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又陆陆续续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

为了抵抗日本侵略,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及义勇军等组成了东北抗日联军。

这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部队。

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多个抗战游击队和战略根据地,对日军进行一系列的作战和反攻计划。

这支部队在当地引起了日本侵略者极大的恐慌,敌军因此针对东北抗日联军实施了疯狂残暴的屠杀。

这其中有不少的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人们甚至还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有些战士们被日军拍下了当时牺牲时的照片,直到70年后,这些照片才为人所知。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东北抗日联军

在整个东北抗联的队伍中,李敏是年龄最小的女兵之一。

林海雪原的那场激战中,她也是女兵其中唯一的幸存者。

李敏原名李小凤,1924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省汤原县的一个贫寒家庭。

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李敏受《列宁诞生歌》等革命思想的熏陶,七岁那年便加入了当地的抗日救国儿童团,参加抗日联军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

十二岁的时候,李敏所在的宣传小队被日本兵打散,经过几天的逃亡和奔波之后,她意外遇到了当时北满临时省委地下交通员李升。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东北抗联女战士

“在我的央求下,李升亲手把我送进了抗联的队伍。”

李敏说,“人们常说八年抗战,但其实真正算起来应该是十四年才对。”

当年日军进犯中国势不可挡,东北军队丢掉了东三省退至山海关内,但东北民众并未对日军就此屈服。

东北地区的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组成了一支“抗日救国义勇军”,开始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展开作战,后来在共产党的组织下,东北各抗日武装游击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此后仅仅一年的时间,东北抗日联军迅速发展成十一个军队,先后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三大游击区域。

这支军队开辟了全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独立坚持游击战争长达14年之久。

东北抗日联军成立的最初时期,还曾打过几场大规模的正规作战,如著名的黑龙江战役、江桥抗战等。

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斗争,东北抗日联军一共造成了日本关东军18万人的减员,牵制了78万日军南下的步伐。

这个抗战成绩,在当时的背景下看来是相当不错的,但实际上,这支军队实际遇到的困难却是人们难以想象的。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这是一支没有后勤、没有补给的部队。

因为装备落后,他们不但打不过武装精锐的日本军,还被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每日都面对着日军的残暴屠杀和讨伐。

之后随着日军部队的增派,对抗联军队的打击愈发严厉,部队大量减员,而后抗联军慢慢演变成为游击方式作战。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李敏的抗战之路

李敏初入抗联,被分到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的后方密营,安排在被服厂工作。

“我刚去到抗联的时候,部队领导看我年纪小还不愿意让我在这里,后来经不住我再三恳求,才终于答应让我留下来。”

回忆起在被服厂那段时间的光景,李敏仍旧觉得记忆犹新。

“别看我当时才十二岁的年纪,但我一直都觉得我是要和抗联的战士们一样干大事的。

当年在被服厂的时候,我就和姐妹们一起给战士们做帽子。

抗联官兵头上的军帽,都是我们被服厂的女兵同志一针一线仿照着苏联红军的款式做出来的。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李敏

当时周围的乡镇都已经被敌人占领了,还在各个关卡设置哨点围剿抗联战士们,我们得不到任何的物资和补给,被服厂的生产条件也是十分困难的,制作军装最大的问题就是布料来源。”

红色布料是最难得有限的资源,李敏对此印象最为深刻。

李敏回忆道:

“红布一直都是被服厂最稀缺的,除了制作军旗要用到之外,军帽上的五角星和袖标、领章等通通都要用到红布。

实在拿不出来红布的时候,我们就去找红桦树皮或秋天的红树叶代替这种布料颜色,反正都是要用红色来保持我们抗联的形象。

抗联的战士们就是穿着这样的服装,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与日军浴血搏斗了十多年。”

被服厂的工作是李敏在抗联最主要的任务,除此之外,她还要和其他战士们一起干些其他杂活,运送粮食物资这些都还算是小事,最苦的是要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随部队转战。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东北抗日联军一直建立不了自己的根据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东北的冬天太过漫长。

东北的气候十分寒冷,一年的时间里有半年几乎都是冬季,最冷的地方气温甚至达到了零下几十度。

在东北望不见尽头的深山密林中,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天寒地冻、缺衣少粮的条件,战士们身上连一件御寒的大衣都没有。

