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组合拳”

范县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组合拳”

范县陈庄镇荷香社区。僧少琴 摄

范县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组合拳”

4月18日,范县政协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详细讲解小麦白粉病防治、蔬菜种植、果树种植管理等知识。刘娜 摄

范县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组合拳”

范县颜村铺乡河南佑林现代农业生态园内,游客正在采摘葡萄。 僧少琴 摄

范县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组合拳”

高码头镇的农村乡土人才、产业发展带头人范再华指导贫困户种植中药材。 马燕丽 段茹茹 摄

范县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组合拳”

张庄乡忙碌的扶贫车间。 段利梅 摄

今年以来,范县认真贯彻落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坚持“一手牵两头”,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集中攻克最后堡垒

挂牌督战。范县制订《范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实施方案》,选优配强帮扶力量,采取县级干部包村、公职人员包户、一对一帮扶的方式,对贫困人口超过400人的3个乡镇和贫困发生率超过1.5%的40个村,581户边缘户、252户脱贫监测户和2021户未脱贫户实行挂牌督战,坚决啃下最后硬骨头。落实“一户一册”。因户施策,分类管理。组织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等对未脱贫人口、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等“三类户”逐户核查,实施动态监测,制订2020年度脱贫计划和监测计划。目前,“一户一册”已全部建立完毕。同时,全面落实“四个不摘”“五个不减”要求,做到支持不减、政策不变、项目不少、帮扶不撤。落实政策保障。明确补助到户类、脱贫达标类等6大类40余个行业部门职责,确保各项帮扶政策落地见效。对贫困老年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强化社会保障兜底,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大力推广邻里照护、集中托养、居村联养等模式,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范县以提高项目建设速度、建设质量,增强带贫效益为总目标,创新方式方法,开展项目建设“两提一增”行动和产业扶贫专项提升行动,全力推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工作。

规范项目库建设。高标准推动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库完善调整和实施方案精准编制,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向产业扶贫比例达到50%。精准谋划项目。重点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连片规模园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壮大、黄河滩区特色种植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明确产业项目谋划“四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谋划“突出民生”。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按照“先巩固、后提升”原则,突出绩效抓产业。有序组织开工。开展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两提一增”行动,明确2020年项目建设时间表、路线图。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两提一增”行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扶贫项目建设。继续实施扶贫项目半月观摩制度,有序推动扶贫项目开工。建立县、乡项目推进统筹协调机制,对年度预实施项目进行打捆批复、一并实施;对前期准备充分的扶贫项目,按照特事特办原则,优先准许开工建设;对疫情防控需要和利于贫困群众增产增收的项目加快报批、论证程序,帮助其尽快达到开工条件。目前,中省专项资金到位8676万元,对接到资金的26个项目,开工26个,开工率100%。

巩固提升扶贫产业

范县把2020年定为扶贫产业巩固提升年,下发扶贫产业巩固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5+N”(“5”即食用菌、温棚瓜菜、水产养殖、特色种植、畜牧养殖“五大产业”,“N”即光伏扶贫、电商扶贫、车间扶贫等其他扶贫产业)产业发展思路,实施“五大产业”提升工程,强力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落实“五大产业”奖补机制,对在脱贫攻坚期内,连片新建标准化食用菌棚20座以上、连片新建温棚瓜菜基地100亩以上、连片新发展水产养殖100亩以上、连片新发展特色种植200亩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或个人,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且形成带贫效益的;新增(新建、扩建)存栏畜禽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的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或个人,达到一定规模,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且形成带贫效益的,给予分类奖补,力争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特色扶贫产业、每个贫困户有稳定增收门路。

多角度拓宽就业渠道

范县严格落实“托底民生,就要抓就业‘牛鼻子’”的明确要求,及时调整政策力度,做到稳岗位、扩就业两手抓,努力把疫情对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组织群众有序返岗。组建扶贫车间复工复产情况专项督查组和指导服务组,引导全县89个扶贫车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复工复产,帮助1819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户540名。专人逐户摸底排查,通过举行企业复工复产招聘会、发布用工信息等方式,帮助群众就近就业。对有外出务工意向的群众,开通“健康证明”、专车接送绿色双通道。强化创业就业扶持。持续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采取“互联网+培训”等形式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用足用活金融支持政策,落实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创业就业提供资金支持。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动员干部职工购买贫困群众产品,帮助群众解决销售难题。增加扶贫就业岗位。统筹利用光伏收益等各类资金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将新增和腾退的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安置贫困劳动力。严格验收程序,确保带贫企业、带贫项目用工贫困劳动力比例分别不低于5%、10%,规模以上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对未达到带贫要求的,不再享受优惠政策。

持续开展金融和消费扶贫

持续推动“户贷户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范县重点对有就业创业潜质、有贷款意愿、有一定技能素质和较强信用意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帮助贫困户提升自身发展能力。截至3月底,扶贫小额信贷共发放扶贫贷款153.5万元、涉及贫困户31户。

持续实施扶贫小额贷款季度贴息政策。为了减轻疫情期间贫困户经济负担,范县实行三级金融服务组织、金融机构、县脱贫办资金项目组集中办公,联审联批。截至3月底,累计为4930户贫困群众发放小额信贷贴息资金268.95万元。

持续开展消费扶贫。为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持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范县积极做好“河南农购网”“消费扶贫工作系统”的宣传、录入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办)选定供给单位,做到上线农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应录入尽录入,并做好统计、汇总工作。截至3月底,累计完成“河南农购网”注册供应商732家,审核通过116家;上传产品1059种,审核通过151种;全国消费扶贫工作系统累计注册供应商48家,审核通过3家、产品18种。各项数据位居全市前列。

持续深化问题整改

范县坚持把讲政治贯穿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整改全过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围绕“三保障”“三落实”“三精准”各项要求,制订《范县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方案》,召开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专题会议,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任务,采取村、乡、县由下而上的办法,逐村逐户开展排查,逐条逐项研究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分口分线推动落实。对“回头看”问题排查整改情况,由县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及县扶贫办对各乡(镇、办)、县直各牵头单位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抽查,确保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彻底整改,共排查各类问题145条,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为进一步巩固问题整改成果,下发《范县深化“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强化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实施方案》,对2018年以来上级反馈问题和自查发现问题进行分类整改,举一反三,彻底补齐工作短板,以问题整改高质量促进脱贫攻坚工作高质量,助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范县   贫困户   组合   小额   疫情   信贷   劳动力   车间   贫困   群众   成果   资金   组织   政策   产业   项目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