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和父母的关系,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曾经有一个段子,“一放假,城里的Lucy、Linda、Vivian、Julia,回到各自的家乡,又变回了翠花、小红、丫蛋、二妮子。”


不同的称谓之下,不仅隐藏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个无奈的现实:这些翠花、小红们,越来越难和自己的父母好好相处了。


有个朋友每次放长假都只在家呆三天,第一天父慈子孝,第二天开始互相看不顺眼,最好第三天就启程,不然就要忍受催婚、催生的戏码。


你想趁放假好好休息,他们有雷打不动的作息、不到7点就叫你吃早饭;你的成绩和骄傲,无法和父母分享,他们只关心你能不能先找个对象……


想到父母正在老去、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凉,也会后悔没有在家多陪他们,但是真的相处起来,又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成年人和父母的关系,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孩子和父母的渐行渐远。


一方飞速成长,一方慢慢老去,彼此之间从生活方式、到人际关系、视野认知,鸿沟越来越大,年轻人苦于不被父母理解、包容,更不知道如何理解他们、爱他们。


《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岸见一郎,年轻时忙于自己的工作、家庭,很少和独居的父亲联系。


后来,他的父亲患上阿尔兹海默症,逐渐忘记了曾经对他重要的一切,岸见一郎需要照顾父亲,自己的生活也变得不同了。


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他体会到自己和父亲的种种不易,也在思考:


伴我们长大的父母终会老去,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


如何做好心理准备,陪伴、接纳老去的父母?


如何面对也在慢慢老去的自己?


成年人和父母的关系,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面对衰老是需要勇气的,不管是父母还是自己。


每个人都喜欢孩子的朝气蓬勃、年轻人的活力四射,他们就像生命的春天和夏天一样,蕴含希望。但是每个人都注定走向生命之秋,会开花结果,会落叶飘零。


《老去的勇气》一书中,岸见一郎谈到:“面对衰老的勇气,就是一种调整人生态度的勇气,只有内心成熟的人,才能负担起照顾别人的责任,而成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自己认可自己的价值,不再期待父母的评价和认可。


就像我那个朋友,她在上海做品牌公关,经手过几个业内小有名气的项目,她曾经很骄傲地跟父母说自己的成绩,但是她说的内容,父母大多听不懂。


父母评价她好不好的标准,就是从读书时的成绩好不好,变成了上班后的工资涨没涨。


最致命的分歧是,在父母眼中,只要不结婚,就是失败者。


早年,她很介意父母这些意见,慢慢发现,彼此生活环境不同,无法互相理解,也很正常。


三观不同,就多关心生活,少交流思想。


每次回家,她都会买很多礼物,愿意孝敬父母,是出于本心,而不是为了获得他们的感谢和认可。不再期待他们的评价之后,关系反而变得更亲近了。


成年人和父母的关系,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第二,把自己的事和父母的事分开思考,自己的事情交由自己决定。


小时候,自己很多决定是父母在做的,父母老了,就反过来,需要孩子为他们做决定,孩子会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教父母怎样生活。


可是父母几十年来养成了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改变起来很难,一样东西对他们有益还是有害,常常成为争吵的开端。


有个同事的母亲有高血压、高血脂,但就是喜欢吃油腻的、很甜的食物。


每次回家,他们都会因为多吃菜、少吃肉的问题吵上两句。


一次,母亲烦躁地说:“我在你家受了一辈子气,现在连吃什么都做不了主吗?”


她才发现,习惯不只是习惯,背后还潜藏着情绪,让她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了主,对她的伤害比吃什么都要大。


决定怎样度过晚年生活的,是父母本人,所谓自己的课题自己决定,就意味着我们能尊重对方,让他们以自己想要的方式选择自己的人生。


成年人和父母的关系,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第三、摆脱自我中心性,明白父母并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的理想和要求而生活。


父母对孩子有期待,孩子对父母同样抱有期待:


我们希望父母上了年纪也能精神矍铄,快乐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希望老人能为晚辈做出榜样,既慈祥又仁爱……


希望父母符合我们的理想,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成熟。


“我”并不需要为满足他人的期待和要求而生活,“他人”也并不是为满足“我”的期盼和心愿而活着,父母也是他人,接纳真实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尊重。


成年人和父母的关系,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岸见一郎年轻时,母亲因为脑梗住院,当时他还在念研究生,为了照顾母亲,他休学了三个月,中年时又因为照顾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不得不暂停工作。


他坦言,自己也曾暗自抱怨为了照顾父母而牺牲了事业和时间,也会感到满心焦躁、不知所措、郁郁寡欢,而且不管你多么努力,父母都在不断地衰老。


但是,如果被这些消极的情绪扰乱心智,你也无法关注到眼前事物美好的一面。


想到如果母亲生病的时候他不是在读研究生,而是在公司上班,休假三个月的代价会更大,凡事总有积极的一面。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曾说:和父母相处,不必什么事都要往心里去,难得的是了解彼此的脾气,知道什么话当真,什么话不当真。


成年人和父母的关系,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他的母亲很细心,也很唠叨,儿子50多岁了,还会嘱咐他:“天气变了,你有没有衣服?够不够穿?”


如果想:我都已经50多岁了,是大学教授了,还不知道冷了多穿衣服吗?和母亲的关系就会很疏远。


如果想:50多岁了还有老母亲来关心,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内心充满感恩,关系就能很亲密。


成年人和父母的关系,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父母与孩子最温馨、最和谐的画面,莫过于“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但在现实生活中,成年子女与父母的相处却绝非易事。


岸见一郎在书中写道:我们无法在严寒的冬日体验夏日的暑气熏蒸,或是在炎热的夏日中体验冬日的冰天雪地。


陪父母变老,你会才真切地体会到生命的完整与可贵,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深的体悟。


市面上充满了教父母怎样养好一个孩子的书,但是教孩子如何理解、接纳父母、如何陪父母老去的书却少之又少。


成年人和父母的关系,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海蓝博士说:“对父母真正的爱是:尊重接纳,边界清晰,爱人爱己,利人利己,自我负责。


而最好的家庭模样应该是:我们各自独立成熟,但又彼此深爱。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图片 | 视觉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父母   关系   都会   生活方式   教父   衰老   勇气   父亲   成熟   母亲   期待   成绩   评价   生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