大雪封山,抗联战士们在深山里连吃的都找不到。

出去觅食,雪地上的脚印便会成为日军搜捕的线索。

抗联军队在野外没吃没穿,只能到处打游击。

即便生存的条件恶劣,但李敏却从来都没有畏惧过。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李敏年纪轻轻,却能意志顽强地跟着部队爬冰卧雪,登山渡河。

她当过被服厂的工人,也做过伤员的护理员,有空的时候还要当部队里的宣传员传唱抗日歌曲。

有一次李敏刚做好饭菜,日军却突然从四周围了上来。

战士们跑出去和敌人周旋着,那时候李敏身上还没有枪,她便回到厨房里拼命掏饭,趁着停火的间隙冲到队伍中去。

李敏那时候只有一个想法,“不能让战士们饿着肚子去跟敌人拼命。”

这样一种时刻面临着生命威胁的环境下,李敏好多次与死神擦身而过,也就此迅速地成长起来,将自己锻造成为一名坚强勇敢的抗联战士。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白山黑水,浴血奋战

1938年寒冷的冬季,白雪茫茫,银装素裹。

一场鹅毛大雪覆盖了长白山以北的山脉。

冬季的到来,使得抗联军队作战的条件更加残酷。

雪深及腰,抗联战士们为了探路和支撑身体,每个人手上都拄着一根树枝,踏着前面战友留下的脚印向前行进着。

寒风如刀子一般刮在战士们的脸上,每个人呼出的热气,遇上冷风顿时就结成了冰。

一些体弱的士兵,甚至连说话都没力气了。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从这一年开始,日本关东军便开始集中火力,围剿的重点全部都放在了东北抗联身上,一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态度欲将战士们全部置于死地。

为了将抗联队伍赶尽杀绝,日本军更是针对他们重新制定了一份详密的战斗规划。

日本军首先在抗联经常活动的地点设立了岗哨和轮岗的士兵,每个出入关卡的老百姓身上都不能带任何的粮食。

一经发现抗联的战士,日本军便不遗余力地抓住往死里打。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也正是在这一年里,李敏第一次被分到了枪支。

当时抗联的战士们枪支弹药还是相对充足的,但因为品种驳杂,口径不一,且每支枪配套的子弹都不一样,因此战士们每次出门身上都同时背着好几把武器,不少士兵也常常因此苦不堪言。

李敏想起刚拿到枪的那一刻,心情是十分激动的。

“1938年5月份,我在第六军的时候第一次拿到了枪,那支枪还是我们政委李兆麟同志亲自给我挑的一支七星子,威力十足。

因为是到手的第一支枪,所以我对七星子的印象一直十分深刻。

它的外形很好看,是可以连发的,比金碧荣同志拿到的那种单打一要强上许多,我爱不释手地把玩了很久,当时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唯一不足的是这种七星子里面一次最多只能放五发子弹,而且这种子弹是不容易搞到的。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九死一生,风雪征程

后勤部队的女兵都发了枪,这便意味着抗联的作战已经进入了十分艰难的阶段。

李敏回忆起那次部队转移的经历,直言“真不是一般的辛苦。”

她说,“那年抗联第六军被服厂的地点是在宝清县张家窑子那里,同志们早已接到上级命令要求转移,女兵们收拾好行囊后却一直都没有等到接应的部队,后来才知道后援部队早在山外就与日军遇上了。

我方只有二十多名的后勤人员,但敌军包括永野讨伐队、铃木讨伐队和伪满军三十五团组成的联合搜索队却整整有三百多人。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这场敌众我寡的战争异常激烈,虽然知道生还的可能性不大,但战士们依旧拼死抵抗。

我们的指导员裴成春在阻击中身负重伤,但她却依旧坚持说让我们先走,她断后掩护我们撤退,但她后面却再也没跟上来。

李敏谈到裴成春,说她是一位极其温柔而又坚韧的女子。

“当时裴大姐正面迎敌,一面喊着让我们往山下跑,因为接应的部队可能就在山脚下,往那里跑我们还有获救的希望。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西面是悬崖绝壁和数丈深渊,南面是又宽又长的雪沟子,下山几乎是唯一的生路,可当时我还没来得及冲出敌人的包围圈,我就听到裴大姐在身后高呼‘救国万岁’。

