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大决战》电视版中相信大家强烈的感受到了两党之间最大的区别,一边是纸醉金迷,一边是勤俭节约。一边是贪官污吏,一边是为国为民。剧情中一直在强调国民党军队对老百姓的强盗行为,包括抓壮丁等等,也一直在强调仗都打到门口了,他们还在贪污,连军粮都不放过!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而共军这边最大的手笔,当然是土改,剧情也表达得很实际,没有突而其来的恨,也没有突而其来的爱,都是慢慢在改变的。老百姓拥护共产党也不是一下子全部支持过来的,而是跟共产党进行接触后,才改变原来将信将疑的态度,变成了死心塌地的拥护!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当时种田就是老百姓一生的全部,而拥有土地对他们来说代表什么自然不用多说!这也是当时百姓不敢想象的,所以得到土地的,还有渴望得到土地的,都开始支持共军,包括让家里的男子参军(其实就算不加入共军也基本会被国军抓壮丁)。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这是当时共产党最神来之笔。打仗最重要的是粮草及伤亡的补给!共军把土地分给老百姓后,可以说是基本同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打到哪都有老百姓送粮送水。而心甘情愿的兵当然比起被抓壮丁的兵战斗力要更强!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但是,就算有民心,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在国军的精良装备及正规部队面前,用蒋介石的话说,一群乡村野夫何惧之有!这个可以参考一下抗战,我们的国军跟日军打,差距是非常大的!那么共军跟国军打,差距是比国军跟日军打还要大!光国军飞机大炮的优势就不会把人数上的差距放在眼里!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再说当时共军真的是伤亡非常惨重的,所以是打到哪就到哪征兵!说白点,这兵的质量确实非常一般,几乎都没什么专业训练,或说都是边打边训练!就这样的情况,你说指挥官再牛,将帅再懂兵法,仗也不好打的吧!光看牌面就能看出当时的共军面对的困难不是我们能想象的!当时的局中人谁也不会料想到内战会那么快结束,国军再四分五裂牌面摆在那里嘛!但是,毛泽东还有大招!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这也是《大决战》在淮海战役后,大家会发现战斗的片段少了,更多的是百姓们与小兵们的片段了!大家也会心一笑,要开始凑内容了的节奏了,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内容却"凑"得非常好,民心这东西,确实要细心,详说,并不能光靠台词说,而战斗,也不仅仅说有民心就能赢!战争,战士的斗志是最重要的,而斗志也不是说有就有的!所以,伟大的毛主席与他的共产党,发明了"文艺兵"!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我们知道抗日中,日军的军队中,有"慰安妇",这最早的起源是一战时期,1917年俄国革命胜利后,日本出兵西伯利亚,干涉革国革命,由于战事不利,情绪低落的日军士兵把抵触情绪发泄在了苏俄妇女身上,但日军因此也大量得了病,从而严重削弱了日军战斗力!

而从此后,日本高层军官就想出这个禽兽方案:大量掳掠被占领国女性充当军妓,一是减少战士们得病,二是所谓的"激励"战士们,让他们斗志十足,当然,这种为人不齿的行为他们自己事后都是不敢承认的!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对我们来说,可能打战也就是能不能活着的问题而已!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但对在前线的战士来说,各种难以想象的极端环境也容易让他们崩溃,度日如年,这时候的神经,精神意志也是极其脆弱的。如果说蒋介石一直都不承认毛泽东的军事能力,认为这帮"泥腿子"是在瞎搞,或仅是运气问题,包括土改,他也认为他的国民党也可以,也曾学着共产党搞土改!但是"文艺兵"这一招,却不得他不服!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这一招,也是决定胜负的终极大招!这一招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在当时对敌人来说看着都平凡无比甚至有些滑稽,根本不会去重视他!包括现在的我们看着剧情中时不时出现的行军片段忽然会跳出两个文艺兵在敲着快板唱着顺口溜,会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但对当时的红军战士来说,却威力却十足,非常受鼓舞!就好比兴奋剂一样,要去跟黄百韬打仗,先唱两首长自己威风的调,要去跟黄维打仗,再唱两首长自己威风的调,加上平时那些文艺节目,当时有《白毛女》《血泪仇》《穷人恨》《刘胡兰》等等让人热血沸腾,与人共鸣的歌剧,也让战士们有形无形激发了斗志!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剧情中战士们看《白毛女》回想起自身被地主欺压的往事,一片沸腾甚至想开枪击毙黄世仁的片段很形象的让我们大概了解了国民党军郁闷的问题!为什么跟共军打仗,每场都那么难打,每场都是不要命的硬拼!就算是共军处于劣势的仗也都没人投降,都是战至一兵一卒!...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蒋介石的将领们搞不清楚,为什么共军每场仗都像打了鸡血?当然,国军这边也可以让士兵拼命起来!