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情感观察节目《再见爱人》里,朱雅琼和王秋雨的婚姻模式让很多人深感共鸣。


丈夫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事业上,觉得挣钱养家就是全部;妻子想要仪式感、想要认同和赞美、想要情绪上的满足,结果谁也不能为对方改变,导致分手的结局。


王秋雨一直不明白,不浪漫、得不到赞美,就能到离婚的地步吗?


直到一期节目中,朱雅琼道破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你知道为什么我要离开你吗?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跟你在一起,我并没有越变越好,反而变得越来越自卑。


其实,衡量一段关系好不好的最简单标准,就是你有没有变成更好的自己。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当婚姻出现问题时,我们常常把矛头指向对方,想着对方有哪些缺点、做了多少伤害自己的事,如果换一个人就好了。


换了人之后,依然会遇到新的问题,因为所有关系的本质,都是人和自己的关系,如果你的内心真实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外在再多的改变也无法让你感到幸福。


《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个人成长作家张德芬以一个职场女性若菱在婚姻、职场、家庭中遭遇的种种危机为契机,描写她如何一步步透过这些生活的表象,看清自己的内心,如何把自己放在主导者的角色上,去主动掌控自己的婚姻和人生。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白领若菱,名校毕业,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一位帅气的丈夫,当时二人的婚姻生活简直处于战争状态,任何小事都能引发一场大战。


她自认是个命苦的人,从小父母离婚,十岁以前都由外祖父母抚养。为了脱离家庭,早早结了婚,却久婚不孕,饱受婆婆的白眼和小姑的嘲讽。


结婚十多年,夫妻间的感情已经淡漠得像路人,没有了亲密与交流。


一个雨夜,丈夫加班回家晚,若菱也刚到家。两人都疲惫不堪,回到沉闷的家中,家里就只有静滞的空气。


丈夫肚子饿了,看到空空如也的冰箱,实在一肚子火气。两人短兵相接,唇枪舌剑。若菱驾驶着跑车逃出家门,一路在弯曲的山坡路上疾驰,加速、急转、超车。


她意外来到一座山上,碰到一位老人。


老人面目慈祥,几句话就道出了她心中的痛苦,自此之后,只要若菱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都会到老人这里,寻求开解。


老人告诉她:在感情里,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作为受害者。父母不够好、伴侣不懂爱、孩子不听话,自己辛辛苦苦的付出都是浪费,却忘了自己才是生活的主宰。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射你的内在。


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关系是一面镜子,借由他人,照见自己,伴侣更是让你发现自我最可贵的镜子。


面对朋友,你可以暂时伪装,但是在婚姻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我们会暴露最真实的自己,所谓真实,就是有光鲜亮丽、积极阳光的一面,也有消极脆弱的一面。


我们内心最为隐蔽、最为脆弱、最为孤独的一面,都会在婚姻中暴露无遗。


可惜的是,太多人只用这面镜子找别人的缺点和不是,却不去发现自己在关系中充当了何种角色。


如果婚姻这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的不安,就像镜子照出了我们脸上的斑点,问题不是镜子本身,而是我们自己。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脱口秀大会》中,一段“为什么谈恋爱就会想改变对方”的段子,戳中了很多女人的心。


杨笠说,自己不谈恋爱的时候,潇洒、自由、情绪稳定,一旦开始谈恋爱,就会变得脆弱、多疑、歇斯里底。


而且谈恋爱的时候对自己有一种自信,无论对方是多么差的人、有多少坏毛病,都相信他会因为自己而改变。


当我们单身、独立行走于世时,我们努力生活、热爱世界、期待未来过得更好;当我们有了另一半时,就自然而然地放弃了一些原本具有的能力,我们期待对方能和自己分担生活,能满足自己在生活上、心理上的期待。


可是有期待就会有失望。


就像老人提醒若菱,当你把幸福、安全感放在对方身上,要对方负责的时候,等于自己的主权交给了别人:他高兴我们就高兴,他发脾气我们就恐惧;他在我们就感觉安全,他走我们就感觉被遗弃……


这样的关系,就像奴隶和奴隶主,是不可能产生爱的。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爱只会发生在两个独立完整的人之间。


我们拥有什么,才能给出什么,心里没有爱的人,不会爱自己,到哪里也找不到爱。


爱自己的人,心里充溢着爱,爱溢出来到他人身上,此爱和彼爱相应,真爱才会发生。


王尔德说:“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你就可以从伴侣身上发现自己内心的弱点,并让彼此都获得克服弱点的能力;


爱自己,你就能将婚姻变为疗愈内心创伤的场所,让自己治愈自己,和伴侣平和健康地沟通;


爱自己,你就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并通过自身树立的榜样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美好和睦的家庭。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通过老人的指点和自己的领悟,若菱发现,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婚后开始紧密地生活在一起,双方其实都有一个不自觉的保护机制,想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抗拒两个人变得更加亲密。


两人僵持在那里,无法再进一步亲近,就有个关卡就一直过不去。


其实没有所谓的“有一个人,在此生等着你,要和你完成累世的盟约”,婚姻没有这么罗曼蒂克。


我们的人生,在适当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人出现,给你带来不同的学习课题,甚至帮助你完成这个课题。


所以,不要期待一个人出现在你的生命中,能满足你所有的心理需求,从此你就不再寂寞了,没有这回事。


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


作家梁文道曾说:“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如果没有自己过好日子的能力,那他也没有和别人过好日子的能力。”


借助关系,借助伴侣,看见真实的自己、真正的自己,看见自己的脆弱与哀伤,看见自己的潜能和力量,才是婚姻的本质。


书中有一句话,成为很多人的“心理良方”: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未知的自己,不是在外面找,而是回到内心去找。


行万里路,最终回到内心深处。


点个【在看】,愿我们在关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图片 | 视觉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王尔德   伴侣   镜子   脆弱   内心   丈夫   身上   老人   独立   婚姻   期待   能力   真实   关系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