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观》:国民的阅读量堪忧是谁的问题


阅读是什么?阅读是一种人类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现在国民阅读量逐年下降,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呢?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来带领你分析阅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我的阅读观》:国民的阅读量堪忧是谁的问题


01 公共图书馆的落后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低,按照人均标准则更低。根据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规定,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应达到1.5—2.5册。而我国2009年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44册,县级以下图书馆人均只有0.1册。藏书量远远低于国际标准。

在这个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变得老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原因在于基层图书馆囊中羞涩,每年的购书经费很少,很多基层图书馆只是象征式地购买少量图书。

公共图书馆的收入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然而财政投入大部分都是用在工作人员的薪酬上,导致购书经费十分有限,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藏书量跟更新速度。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例,2009年,全国2 49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中,1 030个图书馆的人员支出超过了财政拨款的80%,而675个县级图书馆全年无购书经费,占县级图书馆总数的27.1%。全国图书馆人均年购书费仅有0.7元,甚至有些省份图书馆人均购书费只有0.1元。所以很多县级的图书馆很多书籍还是很多年前买的书。

——引用于原文第四章

要改变这个情况,需要从人员、场地和购书方面入手。人员方面,在图书馆管理人员中,很多人员是不具备专业知识,没有图书馆现代化专业人才加入,而且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很多地方都变成不少闲杂人员好去处,从而导致人员结构松散、臃肿。所以要合理地调整人员结构,剔除闲杂人员,招聘专业人才,把人员结构做最优化处理。

场地方面,在很多地区的图书馆日久失修,场地破旧,远离民众居住地,从而导致无人前往图书馆阅读。图书馆应该选址在人流密集的商业区,而不是远离人群的郊区,同时场地装修舒适同样可以吸引很多人留在图书馆阅读。

购书方面,因为购书经费有限,所以能够购买的图书不多,但是每个图书馆的藏书可以互为流转,每个图书馆都可以拥有更多的新藏书,而且这样不会出现重复藏书,浪费购书经费现象。


《我的阅读观》:国民的阅读量堪忧是谁的问题


02 学校阅读的限制


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然而现在却进入了一个困局,学生所学知识像“四书五经”那样限制思想,老师教导的知识刻板、套路、毫无新意。我国的高考制度跟古代的科举制是非常地相似,通过知识选拔人才,虽然这是现阶段最公平的选拔机制,但是已经开始出现不少问题。

高考制度产生的直属观念就是为分数第一,人品第二,只要成绩好,人的品行差一点都不影响。分数的高低同时影响着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成绩高的会被老师关心,被同学亲近,被家长吹捧,而成绩低的被老师忽略,被同学远离,被家长打骂,形成一个不良社会风气。

学生只会阅读教科书,为成绩奋斗,老师同时专门研究教科书跟往年考题,以此来提高升学率,这种状态已经是一种常态。学生没有读过课外书,缺少思维开阔的阅读,整个学习氛围都是死气沉沉,刻板。衡水中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里面的每个人就是为了高考拼搏,整个学习就像一个工厂,为了产生高分数的学生,老师就像一名工人,学生就像一件产品,流水线那样生产出来,这样的学生在其他方面是否能够做到会做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老师也存在一些问题,老师的空余时间过少,每天在学校教导学生,晚上还要批改作业,有空余的时间都会研究考题套路或者教科书,没有时间花在课外阅读上,这是一种缺失。老师的作用不止是教导学生获取教科书的知识,还要教导学生如何成人,学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把人教导成一个为成绩至上的读书机器。

从学习的角度,高升学率是一个必须条件,但是会忽略了对学生如何做人的一面,教导出来的学生已经违背“德智体美劳”这个基础条件。在注重升学率的同时,应该要注意学生如何做人的培养,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课业负担,增加课外书的阅读时间,提升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例如在自修课的时候由老师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领学生共读,一起鉴赏课外书的世界。在晚饭后的休息时间可以抽时间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读课外书或者外借书籍在宿舍里阅读,只要你愿意去抓住时间去阅读,阅读的机会总是有的。


《我的阅读观》:国民的阅读量堪忧是谁的问题


03 个人意识薄弱


阅读习惯是国人现在最缺少的习惯,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拿着手机看着各种电视剧,综艺片或者打游戏,真正静下心来看书的人少之又少。是人们不喜欢看书吗?不是的,也有一部分人看书,不过看的是网络小说,而不是生活需要的书籍或者精神需要的书籍。

为什么现在的人会出现这种状态,因为这些信息可以让人带来精神刺激,让人达到精神兴奋,忘却时间的流失,迷迷茫茫地过一天。这些精神刺激背后带来的是一种精神冲击,让人忘记思考,忘记个人成长,使人沉迷在娱乐,无法自拔。

一个正常人的时间是八小时在睡觉,十六个小时是醒着,正常的八个小时工作,吃饭时间和通勤减去之后,一天剩下的空闲时间大概两到三个小时,这些空闲时间看着不多,如果把这些空余时间都花在娱乐上,会觉得一瞬间就过去了,但是回味的话会感觉什么都没得到,笑着笑着就时间过去了。如果把这些空闲时间花在提升自己上,那么回味自己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得到了什么知识或者打开了自己的视界。可能一天提升不多,但是一天天积累下来,那么就是指数级增长。

所以你还要沉迷在你的娱乐项目上吗?是每天沉沦在这些低级娱乐上,还是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上闯荡,体会高级精神娱乐呢?很多人会说没有阅读习惯,可是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一瞬间就拥有的。培养一个习惯最好的时间是3-18岁,其次是现在,因为过去的时间不能倒回,那么从现在开始培养也是可以形成的,所以还要继续浪费时间在低级娱乐上吗?

每天的空闲时间可以快速阅读一本书或者把一本书分成几部分去阅读。如果不喜欢看书也可以到一些听书平台去听书,简短的几十分钟带你领略一本书的精彩。有一些平台专门做拆书稿,把书拆分成十几篇文章,让读者慢咽细嚼地去品味一本书,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无论是直接阅读书本还是听书稿、拆书稿,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获取书本知识的一种方法,只要适合自己,什么方式都不重要。

《我的阅读观》:国民的阅读量堪忧是谁的问题


阅读虽然看起来是一项很简单的技能,但是会影响着我们人生的发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养成阅读的习惯只能靠自己,如果找到小伙伴一起努力当然会事半功倍,从自己出发养成阅读习惯,慢慢地去影响身边的人,扩大影响圈,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让更多人加入自己的团队一起成长。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弱小,但是一个个人的力量加起来就是无穷大的力量,让学校和国家重视阅读,重视培养阅读这个好习惯。


作者简介:黎书侠,一个喜欢阅读的侠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藏书量   升学率   书稿   县级   教科书   经费   国民   图书馆   习惯   老师   精神   人员   公共图书馆   时间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