就是奖赏,一人50大洋,100大洋的,也确实对士气有一定的帮助!但哪来这么多奖金每场仗都奖励!他们不明白穷得叮当响的共军是如何做到每场仗都能这么拼命的!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就说塔山一役!飞机大炮拼命轰炸,整整狂攻了两天,都轰不倒共军,国军将领感叹这是什么铜墙铁壁,其实,这哪是什么铜墙铁壁,这都是血肉之躯,被炸得血流成河!但是,这也是精神意志最重要的存在!这个精神意志,文兵团可以说功不可没!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所以在别人眼里文艺兵就是表演节目,唱歌煽情的!但在当时,他们的作用非要强大。除了给本军战士的各种共鸣式激励。他们还会瓦解敌人的意志!策动国民党军队投诚和起义,这是贯穿解放战争整个过程的最重要、最成功的宣传工作之一。当然了,包括在土改中民心的倾斜还有滔滔不绝的青年参加到战斗中也少不了他们的努力!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据统计从1945年9月到1950年6月,共有118万国民党军队起义或和平改编,促使近50%的国土实现和平解放。这不仅加速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分化瓦解,推动了战争的进程,而且对于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壮大人民革命力量乃至新中国的成立,都有重要影响和作用。这里面,我军的文艺宣传兵就发挥着极其关健的作用。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在剧情的淮海战役阶段我们经常看到让国军崩溃的广播宣传:"中国人不要打中国人!""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八路军同你没有仇恨,不能杀害同胞!""官长压迫你们打枪时,枪口朝天放。""我们都是自己人,放下枪,热乎乎的肉包子等着你"...这就是文艺兵战术!这种口号浅显易懂,却含义深刻,极易打动甚至震撼官兵的心理,能够极大动摇瓦解对方的军心。剧情中也经常把蒋介石的亲嫡系军官气得呱呱叫!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而这个文艺兵战术也可以看到毛泽东是全方位辗压蒋介石的!毛泽东的大局观与战略思想,真的不是可以用词汇来简单形容的!而蒋介石除了会说:蛊惑民心,大家不要信!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之所以说对大局观预测的厉害,是因为这个文艺兵不是因为战斗的久持不下才临时拼凑的!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文艺兵的起源,据资料,是古田会议通过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后,红军宣传队的宣传鼓动工作的重要性被广泛承认,红军各部的宣传机构也因此逐渐得到完善。之后宣传机构的人数迅速扩大,"最基层的团有宣传队,到了师这一级叫文工队,再往上军这一级叫文工团。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有10万宣传队,被称为十万大军。而这"十万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是蒋介石到死都想不明白的!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由高希希担任总导演,黄剑东担任总编剧,唐国强、王劲松、于和伟、刘涛等主演的49集电视剧《大决战》马上就要大结局了。这部剧刚开始播放时,质疑声是不少的,毕竟导演曾经导演过的《新三国》让很多人失望过,也导致了恨屋及乌,对《大决战》电视版表示质疑,特别是有电影版的珠玉在前,更是让人很是不看好!但是《大决战》电视版就如当年的大决战中的共军,是越打(播)越稳!非常的好看。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在内容上涉及的话题也非常非常多,可以说是四面开花,却不是非常杂乱的啥都讲,而是非常有条不紊的让人全方位了解到共军党是如何一步步变强,国民党是如何慢慢崩塌的!这也是电视剧的优点,不会像电影版太过仓促!在这个发展的全过程让人感叹不已。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该剧最让人惊艳的地方,就是明明是战争片,明明有大量的战争片段,但是给人的感觉,更多的重心点,不是在讲战斗!它更像是一部历史记录片。当时国民党集团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及军官们的态度与想法也更直白清晰的呈现出来。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战争,是这世界最生灵涂炭的事!但在那时代却身不由己,必须为和平而战,而为和平而战,共产党军队的态度是坚决的!文艺兵的存在也正是心向和平的象征,对胜利的渴望!致敬每个为和平而战的英雄!也希望新中国越来越强大,未来不再有战乱。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大决战》解放战争中文艺兵才是毛泽东的杀手锏,也是胜利的关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淮海战役   白毛女   文艺   宣传队   壮丁   国军   杀手锏   民心   日军   蒋介石   国民党   共产党   片段   老百姓   剧情   和平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