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本文转自媒体槽值 作者 | 槽值小妹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鲁菜,是八大菜系之首”这句话,不少人都听过。


鲁菜的地位,在烹饪江湖上流传已久,“鲁菜是官菜,粤菜是商菜,川菜是民菜,淮扬菜是文人菜。”


换句话说,鲁菜是给“当官的”吃的,重要的筵席上,不能少了鲁菜。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山西人楚云飞的一些发言(仅代表楚云飞立场,与小妹无关)/《亮剑》


作为八大菜系中唯一的北方菜,如今的鲁菜,日子不算好过。


称霸商场和外卖软件的川菜、粤菜不用多说,如今云南菜、湘菜、淮扬菜也逐渐打出了自己的名号。


《舌尖上的中国2》七集的片长中,鲁菜只登场了2分钟。


鲁菜的存在感,似乎越来低,成了名副其实的“兵器谱上没有我的名字,但江湖上还剩我的传说”。


鲁菜,真的没落了?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鲁菜是官府菜”


“没落”的言外之意,是曾经辉煌过。


上个世纪,关于各个菜系的特色,有一句精准的概括:


鲁菜是官菜,粤菜是商菜,川菜是民菜,淮扬菜是文人菜。


一个“官”字,不仅道出了鲁菜“豪华、讲究、有排面”的特点,也点破了鲁菜的发展史。


从明清时期到民国,作为重要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遍地都是山东菜馆。


溥杰(溥仪的胞弟)的妻子,爱新觉罗·浩,曾在《食在宫廷》中写道:


“本来中国(北京)的饮食没什么特色,明朝都城移到北京时,宫廷里的厨师大部来自山东,因此山东风味便从宫中、民间普及开来。”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到了清朝末年,不少讲究“吃点、喝点、乐点”的八旗子弟,不顾“旗人不许经商”的规矩,暗中投资,雇用手脚勤快、吃苦耐劳的山东人经营饭馆。


在当时,备受推崇的八家高级饭店“八大楼”中,有七家都是鲁菜馆。


电视剧《觉醒年代》里,挑剔的辜鸿铭和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吃饭就选在“八大楼”之一的胶东菜馆,东兴楼:


“北京城首推八大楼,八大楼首推东兴楼。”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不看菜码,光听菜名,也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雍容华贵:


葱烧海参、诗礼银杏、白扒四宝、奶汤蒲菜、乌鱼蛋汤、雨前虾仁、汆西施舌 、乌云托月……


这份高贵和讲究,贯穿了鲁菜烹饪的全过程,从选料、做工直到摆盘上桌,鲁菜一直处在内卷的中心。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葱烧海参/B站@师父和我做鲁菜


首先,是用料讲究。


不用说葱烧海参这类名贵菜品,海参要选渤海湾产出的野生刺参,汤是用火腿、猪肘、老鸭、整鸡、排骨仔细熬煮而成的浓汤。


就连不少山东人早餐必备的平民美食“把子肉”,都不能随意为之。


肉,得用三肥两瘦的带皮五花,用甜面酱、生抽、老抽腌好,放锅里小火慢炖,做出来的肉才肥而不腻口口留香。


做正宗的把子肉,不能放盐,只能纯用酱油熬煮,才能做到肉好吃、汤汁也酱香浓郁。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把子肉,讲究一个酱香浓郁、软糯酥烂/B站@山东卫视



然后,吃法讲究。


博山菜,鲁菜的分支之一,有四四席的吃法,每次上菜都是四道。


先上黑瓜子、白瓜子、香烟、薄荷糖这“四押桌”,放在桌角,接着上四盘干果、四盘水果、四盘点心。


别着急动筷子,这16道全是前菜。


正式开席后,先上四平盘,一般会炒四个时令蔬菜。


然后才是重头戏,“大件”,也就是主菜。每个大件,还得配一道辅菜跟着做陪衬,叫“行件”。


四大件四行件都上桌这席才算齐活。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博山豆腐箱,看到隐隐打开的“盖子”了吗/B站@闲人老孙


