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活出了最美的样子,只因为她戒掉了一个所有人都有的恶习......

作者/小聪

我和梅子认识多年了,她始终是我心中的一道光,一道驱散黑暗的光。

梅子比我大五岁,初识时,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四线城市。她开了一个小花店,我觉得卖花这事真适合她,她的笑容就像花一样美。初识后没多久,我开始东奔西走出差的日子。那一年,我在那个小城市买了房,而她辗转到了省城工作。期间我们联系并不多,多数是我打电话吐槽一些鸡毛蒜皮,她笑嘻嘻地安慰我,从未向我抱怨过。

又是两年过去了,我从其他朋友口中大致了解了梅子的一些情况。其实她这两年的境遇并不好,先后经历了她爸爸的车祸,辛苦存下的一点积蓄被前男友骗光,到省城后中专学历的她找工作经历了各种不顺......

我很想表达一下关心,在一个阳光耀眼的下午,我专门去省城看她,却看到了她一脸笑容。整个下午,她对自己遇到的困难与麻烦只字不提。我突然意识到,她骨子里是个骄傲的人,而且我最多也只能口头上安慰她几句,帮不了多大实际的忙,这也许就是她闭口不提的原因吧。

直到去年,我失业了,找她诉苦,工作难找,婚姻生活一地鸡毛的时候,突然才想起她可能更难,在我的追问下,知道她最近三年都在学中医,做学徒是没有收入的,而她的丈夫已经失业半年了。最让我痛心的是,她婚后没多久,有一次腹痛,她婆婆煮了一些草药让她吃,结果大出血,到医院才知道是流产了.......之后,她再也没有怀上。她平静地讲述着这些事,语气中没有责怪。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梅子的坚强,让我惭愧了许久。

我的境遇比她顺多了,却活出了苦大愁深的样子。我再也没有和她联系过。我总觉得,她一直就是那个样子,穿着朴素,扎着马尾,一脸春光的样子。

从那以后,我开始刻意练习自己不抱怨。有一天,我去看望一个朋友,她一直在抱怨婆媳关系难处、丧偶式婚姻、勾心斗角的工作环境,好像全世界的不如意都被她碰上了,我也开始附和着她诉说生活中的不如意。当我意识到自己爱抱怨的老毛病又犯了,赶紧转移了话题,气氛才变得轻松了一些。

原来,抱怨是一场竞技活动。你来我往,持续不断......

我曾经在这场竞技活动中停留了很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次的抱怨,差点让我的婚姻走向破灭。

我和我丈夫是异地恋,因为他工作繁忙,每次见面都是我去看他。一见面我就说:“别人家都是男方跑,就我可怜,总是我坐几个小时的车来看你。”

他赔笑说:“媳妇辛苦啦!”

我白了他一眼:“光说辛苦有什么用,下次还不是我跑!”

他说:“我也不想啊,要不你辞职?就不用两地跑了。”

我继续道:“就你那么点工资,还忙成那样,辞职了跟着你饿死吗?”

他也没了好脾气,不再心疼我一路奔波,难得的相聚时光变成了不欢而散。我们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他提出了离婚,理由是感受不到我的爱,只能感受到我满满的怨气。我开始反思自己言行,我只看到了自己的苦,没站在他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和难处,一直觉得他欠了我,不懂得自省,活得像怨妇一样消极和负面。我开始改变说话的习惯,把指责、评论、抱怨、消极的语言换成了正面地表达感受,我们上面的对话后来变成了这样:

我说:“我坐了三个小时的车来看你,你多幸福呀,别人家可都是男方在跑呢。”

他说:“老婆辛苦啦!”

我说:“你也不容易,工作那么辛苦那么努力,我也会和你一起努力,早点结束两地分居的日子。”

他说:“媳妇你真好。”

这样的对话多了,原来的争吵变成了彼此心疼,感情又回到最初的甜蜜。

所以,让对方去感受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抱怨与指责。动气的女人,只会让人烦厌,同情你也不过是施舍。

如今,我也成为了一个坚决不抱怨的人,当有人问我,怎么做到不抱怨的,我会说,那是梅子教我的。虽然,她并不知道她教了我。

不抱怨的习惯让我的工作和生活慢慢好了起来,随时随地寻找事物好的方面,进入良性循环。我接触到越来越多优秀的人,他们很少沉溺在消极的环境中,他们也会遇到困难和麻烦,但他们的方式是,能解决就立即去解决,不能解决就接受。

直到现在,我还总是会想起梅子那张满面春风的脸。

戒掉抱怨,她活出了让我效仿的样子,也是最美的样子。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梅子   马尾   样子   省城   难处   男方   境遇   恶习   不如意   消极   媳妇   心疼   所有人   笑容   辛苦   丈夫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