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我本想当当咸鱼,看看电视。


但不看电视不要紧,一看电视气得紧——


怎么现在的人,都公开和家暴男共情了?


我看到一档节目。


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试图把被家暴的女性劝回到家暴男身边。


在节目里,施暴者,成了浪子回头的深情男。


受害者,却成了冷漠决绝的无情女。


我忍不住翻了翻日历,明明是2021年啊!


怎么还有人活在清朝?


——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01.

实施家暴后

他被惯得像个孩子



这档节目叫《好久不见》。


节目请来了心理专家、律师、情感修复团队……他们干了件什么事?


帮瘫痪了的中年男子,挽回离家出走15年的妻子。


听起来很温情对不对?


但如果看了节目,你就会发现。


这哪里是“挽回”啊,分明就是“绑架”。


为什么我们这么说?


首先,我们要看看妻子当初为什么离家出走。


丈夫周永根,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


家庭生活,被他变成了军训。


他是家里的教官。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是按军事化管理来要求自己的妻子的。


比如,他会让妻子罚站。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 周先生的军事化管理


周先生一定是个很严格的人吧?


但。


严格,是对别人的。


宽容,却是对自己的。


周先生是一个很坚持的人。


每天早上起床,中午吃饭,晚上睡前都在坚持喝白酒,一天半斤,雷打不动。


坚持就会有成果。


周先生终于成功把自己喝瘫痪了。


除了酗酒,动手打人也是周先生的业余爱好。


即使已经离家出走15年,妻子依然清晰地记得丈夫动手的情景。


动不动一个拳头就怼了过来。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 逛街时一个拳头就过来了


亲戚来家里,周先生让朱女士去烧洗脚水,妻子不去。


于是他当着家人的面,几个拳头就把她打倒。


好像体现了一把真正的男子力。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 一拳打倒朱女士


甚至拌个嘴,也能把朱女士从家里推到邻居家门口。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 怼到邻居家


婚姻生活对朱女士来说,是丈夫的酗酒、家暴、军事化管理……


离开,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还以为,这个节目是想跟大家普法——家暴是绝不能容忍的违法行为。


然而,我低估了专家们的共情能力。


节目组的人中了邪一般,奇妙地和家暴男共情了。


有专家把矛头指向了妻子:


我真的不理解,一个妻子,怎么忍心扔下自己患病的丈夫。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 专家责怪朱女士抛下丈夫


甚至有人被周先生感动,还从内心里祝福他。


好像他做了什么丰功伟绩。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 律师祝福家暴男


还有专家还为他开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中文真是博大精深。


家暴这种违法行为,在专家口中,就像一个无关痛痒的小过错。


仿佛周先生只是犯了个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朱女士只是被家暴了。而家暴男失去的,可是一个给自己养老送终的人啊。


这还没完,节目组还要把好人做到底。


带着周先生千里迢迢寻妻,一起前往朱女士的现住址。


大家知道吗?


对一个被家暴的女人来说,逃离丈夫,换一个城市,隐藏现住址,是她们为求生做出的最大努力了。


十几年过去,朱女士好不容易忘了曾经的创伤,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节目组一片良苦用心!


即使这么忙,也不忘千里迢迢,费财费力,跑去掀开朱女士的伤疤——


带着家暴男来到朱女士家楼下,求复合。


一路上,情感挽回团队,还充当家暴男的智囊团。


逐字逐句,教他如何挽回妻子。


那一瞬间,我脑瓜子嗡嗡,以为自己串台到了“情感挽回课堂”。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 字句指导周先生挽回婚姻


专家甚至告诉家暴男,用爱去感化妻子,女人的心很好化的。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他们甚至还把丈夫家暴的违法行为,和稀泥变成了“夫妻矛盾”。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老话说得对:男人至死是少年。


一个成年男性,被惯得像个小孩。


来到朱女士家门口后,朱女士闭门不开。


但节目组依然坚持不懈,守在女方家门口。


甚至试图用孩子挽回朱女士的心意。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 专家搬出孩子劝朱女士


心理学专家还拿出鞠萍姐姐的口吻说:


朱女士,你怎么不能勇敢地面对呢?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 专家劝说朱女士


请问朱女士要面对什么?


