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风筝》:韩冰——几度沉浮几度哀愁(3)


解读《风筝》:韩冰——几度沉浮几度哀愁(3)

*命中躲不开的情劫

自被俘后,韩冰生命中的几次大起大落都没能逃脱这个情!——两个男人的“

*石口农场——袁农

韩冰被审查,郑耀先没有过多考虑自己还有“历史反革命嫌疑”的头衔,从爱惜人才的角度、以情工人员对事情冷静的判断和分析对陈国华提出的要求却是:

把韩冰放了吧!

她是个难得的人才!……谁也不愿意当俘虏……宫庶放她生路其实是圈套!借我们之手毁灭她……

但是相比之下袁农是完全从个人情感出发

此时,他已经接替了江万朝的职位成了袁副政委。

看看袁农到农场见到韩冰时说的话:

知道你出事以后,我的心灵深处就一直在做着最激烈的斗争。几乎到了夜不成寐的地步!

……

这样,会严重的影响到 革命工作!……

“就算拼个丢官罢职,也要为你讨一个说法!……

袁农:

“我自信,我和吴运铎同志是一样的,把一切都交给了党!只有你的这件事情,我是留给了我自己!”

“我不怕为你担责任,也不怕为你耽误了政治前途!……只要你一天没有结婚。我就等你一天!”

韩冰:

我现在都这样了,你觉得我们还有可能吗?

看到袁农要寄给北京总部的申诉信,韩冰瞬间睁大了眼睛!继而五官扭曲,用手掩面低头抽泣起来……

确实,除了党籍她什么都没了!

解读《风筝》:韩冰——几度沉浮几度哀愁(3)

但是,她很快就克制了要迸发的情感!转身开门走了……

小说《高玉宝》在郑耀先韩冰袁农的耳边回响着,三个人却各怀心腹事……

解读《风筝》:韩冰——几度沉浮几度哀愁(3)

虽然被韩冰拒绝了,但袁农还是在三个月后兴高采烈地给她带来了总部的好消息!——他是真心实意的!

……

夜晚,农场电影院,韩冰四处巡视。

然后她面带笑容俯身径直走到食堂老赵跟前。

她,脸上洋溢着喜悦,对着老赵耳语了一番然后握手告别!

她没有理会郑耀先说什么,从他的眼前略过!……

她和袁农真是因为“患难见真情”?

或因为郑耀先劝说的那句“女人可比男人老的快!”?

!她应该是被郑耀先下面这句提醒了:

“难道你就真的在这农场颐养天年了?!”

因为她要重返岗位!她要继续追查郑耀先!她要证明郑耀先和“风筝”有没有关系!

韩冰走了……

此时,她和袁农正在举行婚礼……

郑耀先又一个人面对灶台,剥蒜、切洋葱、打喷嚏、流泪……


解读《风筝》:韩冰——几度沉浮几度哀愁(3)

他也动心了?!……



高玉宝和《半夜鸡叫》

农场的广播站播出了几次高玉宝、周扒皮。这在当年是很热门的小说连播。

高玉宝:


解读《风筝》:韩冰——几度沉浮几度哀愁(3)

他,1927年4月出生,1947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入党。在三大战役中立大功6次!

他在行军路上边学边写(画),1951年11月用了一年5个月“画出”了二十多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

半夜鸡叫》是他写的短篇小说,周扒皮就是其中的人物之一。



“克什米尔公主号”案件

剧中陈国华提到了“克什米尔公主号”案件,案件大体是这样的——

1955年1月15日,印尼总理卡斯特罗致函周恩来总理,邀请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 1955年4月18日~24日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

2月,周总理附电将派代表团出席。

经过慎重考虑,周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准备从香港包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客机飞往印尼。

3月中旬。我情报部门得到消息,郑介民指示毛人凤策划在香港、印尼暗害周总理。

当时主管情报工作的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克农立即指示探明具体计划。

代表团大部分成员先到昆明集中。但是有8位同志因为工作需要须先期到达万隆。

为此,4月11日这8个人到港后乘坐印航“克什米尔公主号”飞往印尼。

选择印航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我国没有远程飞机,印航的星座式客机能连续不着陆飞行8小时跨越南中国海。

然而,4月11号下午飞机就失事了!

