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善于藏锋

大家好,我是tris,今天是我写作的第一百零一天。

东汉书法家蔡邕有言: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常言道,君子藏机于身,待时而动。

正如鬼谷子所言:

欲张反敛,欲高反下。

杨慎在《韬晦术》中也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锋芒早露,难免首当其冲。

收敛锋芒,藏巧于拙,是一种智慧;

韬光养晦,不动如山,是一种境界;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是一种格局。

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善于藏锋

01

鹤立鸡群的是高手,收敛锋芒的是高人。

三国后期,曹睿继位,大将军曹真与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

曹真视司马懿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针对,一心只想把他搞下台。

司马懿面对曹真的咄咄逼人,显得毫不在意,甚至还想方设法让曹真出风头、拿头功。

诸葛亮再出祁山的时候,有勇无谋、急于立功的曹真被诸葛亮打得一败涂地。

情急之下,曹真命手下连夜回朝求援。

司马懿既往不咎,为其出谋划策:

“蜀军后勤补给跟不上,只要能死守一个月,不主动出击,

诸葛亮自会撤兵,到那时,再出其不意追杀之,定能取胜。”

司马懿怕曹真贪功冒进,又赶忙奏请曹睿下旨,劝告曹真:

“追杀蜀军时,一定要探听清楚虚实,切莫孤军深入!”

朝廷命官上前线宣旨的时候,司马懿对他一再强调:

“倘若曹真问圣旨里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你可一定别说是我,以免曹真介意而贻误战机。”

司马懿的胸襟与格局,着实让人佩服。

正是把“藏锋”做到了极致,才让他获得了大臣们的肯定与曹睿的信任,最终成为三国后期最大的赢家。

卓尔不群不出奇,藏锋敛颖真高人。

很认同曾国藩的一句话:

“为君藏锋,可以及远;为臣藏锋,可以至大。”

盛气凌人惹人妒,恃才放旷易结仇。

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善于藏锋

02

凡事过犹不及,显藏恰到好处。

古语有云: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王翦挂帅出征楚国。

临走前,秦王特意赶来为王翦送行,并问道:

“大将军,你需要什么赏赐?有什么要求我都满足你。”

王翦随即答道:

“大王,我希望您能多给我赏赐些金银财宝供养老之用。”

秦王听完这话,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并痛快地答应了。

行军途中,王翦的亲信很是疑惑,上前质问他道:

“将军,我没想到您居然也是个贪财之辈,亏得我们一直跟您卖命。”

王翦笑了笑,说道:

“我这样做只不过是为了让秦王觉得自己胸无大志,贪图富贵,否则功高盖主,恐怕难以善终。

《菜根谭》有言: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攫人噬人手段处。”

愈厉害的人,愈擅长隐藏锐气,行事低调乖张。

正所谓,君子之才,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藏锋守分,乃为人处世的永恒之法。

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善于藏锋

03

放低自己,并非无能,而是智慧。

智者之所以低调,是因为君子深谙藏锋守拙实则是以退为进。

为人处世,有所藏,方能有所露,藏为立世之法,亦是进取之道,更是破局之招。

点个关注,与朋友们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菜根谭   鬼谷子   秦国   秦王   楚国   待时而动   守分   赏赐   大将军   锋芒   大臣   高人   君子   低调   格局   善于   智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