面对丈夫的酗酒,还是面对丈夫的家暴?


也许是觉得煽情的效果还不够,整个节目组都变成了家暴男的气氛组。


背着瘫痪了的丈夫走上楼来。


温情的音乐响起。


主持人在门外,说出一句:


朱女士,你看,周先生已经等不及了。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朱女士在门内喊:


我们根本过不下去,强扭的瓜不甜,换你,你干不干?


但节目组才不管强扭的瓜甜不甜,他们只管自己扭得爽不爽。


几个小时过去,朱女士依然闭门不开。


主持人又开始自我感动,问家暴的丈夫:


“心里还是没有放弃对不对?”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家暴男留下一句:


“我永远不会放弃她”。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这哪里是“我永远不会放弃她”?


在我听来,简直是一句“我永远不会放过她”。



02.

他们和家暴男共情了



和家暴男共情,好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除了出现在电视节目里,甚至还发生在街道办、警察局、甚至是法院。


2020年2月,疫情当头,全世界人民居家隔离。


家暴数量翻倍。


然而在深圳市宝安区,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却干了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好事。


他们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劝服一个被家暴的女性回归家庭。直到妻子说出:今后一定好好过日子。


整个事情是这样的。


韦女士和丈夫一起生活了16年。每当丈夫心情不好,就会对韦女士拳打脚踢。


2020年2月,韦女士感觉到,丈夫又要动手了。


家里还放着刀,她担心自己的安全,于是拿着刀,去老乡家藏了起来。


可丈夫还是追了过来。


追着韦女士一直打,打到韦女士藏进纸箱子。


连韦女士用来藏身的纸箱子,都被丈夫用刀捅烂了。


第二天,丈夫又醉醺醺地回到家。


因为心情不好,举起拳头朝她挥打了过去。


直打得没力气了,才离开家里。


当晚,韦女士给社区的巡查中队组长打电话求救。


社区组长和妇联的人,能做的唯一的事,就是抚韦女士的情绪,听她诉说。


直到韦女士表示:


以后会更加珍惜生活。


才心满意足地放她回家。


我也是纳闷。


这种随时会被打,甚至被拿着刀追杀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好珍惜的?


同在去年疫情期间,一位姓曹的女士发微博爆料了,自己先被家暴,报警后反倒被责怪。


事情发生在2月19日凌晨。


她劝男友不要出门和朋友喝酒,男友就很不高兴地独自在家里喝。


喝醉酒后,男友开始对她实施暴力。


先是掌掴她的脸部,然后用力手掐脖子,将她的头部往墙上撞,甚至将她的左手指甲掰断。


曹女士遭遇暴力后回忆:


“脖子被人掐住像垃圾袋一样提起不断地撞击墙壁,后脑勺仿佛与身体分离。”


比家暴更让她心寒的事,发生在警察局里。


调解员和家暴男共情了。


向曹女士发出振聋发聩的质问:


有必要吗?弄死你了吗?毁了你了吗?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 女孩的录音


甚至还用“醉酒”,替家暴男开脱:


他是喝酒之后说的打你,你就害怕啊?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好像犯错的不是家暴男,而是到警察局寻求帮助的曹女士。


除了社区、警察局,即使到了法院,家暴男也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王者。


2020年7月4日,河南商丘的刘女士被家暴了。


为了逃生,她从2楼跳下去。


全身多处骨折,腰部脊髓损伤,双下肢截瘫。


这不是刘女士第一次被家暴了。


7月份的时候,她曾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是最终法院给的结果呢?