经过数日分析取证调查,我国所侦悉的案件大体是这样的:

① 此案件由蒋介石特务机关“香港情报站”策划,执行者系香港启德机场地勤人员周驹。

②破坏飞机的炸弹是美国供给的小型定时燃烧性炸弹。

③周在飞机起飞前把炸弹放于飞机一个机翼的油箱附近。

事后周恩来亲自交涉案件,并把熊向晖叫到西华厅,让他代表周恩来本人和中国政府去香港处理案件。



熊向晖

熊向晖和这个案件有什么关系?

“克什米尔公主号”案件发生在1955年熊向晖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他作为周恩来总理的代表,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的代表一同赴香港处理此案。

在《闲棋不闲“影子”不冷》一文中有提到过我国情报战线上的“后三杰”之一熊向晖

熊向晖是由董必武亲自交代任务,周恩来总理亲自布下的“闲棋冷子”,他的真实身份在我党内部也只有三个人知道,另外一位是蒋南翔

熊向晖怎么会去了外交部?他不是胡宗南身边的机要秘书吗?

抗战胜利后,胡宗南曾对熊向晖说要保荐他去美国留学。

1946年5月18日,胡宗南向蒋提出了《攻略陕北作战计划》。

熊向晖及时向上线王石坚(“龙潭后三杰”西北情报小组的领导,他得到的情报再通过电台转给李克农传递了此消息,同时告诉他自已定了6月5号乘飞机去南京办理留美手续。

6月10日上午,熊向晖正在家看报,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

确定了是熊向晖本人后,陌生人告诉他“胡公找你”(“胡公”是周恩来的代号)。

熊向晖走进梅园新村,见周恩来进门后神色凝重。之后告诉他“因自己的不小心出了事故”

*记录地址的小本子丢了

1946年6月7日,周恩来乘坐马歇尔的专机去延安。

因为天热,周恩来没有穿外衣,只穿了衬衣。由于还要赶到南京谈判,周恩来就在飞机上躺了一会儿。

待下了飞机回到梅园新村,才发现衬衣口袋里的小本子不见了!而且衬衣口袋还没有扣子!

危险的是那个小本子里面记录了熊向晖在南京的住址!

是因为忙着开会,周恩来就把熊向辉在南京的住址记在了这个小本子上。而且还写了一个“”字!

这可是保密工作的大忌!

周恩来告诉熊向晖,马歇尔的侍从副官昨天下午4点多交给他一个用厚纸包装、火漆密封的小盒子,里面正是他丢掉的小本子!

马歇尔如果命人把里面的内容拍了照会怎么处理?

周恩来对此做了多种分析:

一种可能是送给国民党,直接给蒋本人,这样我们有缓冲时间;蒋一看到,抓了熊同时也会暴露马歇尔;

另一种可能是马歇尔不给蒋,免得因小失大。

在和董必武分析商量后,二人认为后者可能性大。但是必须还要往最坏处考虑。

于是,周恩来让熊向晖找个熟人和借口在上海住几天,并通知王石坚注意敌情随时准备应变!

按照军统行动规律,从发现线索到找到目标最长不超过半个月。

正好熊向晖的未婚妻谌筱华符合条件,于是让她立即赶往上海,找个借口不出门,由谌筱华注意熊向晖家里的动静。如有异常就通知熊向晖找王炳南,把熊向晖安全送到苏北解放区。

如半个月后一切正常,熊向晖就可以回南京办留美手续,还要再去西安见胡宗南,以免引起疑心。

熊向晖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在上海躲了十几天,后接到谌筱华的信:“王兄康泰,阁府安详”。

此后,熊向晖于10月初到西安看了胡宗南,胡对他的态度如初。

并于1946年11月下旬为熊践行。

熊向辉1947年9月进入美国西储大学。

1948年9月获得社会科学硕士学位。

1949年10月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

1954年随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未完待续】

本文参考:《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熊向晖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董必武   克什米尔   梅园   万隆   周恩来   外交部   印尼   马歇尔   南京   香港   哀愁   本子   农场   风筝   案件   情报   飞机   韩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