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85岁老人守寡近40年,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7个子女养大成人,其中的艰辛无以言表,可等到老人行动不便需要照顾了,7个子女却没人愿意陪伴照顾老娘,看到视频中老人老泪纵横的镜头,不免让人唏嘘。

一纸诉状,85岁老母亲把7个子女告上法庭。

现年85岁的王慧茹老人一共育有5女2儿共7个子女,其中老五和老七是儿子。上世纪80年代,王慧茹的老伴因病去世,当时老大20多岁,老七才10岁,养活一大家子的任务就落到了王慧茹一个人身上,为了供养孩子们上学,王慧茹起早贪黑地忙活着,打过工也做过生意,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才能让孩子们都吃饱饭。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在她的辛苦拉扯下,7个孩子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老人也常常帮忙带带孙辈们,2年前老人的房子征收获得了42万元赔偿款,当时子女们要求老人平分,然后老人由7个子女共同赡养,每家1个月轮着过。

可老人没同意,她拿出来20万给两个儿子1人10万,剩下的22万留给自己养老,这让5个女儿不乐意了,认为老人重男轻女,她们觉得既然母亲把钱分给了2个儿子,那就由两个儿子轮流养吧,至此女儿们不再问老娘。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可大儿子刘强松也不愿意养,这让老人非常气愤,一纸诉状将7个子女告上法庭,法庭在调查事实的基础上,判决老人由7个儿女共同赡养:2个儿子两个月轮流照顾母亲,并每月支付500元赡养费,5个女儿每月支持300元赡养费。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但判决书生效后两年都过去了,只有小儿子刘俊在公租屋里照顾着母亲,其他6个子女都不闻不问,刘俊有工作有家庭,老母亲身体每况愈下,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刘俊说他一个人每天单位-自己家-母亲这里三地跑,他感觉很吃力,没办法他就打了电话给《寻情记》节目组,希望能够帮助解决老母亲的养老问题。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老人和七个子女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其他六个子女会无视法院的判决呢?

这6个子女,有两个女儿住得比较远,其余4个子女住的地方离老人的公租房不过千米,开车不到5分钟,他们为什么不来照顾母亲呢?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为了母亲剩余的22万赔偿款,7个子女各怀心思。

《寻情记》节目组调解员打电话找来了大姐和三姐,两个姐姐还是说到了老人的老房子征收款42万,因为老人只分给了儿子,没有给女儿, 5个女儿觉得过分就不再过问母亲,另外她们觉得小儿子刘俊一个人照顾老母亲,是还想着老母亲剩下的22万,所以对刘俊意见很大。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尤其是因为法院判决书下达后,哥哥姐姐都不执行,刘俊今年9月份又申请了强制执行,这让其他6姐弟非常不满。

那既然老人也给了大儿子刘强松10万元,为什么大儿子也不照顾她呢?大姐说两个弟弟间矛盾很深,虽然在一个厂上班,但平时从来不说话,互相不来往,有事都是她在中间传话。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节目组给刘强松打电话,刘强松说不在家,他在县城陪读呢,节目组又赶到县城,刘强松拒绝见面,于是一行人来到二姐家,二姐夫也是不待见刘俊,他说现在的这种状况都是老母亲剩余的22万给闹得,7个子女都老娘的钱各有想法,老母亲一碗水端不平,最后导致谁也不想问她的事。

后来刘强松还是见了节目组的调解员,他最气愤的是母亲偏心眼,当初他和弟弟都住在母亲的老房子里时,母亲明显地偏心弟弟,甚至自己的孩子过生日,作为奶奶一分钱都没花过,但四姐的孩子过生日,母亲一次就打过去1000块,这让他很寒心,刘俊不但不在中间调解,还添油加醋地帮着母亲……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刘强松还说母亲很强势、很难缠,之前也给她找过保姆,可是不要几天,保姆就被她气走或赶走了。

