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改革提高文化成绩/“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

教育部部署高校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工作

9月24日,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工作视频会议,并发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以上两个《意见》均提出,提高此类考生文化成绩要求,以扭转“重专业轻文化”的误区。此次改革涉及考生众多,力度空前,按照问题导向,回应社会关切。

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

2020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人数仅次于工学和管理学,位居第三。近三年,其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0%,总体就业状况与其他专业存在差距。另一方面,艺考招生对文化成绩的要求一直低于普通考生。“重专业轻文化”让家长和考生将此视为“升学捷径”或“敲门砖”,往往功利性报考。

涉及考生众多,就业不理想,存在“升学捷径”误区,怎么改?

艺考改革提高文化成绩/“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

《艺术类考试招生意见》提出,大力推进艺术专业分类考试。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不断提升省级统考水平和质量,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考全覆盖。原则上,高校招生均应对省考成绩提出明确要求。

除了省考,目前,组织校考的高校数量超过300所,参考人数超过160万人次。校考数量和考生规模总体偏大,校考也让考生家长备考负担重。对此《艺术类考试招生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校考高校和专业准入退出机制,严格控制校考的高校及专业范围。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从2024年起,校考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

艺考改革提高文化成绩/“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

近年来,发生在个别高校招生录取的“暗箱操作”等极端事件,被人诟病。《艺术类考试招生意见》回应,健全完善考评人员遴选机制。2021年起,推进建立艺术类专业考评人员信息库,扩大考评人员遴选范围。探索逐步建立艺考考评人员和考生特殊关系申报制度,并严格执行回避制度。高校领导干部子女或其他亲属报考本校的,须向学校报备并在校内公示,相关领导干部要全程回避。

同时,严格执行违规考评人员“黑名单”制度,对于隐瞒不报、弄虚作假或违规违纪的考评人员,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列入“黑名单”,终身不得参与高校考试招生工作。

在完善招生录取办法上,《艺术类考试招生意见》提出, 2024年起艺术类专业将分3类录取,不需要参加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

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是此次改革亮点之一。

《艺术类考试招生意见》要求各地分类划定、逐步提高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舞蹈学类、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倾向。探索建立破格录取机制。

《艺术类考试招生意见》提到,从2021年启动相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完成。

报考要求从国家二级运动员转为一级

此前,符合条件的高水平运动员,能用低于本科校线两、三百分的成绩进入高水平大学,对部分考生和家庭来说极具吸引力。

体育类考试又不同于纸笔测试,有的项目只需要短暂的十几秒就决定了成绩高下,一旦采取“替考”等方式成功入学,作弊者将获利巨大。

艺考改革提高文化成绩/“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

2021年,一共有283所高校进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但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对单独举办高水平运动队招考测试的高校来说,是一种“难以承受之重”。

《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意见》提出新的改革方案,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2027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据记者了解,目前,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可报考高水平运动队,由此可见,改革方向是对报考者的资格要求不断提升。

此外,《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意见》提出,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

2024年起,高水平运动队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校考。

2024年起,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他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省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80%。

同时,《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意见》提出,高校要严格组织新生入学复查,对于体育专项复测不合格、入学前后两次测试成绩差异显著的考生,要组织专门调查。

来源:光明日报

第十三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

9月23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在中宣部召开的文化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联合发布了第十三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进入行列。

从本届“30强”企业有关情况看,过去一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骨干文化企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总体规模实力进一步壮大,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体现出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发展新动能更加强劲的良好势头。本届“30强”2020年度合计主营收入5203亿元、净资产6992亿元、净利润39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和净资产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上届“30强”增长19.7%和26.7%,且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净资产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

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按照鼓励先进、支持创新等原则,继续发布了“30强”提名企业,对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予以提名。

第十三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

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明珠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

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三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

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锋尚世纪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黄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三七互娱网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吉比特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公司

域上和美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新华社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iris_yangliu@126.com

艺考改革提高文化成绩/“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艺考改革提高文化成绩/“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艺考改革提高文化成绩/“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艺考改革提高文化成绩/“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艺考改革提高文化成绩/“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成绩   运动队   文化   教育部   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   集团有限公司   艺术类   考生   意见   高校   传媒   集团   考试   全国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