的,说明大家开始关注和重视这个事情了,毕竟这些是学子人生重要阶段的总结和崭新的开始,也可以让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其实每个高校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理念,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向内,理解和沉淀;再不断向外,寻找不同的切入点和差异化的表达方式。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楸木——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录取通知书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图案共有十折,每折对应一年,整体图形呈现“聚-散-聚”的纺锤型。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AD:我们看到每年的通知书设计在工艺和材质上都很考究,请问老师怎么平衡设计成本和设计效果呢?其中会有因为成本而对效果做出让步的时候吗?


H:工艺和材质是设计的一部分,它们是最直接和受众产生交流的,会直接调动起大家的情感和想象,形成一个综合性体验,这种体验才是我真正设计的东西。设计成本其实也是设计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成本范围内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让步是一定会有的,因为大家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不同,往往好多时候我们会追求较为理想和纯粹的状态,但是任何落地的设计都是相互妥协的结果,要考虑的因素会比较多,也是在不断寻找一个相对极致的平衡点。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楸木——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录取通知书细节展示





AD:每年北林的通知书设计官方发布后,都会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频上热搜。请问老师如何看待自己的设计进入公共领域引起的讨论?这些讨论中的好与坏您都接受吗?


H:其实设计作品能走入公共领域是一件很好地事情,它可以借助一些公共事件让大众关注,了解设计行业,甚至能引起话题展开讨论说明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讨论中一定会有褒贬不一的情况,因为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有些人会从某一个方面提出问题,也有些人还能结合自身理解丰富设计概念,都会给我一些启发,还是要全面考虑综合吸收。整体来看大家对于各个高校录取通知书的设计还是比较包容的,至少我看到的评论中正面的更多一些,因为比起5、6年前千篇一律的“红色贺卡”现在的通知书无论从概念还是形式上都要丰富不少,但是大家也还在摸索阶段,未来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时光礼物——北京林业大学2017年录取通知书





AD:在通知书的设计过程中,请问老师如何平衡个人设计与来自学校的意见,二者会产生冲突吗?类比设计师常说的来自甲方爸爸的压力,您怎么看待设计中甲乙双方的关系?


H:冲突倒没有,大家会有自己侧重的部分,会出现不同意见,这时候就需要沟通,但沟通的核心或者前提是我们需要达成一个共识,对于设计方向和目标的共识,只要有这样的共识不管什么分歧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是幸运的,因为穆老师和我一直存在这种共识,大家对设计录取通知书这件事情的认知也很接近,而穆老师一直深耕这个领域,且审美出众,会给我很多有价值的指导意见,当然也会给我提出很高的要求,从设计理念到方案定稿,从材质工艺到样品制作每一个环节都抓的非常细,估计也是怕我做着做着跑偏了,顺便还能时刻提醒我控制成本。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大觉——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录取通知书工艺过程





任何设计都会面对压力,压力其实是内心焦虑的体现,不光是来自甲方的,还有自身的,我们要找到产生焦虑的原因,用实际行动使其变为我们能更好解决问题的动力。在做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最让大家抓狂的可能就是时间问题,每年的时间本身就很紧张,我是比较习惯最后出东西的,而穆老师的风格是所有的事情要提前做好,这个就需要互相磨合了……到最后我们发现有些事情很难改变,自然形成了一种默契:她尽量不干涉我的工作方式,我绝对不挑战她的底线。所谓甲乙方其实是一种协作关系,绝不是我把一个事情交给你之后不停地催促结果,而是大家要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相互配合,沟通协作,挖掘真正的需求,一起创造性地解决本质问题。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楸木——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录取通知书工艺过程





AD:面对现在平面设计“由静转动”的趋势,在您的作品《信念种子》中却是利用新媒体手段,从动态到静态的反向降维转化,您怎么看待“静”和“动”的关系?


H:静态是动态的基础与根本,动态是静态的延续与拓展。动态的设计方式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可能性,在我看来动态和静态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一种表达方式,关键是能否精准的传递信息,承载概念。当时在做《信念种子》的时候考虑到种子的孕育、滋养、生长、成才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所以就想说是否可以用抽象图形来模拟这个动态过程,再从中提取出过程形态作为创作元素,但是真正在提取的时候就会发现连续性画面带来的冲击和感受是其中某一个画面无法承载的,如何将动态视觉造型元素进行降维处理成为艺术化构建的静态图形就是当时一直在思考解决的问题,因为最终效果还是会用实物呈现。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信念种子——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录取通知书细节图





AD:每位设计师都会有一些自己的原则和偏好,请问您在进行设计创作时比较注重的是什么?


H:我会比较注重设计创作的逻辑性,面对一个问题如何思考又如何一步一步提出解决方案这其实是非常严谨的过程。也就是说你对问题的理解够不够深刻,切入点够不够新颖,概念够不够巧妙,表现方式够不够极致,想象力够不够丰富,传递信息够不够精准。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信念的种子——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录取通知书工艺过程





AD:作为视觉传达系的老师,您对设计教育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在您的课堂上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环节吗?


H:设计教育应该是面向未来发展的,我们的视觉呈现技术日新月异,我们面对的问题更是复杂多变,那我们的设计教育除了培养相关专业技能和审美,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方法,只有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方法论才能灵活应对未来复杂性、系统性、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社会问题。我上课时会鼓励大家多维思考,不会太设限制做什么,重点是为什么做和如何做,从发现到解决问题的逻辑是非常重要的,当思路和过程严谨了,结果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大觉——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录取通知书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AD:您觉得学校设计教育和商业设计是否存在断层的现象呢?


H:我觉得设计本身是具有商业属性的,多数学校的设计教育有自身的一套体系,与商业的衔接不够密切,不太会强调这个部分,所以商业敏感性不够强,还可能会把搞艺术和做设计混为一谈,其实这之间还是有明确界限的。商业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好的商业会带来文化认同,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众审美,但是也有可能会让人们把差的东西误以为是好的,所以作为设计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我们有责任把好的设计带给公众,彼此影响相互成长。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自然有你——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录取通知书






山之鸿蒙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水之沆茫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木之资生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人之融荣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AD:最后,在设计学习方面,您可以给大家一些建议吗?


H:首先要热爱,这是做好一切的前提。眼界要高,对待设计要“苛刻”,去不断挑战设计作品中每一个元素的合理性。视野要开阔,不要只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更多元的去了解这个世界,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逐步深化自己对人文社会和自然生态的理解。往往专业以外的东西会带给你很多启发和灵感,但是我个人不相信灵感,因为没有积累的灵感是不可靠的,所以更重要的是能保持热爱,这是能带给我们无限创作生命力的东西。


最后,引用北林本科招生办在公众号中对学生们的寄语:“不管红色通知书、绿色通知书、金色通知书,都是一份对努力的见证,一份对未来的期许。以旧换新只是玩笑,珍惜当下、书写未来是我们共同的奋斗。通知书会越来越好的,你们也是“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首次公开设计细节,他是北林绝美通知书背后的设计师

楸木——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录取通知书摄影过程





当一届又一届学生成为了设计的用户,通知书也被当作一件设计作品认真对待,在这些设计故事的背后感受到的是真正的用心和一份传递。“录取通知书不只是一张纸,而是要让学生在收到它的时候,就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关怀。”


通知书不应该就是这样吗?


设计不应该就是这样吗?




鸣谢: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通知书   都会   金奖   静态   图案   信念   种子   设计师   细节   事情   过程   东西   老师   北京林业大学   工艺   商业   动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