三姐也哭着诉说母亲的种种不是,也认为母亲非常强势,喜欢干涉子女的家务事,稍不满意就大吵大闹,对于七个孩子,没能做到一碗水端平,还在七个子女间挑事情,使得七姐弟间关系十分紧张,他们都挺讨厌母亲这一点的,所以都不想跟母亲在一起。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为解决老人的赡养问题,《寻情记》节目组约定老人子女来到当地社区进行调解,最后调解的结果是:王慧茹老人由两个儿子按月轮流照顾,老人的所有花费从剩余的22万征收款里开销,5个女儿不用给赡养费,最好经常回去陪伴母亲,给予精神上的慰藉。

毕竟血浓于水,在节目组的帮助下,7子女重新聚在一起,关系也有了一定的缓和,愿意从此刻开始,对往事释怀,共同努力营造大家庭的和谐。大姐拉了一个微信群,今后有啥事在群里说一声就可以了,大家都愿意共同把母亲赡养好,让老人家有个幸福的晚年。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及时行孝是子女的最大福报。

王慧茹老人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很多多子女的家庭,有时反而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会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想管不想问,追究其原因,要么是钱惹得祸,要么是老人偏心眼导致的……

但是赡养父母天经地义,这是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子女,当父母年迈衰老,尤其是失去自理能力后,任何原因都不是子女拒绝赡养老人的借口。比如:

第一,老人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

在多子女的家庭,一些子女认为,我结婚时父母给我的钱好少,老人没有帮我带孩子,老人对我的孩子不好……意思是父母对其他子女比对自己好,一碗水没有端平,所以没有理由让我管他们,他们对谁好让谁管去。

有时,很多父母确实偏爱听话或能力比较弱的孩子,比如上述案例中的王慧茹老人,当时老伴去世时,小儿子才十岁,毕竟是她最小的孩子,她明显偏心这个小儿子,但一个守寡近40年的老母亲,独自拉扯大七个孩子,想要一碗水完全端平,也是不可能的吧?

作为老人的儿女,大家都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为什么还要跟自己的手足争风吃醋,跟自己的父母斤斤计较呢?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第二,老人在子女间挑拨是非。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一个大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有些老人对子女的感情也有亲疏之分,家长都希望孩子们听自己的话,所以对那个不听话的孩子可能就不喜欢,难免就会在子女间说说道道,有时会造成子女间的矛盾。

就像上述案例中的社区调解员说的那样:王慧茹老人导致了7个子女间的矛盾重重,但她已经85岁了,她过去所做的一切都已无法改变,她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在再算这个账已经没有意义。

作为子女,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的母亲没有这笔征收款、没有收入来源;如果你是独生子女呢,就因为母亲有对你不好的时候,你就不去赡养她吗?为什么赡养父母要建立在母亲征收款分配之上呢?

子女们应该多想想母亲的不易,因为不易,才使得她变得强势和喜欢事事都想自己做主,所以要学会和母亲和解、与自己和解。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第三,老人太啰嗦、太邋遢,是个负担。

同事小朱说她太讨厌她的母亲了,整天啰里啰嗦的就是几十年前的那些事,拖鼻涕、淌眼泪让人看着恶心,身上还一股味……只有给她送养老院了,在家里太闹心。

可是她没有想想,她的母亲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她养大,有没有嫌弃过她脏、嫌弃过她难养呢?

然而,等到父母老去,生病或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比如王慧茹老人的七个儿女,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想照顾,还把从前的旧事翻出来跟老母亲算帐,母亲再强势、脾气再不好、做得再不近情理,一个人独自拉扯大七个儿女,再苦再累,她也没有过不养孩子、抛弃任何一个孩子啊。

作为儿女,看不到母亲的艰难,反而处处挑母亲的刺,实在不应该啊。


手握42万拆迁款,85岁老人却无人赡养,听听7个儿女的诉说

父母老了,他们是世上我们最应该以爱心去体谅、宽容的亲人,孝顺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有实际行动的动词。

其实,王慧茹老人算是幸运的,至少在她有生之年,在有心人的帮助和开导下,七个儿女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了,也制订了赡养计划,这也算是及时行孝了。

俗话说:有一种爱,迟了就无法再来;有一种情,走了就无法追溯;如果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再后悔又有什么用了呢。

所以,请对老人宽容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儿女   偏心眼   赡养费   大儿子   小儿子   老娘   子女   儿子   老人   母亲   父母   女儿   两个   节目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