这本来就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作“大姐”的被服厂长裴成春也牺牲在这场战斗中。

李敏不顾一切拼了命地往前跑去,不留神就跑上了一条岔道。

她踩着过膝的积雪走过去,一转身才发现跟在身后的战友们早就不见了踪影,只听见不远处有一个日军军官在指挥着什么,紧接而来又是几道连续的枪声。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随着敌人愈发逼近,李敏就势滚进了旁边的一个雪坑里。

日本的骑兵从她头上呼啸而过,她只感觉整个大地都在震动,马蹄也几乎快要踩到她的头部,厚厚的积雪也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而这也侥幸让敌军忽略了积雪下的李敏,皑皑大雪成为了她活命的转机。

天寒地冻的深夜里,李敏早已无法辨别周围的方向,下半身也被冻得无法弯曲了。

她费尽力气才从雪坑里爬出来,一路磕磕绊绊地奔跑,当时她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重新找回抗联队伍。

李敏饿了就把冻死的老鼠烤来充饥,渴了就抓一把地上的雪来解渴。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李敏说,“我们的生命是要为抗日救国做贡献的,就算是死,也应该死在战场上才算最光荣。”

经过不懈努力,李敏终于到了抗联第六军第四师的驻地,重新回到了队伍。

后来她才知道,除了裴大姐之外,接应部队六军一师的政治部主任徐光海也早在山外与敌人的激战中阵亡了。

在那场战斗中,女兵排唯有李敏一人突围出来。

“在那年冬天,我们女兵同志牺牲了很多人,还有一位和我关系很要好的金碧荣同志也牺牲了,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她的声音。她是当年和我同一批分到枪支的后勤女兵,我听战友们说,她在宝清县与另外三名女同志一起被日军俘虏,然后在狱中都被折磨致死。”

宝清县的老人回忆说,“那一天,战士们的鲜血在茫茫的大雪原中染出了一条血路。”

著名歌剧《星星之火》的原型,便是雪原上这个悲壮的故事。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70年后才为人所知的那些照片

70年后,李敏在日军铃木讨伐队的纪念相册中,无意中看到了刘排长的遗影。

这是当年日军讨伐队拍下的一张照片。

照片中,只见刘排长双目圆睁,仰着倒在了雪地上,鲜血不断地从他的口鼻中溢出来,头部下方的白雪都已经被血染成了鲜艳的红色。

他仰躺的姿势极不自然——一只手向外甩去,两只小腿却仍旧维持着向前爬行的姿势,身上那破旧的棉衣还敞开着。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往事一幕幕重新浮上她的心头。

“当年包围圈里的男兵一直顽强抵抗,我印象中关于刘排长最后一幕的情景,是他从隐蔽处直接跳出来去夺敌人手中的枪支,然后被敌人击中了倒在地上,后面我一直往山下跑去,不知道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情况。”

但根据刘排长的这张遗照,我们也不难推断出当年发生的景象。

刘排长胸部中了多弹,鲜血源源不断地从他的伤口和耳鼻中流出来。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旧试图着从敌人手里夺下那把机枪。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受伤极重的他因为流血过多,最终力竭而死。

一名日本官兵走近刘排长,按照他们一贯以来的习惯来检查眼前这个人是否已经真的死去——先是用脚将刘排长的尸体翻转到正面,再拿着刺刀挑开他那件外衣。

证实眼前的人终于死亡过后,日军便取出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

如果不是这张照片,后人未必知道抗联经历的是怎样的光景。

当年逃亡的李敏曾兜兜转转重新回到原地,在山上看到了她最敬爱的裴成春的遗体。

东北抗联战士以身殉国,被日军拍下牺牲照片,70年后才为人所知

但她不知道的是,裴成春还有几名战死的女兵的遗体,在之后还被日军带走,残忍地砍下了她们的头颅示众。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李敏的倡议下,国家专门成立了一直抗联精神宣传队,四处传诵抗联的不朽传奇。

在李敏看来,她的任务就是要重新挖掘东北抗日联军那14年以来的抗战史,让更多的人了解抗联精神。

李敏说,“这也是对那些革命先烈们在天之灵的安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宝清县   关东军   日军   被服厂   枪支   作战   排长   女兵   日本   游击队   联军   所知   战士   部队   敌人   牺牲   当年   年后   为人   身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