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达成新年的FLAG,你只需要做到这一点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有的人死于25岁,葬于75岁。


听起来匪夷所思,事实上很多人的生活这样形容并不为过。25岁走入社会开始工作,接下来结婚生子,养孩子,日复一日地工作。


仿佛一切都按部就班的过着,回想过去几年,仿佛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就像张爱玲曾说:对于中年人来讲,十年八年好像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


当午夜梦回时,你会不会想起曾有的梦想呢?会不会有些遗憾?看身边有些人,平时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却是一年一个样,完成了一个有一个目标,让人羡慕不已。


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呢?《认知觉醒》这本书就可以给你答案。


《认知觉醒》:达成新年的FLAG,你只需要做到这一点

作者周岭是一名自媒体人,曾经也是按部就班的大军中的一员。在他36岁的时候,回首过去发现很多岁月过得非常苍白,不想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开始探索。


从混沌到清晰,从迷茫到觉醒,通过学习,觉醒,他逐渐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声有色,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觉醒”。


这本书就像教科书的参考答案一样,从根源上解决了我们很多的问题,能够帮助我们走出焦虑和迷茫,变得清晰和清醒。


人只有清醒了,才不会日复一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朝着目标走。


01 内观自己,要清晰


要想清醒,首先要做到内观自己,清晰的了解自己。


比方说,你看到一个减肥的方法,觉得很有效,然后你会不会按照这个方法做?大概率会做,但是过不了几天,看不到效果就放弃了;甚至于有些人只是感慨了一下都不会去做。


这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平时做事情大部分都是靠本能的,本能反应想做就要去做,但是又没有很快见到收获,于是本能就觉得没用,放弃了。


一方面我们会焦虑,觉得看人家说得那么轻松,自己坐起来却没什么收获,自己是不是没有这个能力。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缺乏耐心,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喜欢即时满足。因为没有效果,也就失去了耐心。


《认知觉醒》:达成新年的FLAG,你只需要做到这一点


其实这些都不是,我们恰恰要从这些角度去了解自己,让行动目标变得清晰起来。


作者谈到,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往往我们做不到一些事情,根源上就是目标模糊。我们必须花时间和精力让自己处于没得选的状态,让目标变得清晰可见。


比如选择减肥,通过运动也好,通过健康饮食也好,这些都怎样去做,清晰可见。而且,短期内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也都要遇见到结果。


也就是说,我们清晰了这个路径大概会是什么样的。然后通过元认知,不断的反观自己,通过反观,再去看行动,不断的调整。


减肥也好,或者说自我成长也好,重要的是先内观自己,摆脱焦虑的情绪,有足够的耐心,才能不断的消除那些未知的模糊,让自己成为自己的思维舵手。


这是一个内观自己的过程。只有真正地想清楚这些,有了清晰的认知,积攒了正确的内在力量,才能真正的走上自我成长的道路。


02 外观自己,提升四个力


当一个人内在清晰,足够笃定的时候,才会在在行动上持续精进。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则需要我们的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和情绪力共同发挥作用,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有足够的深度。


从专注力的角度来讲,专注绝对不是说一段时间专一地做一件事这样,而是在做事情的时候深度沉浸其中。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问老和尚何谓得到,老和尚说:得到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到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只有深度的专注才会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收获,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才会有收获。


学习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学习,而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我们的认知,进而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的发生必然需要我们的深度学习,这包括知识的缝接和关联。


《认知觉醒》:达成新年的FLAG,你只需要做到这一点


罗振宇曾经说过,自己一天要写5篇阅读心得。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写阅读心得就是缝接的过程。


另外一定就是关联。所谓关联就是把远处不起眼的A和近处急需解决的B关联起来。


要想做到关联,就需要我们大量的输入以及不断的反问自己:这个知识可以用到哪里。


只有大量的输入,加上经常的关联和缝接,才能够让我们一点点发生改变开始成长,这都是深度沉浸带来的收获。


说到成长,就离不开行动。当通过关联和缝接,我们获得了新知后,需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我们的认知,这需要我们不断的行动。


在行动的过程中,分解目标,不断获得正向反馈,才会让认知一点点发生改变。


任何带来改变的行动,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反馈迭代反馈迭代反馈迭代。


当然,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压力,我们需要拥有情绪力,提升心智带宽,减轻压力的影响。


事实上,当我们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就会使心智带宽降低,这也影响到我们的认知力等。


改变的方法就需要我们有强大的情绪力,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欲望。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有深度沉浸的能力,学习知识不要求快,水过地皮都不湿,做的只是表面功夫。


重要的是学到的知识链接到我们的认知里面,真正的发生改变。


03 实际行动,早冥读写跑


内在和外在都觉醒后,落实到我们的实际行动其实就可以简单概括为早冥读写跑。


很多人不喜欢早起,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什么动力。但是,当我们想要个人成长时,就必然需要一段高效率精进的时间,而早起的时间就是不二之选。


当我们想明白这个内在逻辑的时候,其实早起就不再是一件难事。有明确的事情要做,做了这件事情对个人成长会起到什么作用,当我们想清楚之后,就会很容易早起了。


另外一点就是冥想。冥想其实是可以扎扎实实提升一个人生存质量和竞争力的事情。


《认知觉醒》:达成新年的FLAG,你只需要做到这一点


《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说: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


而冥想就可以让我们锻炼这两个能力。


然后就是读书。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认知的改变,而认知的改变是大量新知的积累,读书就是最便捷的方式。


但是一定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读书只是途径,而不是目的。永远不要觉得我读了多少书就是成长,未必。


重要的是,读书之后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通过认知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才是读书的目的。


把读书转变为认知有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就是写,用自己的话,把新学到的知识写下来。这样就完成了知识的缝接。


最后是运动,它则是打开我们大脑的触点,运动会让我们的大脑长出新的神经元,每次运动之后进行主动学习,脑子也会变得越来越灵活。


成长不是单一阶段的事情,需要多维综合提升。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多方面互相配合。


总结:


为什么我们会重复日复一日的生活,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一直都是在模糊之中,所以很容易随波逐流。


要想成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拒绝模糊,然后提升耐心,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来觉醒,来精进。


人生的成长从来都不是瞬时的爆发,也不是随波逐流的运气,而是长时间内心明确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认知   目的   这一点   早起   专注   深度   模糊   耐心   情绪   反馈   事情   清晰   新年   目标   发生   时间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