博山菜宴席上,还绕不开一道名菜:豆腐箱。


豆腐经过八炸八烫,固定成型,用山东厨师引以为傲的细致刀工,小心切开,掏出瓤,做成小箱子。然后,将干贝、猪肉、木耳、杏鲍菇等炒成馅塞进去。


接下来,考验的就是服务员的眼力见儿:


客人筷子刚一夹这道菜,服务员得在旁边助阵,大喊一句“开箱见宝”!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孔府菜的代表之一,诗礼银杏/B站@小西eeei


此外,鲁菜连内涵都“贵”。


山东人孔子,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后世子孙研究出的“孔府菜”,直接把孔子的思想和美食的香气,结合在了一起。


单饼卷腌肉、小葱,做成书卷状,取名“鲁壁藏书”,指的是孔子第九代孙孔鲋,将一些儒家经典,藏在孔子故宅的墙壁中,得以保全。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简约而不简单的诗礼银杏/CCTV《舌尖上的传承》


以白果为原料的“诗礼银杏”,名字来源于“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


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品锅”,暗含着“衍圣公贵为当朝一品”的底蕴。


此外,还有麒麟玉书、带子上朝、阳关三叠、圣书香……没读过四书五经,真的会在菜名面前露怯。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孔子,可能是最出名的山东人/仇英《孔子圣迹图》


孔府菜在乾隆时期,地位达到鼎盛。乾隆曾先后八次到曲阜祭孔,还将女儿许配给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


据说,嫁妆里有套404件的银质餐具,可见“孔府菜”在乾隆心里有多重要。


哲学家张起钧曾评价鲁菜:“大方高贵而不小家子气,堂堂正正而不走偏锋。”


在这种意义上,鲁菜的确当得起“八大菜系之首”。


可惜,鲁菜的“贵”,如今有些不合时宜了。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鲁菜,真的不容易


鲁菜研究会常务会长张洪泉多年前曾说过:


“长江以北的菜系都可以统称为鲁菜,可是现在鲁菜在济南乃至全国都是100%没位置。”


互联网上关于鲁菜没落的话题也甚嚣尘上,鲁菜到底被谁打败了?


有人说,是调味品的出现,让鲁菜引以为傲的“汤”,一下子黯然失色。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B站@山东卫视


“宁肯送你一道菜,不会送你一道汤”,汤,是鲁菜的“魂”。


鲁菜讲究以汤壮鲜,不论是奶汤、毛汤还是顶汤,都需要长时间熬制,用来提高菜品口感的鲜美。


有脾气的鲁菜大厨,对汤特别看重,讲究无汤不成菜:要是今天的高汤用完了,宁可关门歇业也不做新菜。


可是吊鲁菜高汤这件事,连最有经验的大厨都直呼“真的不容易”。


鲁菜大厨张少刚做芙蓉鸡片,吊汤要先把鸡、老鸭、猪肘煮成奶白色,再把鸡肉剁碎成鸡蓉倒进汤里吸附蛋白质,待汤沉淀后倒进纱布过滤扫汤。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图源微博@你敢吃我就敢做


扫汤这道工序通常要反复3次,直到把奶白色的汤扫成淡茶色才算大功告成。


第一次吊汤失败时,张少刚大晚上给师父打电话请教,师父手把手指导才慢慢学会吊芙蓉鸡片用的高汤。


而在鲁菜中,学会做芙蓉鸡片不过是入了门。


这边厢,鲁菜厨子几天几夜吊高汤。谁承想,隔壁日本做出味精进厨房。


鲁菜坚守成百上千年的鲜味护城河,被一勺味精击溃。


普通人的味蕾压根尝不出高汤和味精的差别,何必花费时间在熬制高汤上呢?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鲁菜招牌“九转大肠”/《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也有人说,鲁菜口味太单一。


山东自古以来就有产盐的历史,《尚书·禹贡》中载有“青州贡盐”。


相比较川菜的“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淮扬菜精致甜美、粤菜注重食物本味。


注重“咸鲜”的鲁菜,难免显得味型单一、复合味少,缺少辨识度。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提到“辣”,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川菜


