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充满天津本土气息的抗日剧《血溅津门》,有人看过吗

“海河掀巨浪,怒火燃胸膛。津门儿女,驰骋在疆场上。神出鬼没,机智顽强,深入敌穴,打豺狼,深入敌穴,打豺狼------打击侵略者,打击侵略者,我们是敌后抗日的武装。”

30多年前,一部描述敌后抗日的电视剧《血溅津门》,伴随着慷慨激昂,震撼人心的主题曲,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让观众身临其境,领略了革命先辈的艰苦历程。

80年代,充满天津本土气息的抗日剧《血溅津门》,有人看过吗

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张孟良先生的同名力作改编而成。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天津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顽强斗争的英雄事迹。深层次展现出了我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剧中,以郝明为首的武工队工作者,虽然是天津抗日英雄的代表,但也无疑是当时全国各地英勇义士的缩影。

《血溅津门》塑造出了很多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让人记忆深刻。

80年代,充满天津本土气息的抗日剧《血溅津门》,有人看过吗

像武工队长郝明。

精明睿智,都写在脸上。嫉恶如仇,也时常表现在言谈之间。

当然,我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枪法准,用百步穿杨形容毫不为过。

80年代,充满天津本土气息的抗日剧《血溅津门》,有人看过吗

剧中,最为感人的角色,当属冯老辛。

虽然为日本人管理码头,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直与郝明联络,为剿杀日寇做着贡献。

后来被汉奸发觉,打入牢狱,严刑逼问武工队下落。

汉奸用烧红的烙铁烙在他身上,随着他撕心裂肺的呼喊,我不由得泪如雨下。佩服他的铁骨铮铮,又为他的安危提心吊胆。

他临死时,以吐露消息为诱饵,让日本人的走狗王德春靠近,并咬下了他的耳朵。

看着王德春痛苦惨叫,我心里感到了极大畅快,可随之对冯老辛的捐躯,而悲不自胜。

80年代,充满天津本土气息的抗日剧《血溅津门》,有人看过吗

郭运起,一个典型的汉奸败类形象。

他对日本指挥官多多良俯首贴耳,卑躬屈膝,尽显丧失骨气的狗奴才嘴脸。

他把许多我们民族的有志之士推向了火坑。冯老辛就是其中之一。

饰演他的演员,名叫金书贵,是央视版《三国演义》中,庞统的塑造者。

80年代,充满天津本土气息的抗日剧《血溅津门》,有人看过吗

袁文会,一个有钱有势的日本走狗。

他人称“三爷”,家大业大,有很多产业,但甘心情愿依附在日本鬼子的羽翼之下。

这个人在历史上有原型,据说迫害了无数民族同胞,解放以后被政府镇压。

剧中人物的饰演者名叫路希,是塑造任弼时的特型演员。

80年代,充满天津本土气息的抗日剧《血溅津门》,有人看过吗

日本指挥官多多良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凶残暴戾,喜怒无常,极具灭绝人性的侵略者姿态。 这部电视剧,有很多经典台词,虽然时隔30多年,但依然让我记忆犹新。像郭运起对着多多良,说道:“我郭运起生虽然是中国人,但死也要做日本鬼,”奴颜婢膝,尽显丑陋嘴脸。还有,忘记是谁说的了。两个人的对话:“三爷,这有金条!”“三爷不要金条,三爷要的是你妈娘儿们。冯老心受刑时,对王得春的大骂,也是让人酣畅淋漓。

《血溅津门》当初播出时,引起了不小轰动。

不仅成为了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对象,更牵起了经历了日侵时期的老人与年轻一辈相互交流的话题。

我便因为出于好奇,向爷爷问询了他抗日时期的过往。也有一个街坊老爷爷,主动向我述说尘封往事。

很奇怪,原先的电视剧,虽然拍摄的技术很落后,但拍出来的效果都很真实,让人情不自禁便投入其中。而现在的很多电视剧,给人感觉,只一个“假”字了得。对于我来说,已然失去了观看兴趣。

那时,我不仅对《血溅津门》充满喜爱,同题材的《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也都曾是我疯狂追看的对象。

《血溅津门》,是一部天津本地气息极为浓郁的抗日电视剧,里面,很多角色活泼俏皮的天津话,让人感觉万分亲切。

这部剧最早播放,大约是在1986年左右,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不知道大家有看过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天津   武工队   金条   豺狼   敌后   走狗   侵略者   汉奸   日本人   日本   指挥官   嘴脸   剧中   本土   气息   时期   年代   电视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