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城市”是不是乌托邦?

本文转自作者 | 宋佩芬

“15分钟城市”是不是乌托邦?


将通勤和日常生活半径规划在15分钟的步行或自行车骑乘距离之内,这样的城市生活圈真的可以实现吗?

“15分钟城市”是不是乌托邦?

卡洛斯-莫雷诺

莫雷诺解释,“15分钟城市”是个改变城市生活的新模式,减少通勤时间不但能改善生活品质,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空气污染。“‘15分钟城市’不需要去改造现有的,而是在城市中多点开发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像多功能的建筑,开发周边环境,加强社区联系,发展地方经济,激发就业机会,来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自从6年前推出以来,“15分钟城市”的理念已被许多城市迅速采纳。从美洲到亚洲,从非洲到大洋洲;从墨尔本到拉各斯,从成都到巴黎,这个理论很快被转化成社区规划政策。疫情所导致的城市封锁,更加让人认清生活社区的重要。所以连巴黎市长在去年竞选连任时,也将“15分钟城市”拿来作为疫情复苏的蓝图。

“‘15分钟城市’的核心是为人类的需求来设计生活圈,将车速转换成步行或自行车的节奏。” 莫雷诺指出,一般的城市规划都是将住宅、商业、工业和娱乐等区域分开。如此的结构经常导致漫长的通勤,严重的气候污染,甚至增加焦虑情绪,有害身心的健康。“15分钟城市”就是将城市规划成不同的生活圈,每一个生活圈都有完整的结构来满足居民的住房、工作、饮食、医疗、健康、教育、文化和休闲等生活所需,“街道是为人来设计,不是为车!”为了证明他的理论,莫雷诺和我分享了在成都开发的“直径1.3公里”的生活圈结构。这个由北京万通新发展集团开发的“成都大城”从任何点到点,从住家到学校,到公园,到公司,到购物中心,到医院,都可以在步行15分钟内抵达。在一片三角形的土地上,总体规划先划出60%以上的土地作为农业和开放空间,之后将其余40%的城市化区域放在中央,以环状结构让城市区被缓冲景观包围,将山谷和水体整合进城市本身。

即使在城市区中,开发商也只使用了60%的土地作为商业、住宅、办公、轻工制造和一个医疗园区的建设,其余的25%则是基础设施、道路和步行街,另外15%用于公园和景观空间。从城市的边缘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达市中心,扩散的休闲系统让步行走道贯穿绿色缓冲区,并且链接周围农田的小径。作为一个以步行为主的城市,只有一半的道路面积分配给汽车,所有的住宅单位都可以在步行两分钟内到达一个公园。

规划得这么好,是否一旦搬过去,就不需要再去其他地方做其他事情了?我忍不住询问莫雷诺,“15分钟城市”是否会导致族群隔离,甚至让弱势社区更加边缘化?“在规划‘15分钟城市’时,首先必须关注那些需要特别加强才能达成人人共享的目标。” 莫雷诺强调,“我们不是要隔离族群,不是要让他们孤立生活在15分钟的圈子里。相反,我们希望能将被迫性的通勤改变成有选择性的通勤。”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的生活正在迅速改变,特别是随着疫情发展出的远程工作结构。但是“15分钟城市”不是个仅仅为对抗疫情而设计的口号,而是对社会及环境问题的需求所提供的解决方式,而且“15分钟城市”也完全没有对城市空间设计或建筑美学提出具体指示。

“最重要的是:执行不难,不需要高科技,将人作为中心”,奥贝尔奖评审之一、DnA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徐甜甜在电话中告诉我为何“15分钟城市”能够得奖,“国内的城市设计,规划越做越大,实在应该有如此的调整。这是非常有必要,对任何地方都有帮助的社会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卡洛斯   乌托邦   墨尔本   雷诺   城市   生活圈   巴黎   成都   族群   疫情   城市规划   住宅   公园   结构   建筑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