而就算“咸鲜”这个最重要的特点,也与当前社会环境下,“低油少盐”的健康饮食观背道而驰。


有数据显示,2020年,鲁菜消费额在全国特色菜系中仅占4.1%,比川湘菜、江浙菜、粤菜都低。


甚至连“顶流鲁菜”黄焖鸡,搜索量也已被川菜的酸菜鱼超越。


此外,注重选料和烹调的传统鲁菜,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不算低,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很难成为年轻一代聚餐的首选。


鲁菜,真的凉了?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说鲁菜没落,要看你如何界定“鲁菜”。


如果将它限定在“鲁菜”两个字符,九转大肠、葱烧海参这几道菜品,那鲁菜的确存在感不足。


可如果将鲁菜的范围,扩大到烹饪方式、饮食理念……


你会发现,鲁菜才是“宇宙的起源”。


有人认为,鲁菜是自发型菜系,其余菜系都是影响型菜系。


也就是说,鲁菜在诞生的时候,没有借鉴其他菜系,完全是自发生成的,并且对其他菜系都产生了影响。


北魏的《齐民要术》,就对黄河流域的北方菜作了详细阐述,提到了煎、烧、炒、煮、烤、蒸、腌、腊、炖、糟等烹调方法——


这些方法,如今早已润物细无声地,融进了每个菜系中。


一个冷知识,国人的做饭启蒙,西红柿炒鸡蛋,就是一道鲁菜。


这道菜不仅中国大人小孩都会做,非洲朋友都学会了“油锅里倒,鸡蛋锅里倒,西红柿锅里倒”做法。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图源抖音博主@非洲hello先生


遍地开花、讲究实惠的东北菜,也和鲁菜的缘分不浅。


在电视剧《闯关东》里,在东北开菜馆的朱开山一家,就是山东章丘人。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图源《闯关东》


现实中,有无数个朱开山颠沛流离到东北,靠一口铁锅一个大勺,让鲁菜在这里落地开花。


脱掉宫廷菜的高贵外衣,大隐隐于市的鲁菜,已经和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山东乐陵,是全国最大的香辛料调味品深加工基地,有700多家调料相关企业,230多个调味品种。


甭说别的,就你吃的方便面,80%的调料包都出自乐陵。


山东还是全国第一产盐大省,寿光的晒盐技艺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原盐产能3000多吨,海盐年产2300万吨,占中国市场七成以上。


尤其在北方城市,你吃到的盐大多来自菜央子盐场。就算出国去日本韩国东南亚,也能买到地道的山东盐。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寿光菜博会蔬菜艺术展/微博@潍坊发布


山东人对粮食和蔬菜的关心可不一般,2020年山东蔬菜产量8434.7吨,连续六年蝉联全国第一。


给寿光人一粒种子,能还你一个500斤重的南瓜,灰姑娘和王子的婚车估计都没这么排场。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2014年以来,山东连续七年粮食产量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小麦玉米花生地瓜要啥有啥。


想吃肉大哥家里也趁,2020年山东肉蛋奶产量1444万吨,自1992年以来肉奶蛋总产量稳居全国首位。


再告诉你一个冷知识:上海市场上70%的禽肉,浙沪市场上30%的猪肉,京津市场上30%的牛羊肉也都来自山东。


每年9月1号山东开海时,鲅鱼、刀鱼、螃蟹、对虾,众虾兵蟹将归位,开海后的山东可太好吃了。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开海首日,抢购“开海第一鲜”,是山东沿海人民每年的保留项目/中新视频


可见如今,鲁菜早已超脱菜系桎梏,转而以一种生活方式,润物细无声地留存在所有中华美食里。


最后叮嘱一句,实在的山东老乡,不会让任何一个外乡人空着肚子离开他们的地盘,山东饭馆子分量大到超乎你想象。


曾经火遍全国的鲁菜,怎么忽然消失了?

山东大馒头


千万不要和山东人比饭量拼酒量,也千万别说“我能吃一整个山东大馒头”。


别问为什么,都是为你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鲁菜   乐陵   寿光   大厨   乾隆   孔子   孔府   山东人   海参   粤菜   菜系   山东   川菜   讲究   高汤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