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追风筝的人》浓缩成4句话,总有一句能说进你内心深处

#头条品书团#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兼成名作,首版于2003年。

作品以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的友情为主线,用温暖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跨越26年之久的自我救赎故事。

2006年,因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卡勒德•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2007年,作品被拍摄成同名电影,影片获得第80届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


世界名著《追风筝的人》浓缩成4句话,总有一句能说进你内心深处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能够在很多榜单中找到它的名字。

我想,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经过了时间和读者的检验。

今天这篇文章特意从原著中挑选了四条经典语录,总有一句能触及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第一句

“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有人说,鱼的记忆只有7秒。

如果这是真的,我倒甘愿做一条呆呆傻傻的小鱼,在水里无忧无虑地游荡。

因为,无论过去的七秒是绚烂还是黯淡,它都注定转瞬即逝,而生命也因此有了无数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相比之下,人变得好可怜,因着那超强的记忆力,有些事情会在你的脑海里存储一辈子,尤其是那些让你觉得内疚、自责、不快乐、不光彩的往事。


世界名著《追风筝的人》浓缩成4句话,总有一句能说进你内心深处

或许,你曾经自作聪明地以为只要时间拉得长一点,再长一点,它就能像白雪覆盖尘土一样埋葬过往。可你终会明白,时间再强大,也没有那种魔力。

陈年旧事会在某个瞬间突然涌上心头,像突袭的敌人一样让你措手不及。

第二句

“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人生虽然漫长,可仔细想想,也不过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

我们行走在这条单行道上,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会赢得别人的夸赞和掌声,同样也可能遭受挫折和失败。

人人都喜欢得到,厌恶失去,因为得到能带给我们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失去会让人失落、低沉,甚至萎靡不振、陷入自我怀疑。

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拥有后再失去,这其中的苦楚比从来就不曾得到一件物品,从来就不曾遇到一个惺惺相惜的恋人,更加让人难以承受。


世界名著《追风筝的人》浓缩成4句话,总有一句能说进你内心深处

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所以有人才会说,如果早知道未来的某一天你会离开,那我宁愿你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世界里。

第三句

“我很高兴终于有人识破我的真面目,我装得太累了。”

毒舌作家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说过这样一句刺耳的话:

有时候,人们把面具佩戴得天衣无缝,连他们自己都以为在佩戴面具的过程中自己实际上就成了和面具一样的人了。

我们生活在浮躁的人世间,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也许是出于自我保护,也许是出于讨好别人,我们会习惯性地戴上一张面具,以此来掩饰内心的懦弱、卑微、慌张甚至恐惧。


世界名著《追风筝的人》浓缩成4句话,总有一句能说进你内心深处

可我们何曾不想有那样一个人,他能轻易看透我们所有的伪装和故作坚强。在看穿了那些人性的弱点之后,他不会洋洋得意,不会出言嘲讽,而是愿意坐下来,耐心地陪我们聊一聊。

如果当真遇上这样一位朋友,谁不愿意卸下防备,敞开心房呢?

第四句

“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故事中有一处情节,我印象非常深刻:阿米尔写出了人生中第一篇短篇小说,他怯生生地拿着两张稿纸走进父亲的吸烟室,所希望的无非是得到父亲一句认可。

可父亲斜靠在沙发上,嘴里吐着烟雾,丝毫没有要看一眼的兴趣。

阿米尔在那里站了不到一分钟,可那是他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分钟,他觉得空气凝固,呼吸困难。

最后,是父亲的好友拉辛汗接过了阿米尔的小说,还称赞他写得很棒。


世界名著《追风筝的人》浓缩成4句话,总有一句能说进你内心深处

阿米尔一直对父亲敬若神明,但那一刻他恨不得扯开自己的血管,让他那该死的血统统流出自己的身体。

父亲是当地最有名望的地毯商人,他希望阿米尔和他一样勇猛、刚强、有血性。但阿米尔有他自己的脾性和喜,他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可这一切在父亲眼中都是软弱无用的代表。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像阿米尔的父亲一样,忽略掉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一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们身上,这是非常糟蹋的教育。


世界名著《追风筝的人》浓缩成4句话,总有一句能说进你内心深处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

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经过一套固定的工序,就大功告成。孩子更像一颗种子,我们所能做的是给予他们水分、光照和适宜的土壤,让它们自己去发芽,去伸展枝叶就好。

05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愿你勇敢去追

《追风筝的人》在豆瓣图书Top250中位列33,超过66万人为这本书打出了8.9的综合评分。读者群之广,受欢迎程度之高,可想而知。

我们常说,书读百变,其义自见。

其实,文学小说的魅力便在于它不会像工具书那般把要表达的东西一条条罗列出来,它需要我们用心去读、去品、去悟。

世界名著《追风筝的人》浓缩成4句话,总有一句能说进你内心深处

更有趣的是,不同年龄层的人,不同生活阅历的人,能从同样的文字里读出不同的感悟。

“风筝”的象征意义到底是什么?希望你愿意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这本《追风筝的人》,有兴趣可以点击下方横条看一看:

追风筝的人 胡塞尼著中文版 当代心灵文学小说 高圆圆张一山推荐 ¥36 购买

想入手多本的朋友,可以选择下面这个套装,6本世界名著,一次购齐可以读半年,现在购买享受五折优惠:

六册 摆渡人1+2+3 追风筝的人+偷影子的人+无声告白 外国文学 ¥64.75 购买

套装包括以下六本书:

01《追风筝的人》

02《无声告白》

03《偷影子的人》

04《摆渡人》全三部

(图片源于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联系,将立即删除。原创文章,欢迎转评赞,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敬若神明   阿富汗   同量   联合国   效用   旧事   告白   面具   厌恶   样式   损失   父亲   孩子   世界名著   时间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