别离婚,先调节一下吧。


帮家暴男挽回婚姻,好像成了全民kpi。


在金石桥法庭,有个调解员,非常巧妙地调节了一起离婚纠纷。


被媒体当作正面案例发布在网上。


这个妻子离婚的原因,是丈夫长期家暴。


她曾经甚至被丈夫打成双耳鼓膜穿孔。


但因为丈夫不想离婚,法院认为双方有和好的可能。


所以委托志愿调解员去调节。


调解员的组合拳是这样的。


第一步,请双方父母来现场劝解。


由双方父母分别做夫妻和好工作。


第二步,就是拿出孩子当作挡箭牌。


调解员会拉着小孩,跑到妈妈面前不停说:


“妈妈,我们回家吧!”


直到被家暴的妻子抱着自己的孩子,泪流满面。


第三步,就是让家暴男当众下跪,认错,说好话。


俗称:哄。


“从今天起,由下班的我下厨煮饭做菜”


“以后我会好好对待你的”。


“我再也不敢了,老婆”。


人渣跪在地上的速度,和当初举起拳头一样快。


他们深谙,大丈夫能屈能伸,能文能武。


屈则认错,伸则家暴;


文能求和,武能打人。


直到被家暴的妻子点头同意,签下和好协议。


甚至这一套组合拳结束,被家暴的女孩还会主动分担家暴男的错误:


“我们都有错,以后好好珍惜生活,好好过日子”


家暴男自罚三杯,惩罚聊胜于无。


虽然我们不止一次跟大家科普过:


家暴是违法的,而且只有0次和无数次。


但依然有电视台、警察、居委会、法官,甚至女孩的父母、孩子,一起帮家暴者说好话。


家暴者不仅没有得到代价,反而有一群人为他求情。


有这样的好事,试问谁会把举起来的拳头再收回去?


03.

家暴的代价

太小了




2017年,公安部微博统计,在我国2.7亿个家庭,有30%的已婚妇女遭受过家暴。


每年有15.7万女性自杀,其中60%是因为家庭暴力!


而被家暴者,有91%的人是女性。


为什么被家暴的,大都是女性?


是因为男性更冲动,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吗?


不是的。


我们回忆一下,那些家暴男从不会打老板,更不会主动去打比自己强壮的男人。


去年家暴芋芽的沱沱,在外人看来,甚至还很温柔、有才。


总是女性在被家暴,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好欺负。


从体力上来说,丈夫大都打得过妻子。


从舆论上来说,他们也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每一次伸出巴掌,都是家暴者权衡利弊,深思熟虑的结果。


家暴的代价,太小了。


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的最大代价,不过就是跟老婆认认错。


即使动手,也有人会出来当理中客,说什么“一个巴掌拍不响”。


甚至把男性的不成熟,归结于妻子的“教夫无方”。


在《好久不见》的另一个节目里,主持人还魅力发言:


好男人是好女人教出来的。


没有自学成才的。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甚至当老公碗洗不干净,也要去夸。


为了保护家暴男,专家们劝女孩回到他身边


甚至在网络上,也常常看到有很多人在说:


女人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


即使我们写了那么多篇文章,做了那么多次普法。


告诉大家,家暴是违法的,它不是家务事。


但依然有人把头埋进沙子,装作鸵鸟。


默许家暴的存在。


这才是家暴泛滥的根本原因。


虽然这些年,我们为反家暴做了很多努力。


2016年,《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在我国实施。


也在逐步推行“人身保护令”,禁止施暴方威胁、殴打、骚扰、跟踪受害方。


还对受害方加大保护范围和力度。


但,只有法律健全,是远远不够的。


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对家暴的态度。


只有这个社会上每一个人对家暴者0容忍,0包容。


不再共情家暴者。


不再用完美受害者的标准苛责受害人。


才能为家暴,设立一条最有力的警戒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专家   组合   军事化   家庭暴力   警察局   拳头   法院   代价   丈夫   妻子   家里   女士   身边   节目   孩子   女孩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