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已苍,武魂不灭”:叶问,人生的奥义本就一个勇字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勇敢是一种基于自尊的意识而发展成的能力。

——拿破仑

终极一战,《叶问4》的上映,带来大热票房的同时,也预示着坚持十年的叶问系列步入了尾声。

电影延续了“叶问”系列前几部的剧情,讲述了叶问在丧妻后,独自抚养幼子。

可是,随着时间的增长,父子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甚至到达父子拳脚相向的光景。

一边是叶正想要学拳,继承父亲的衣钵,一边是叶问要送他去美国读书,谋求更好的前程。

最后,叶问还是不顾叶正的诉求,孤身一人前往美国,为儿子择名校。

因为徒弟李小龙传授武功与洋人,开罪了中华总会会长万宗华。使得叶问卷入了一场美国军方与华人武馆的纠纷之中。

在万宗华与万若男的父女矛盾与和解之中,叶问理解了父母与儿女之间真正的相处之道,最终答应了叶正学武的请求。

在与万宗华的一番切磋后,叶问理解了万宗华作为一个异乡人的苦衷,达成了共识。

当万宗华等海外黄人遭受不平等的民族歧视与压迫时,叶问毅然挺身而出。

即使已届高龄,即使身患绝症,遭遇美军军官的强敌,叶问依旧以一身“正宗咏春”,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强大。

电影的结局,以叶问打木人桩,儿子为其摄像,宣告了叶问系列的终局,也宣示了一代宗师叶问的结局。

“白发已苍,武魂不灭”:叶问,人生的奥义本就一个勇字


因为,现实中,叶问正是在弥留之际,害怕咏春失传,让徒弟为其录像,以此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叶问系列结束了,但是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带来的缅怀却没有结束。

这是一个老人的一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告诉了我们一些真理。

他是叶问。

01.乱世之下守护家人,这是对责任和家庭的果勇

叶问因开罪了日本人,无奈之下在友人的帮助下,逃往香港。

为了维持生计,在天台开始传授咏春。因为徒弟黄粱与洪拳弟子之间的纠纷,与香港洪拳宗师洪震南相识。

洪震南与叶问处处作对,叶问忍无可忍之下,去找洪震南。不料发生了肢体冲突,洪震南不敌叶问,险些伤了自己的儿子,幸得叶问相救。

“你觉得分胜负重要,还是跟家里人吃饭重要?”

“白发已苍,武魂不灭”:叶问,人生的奥义本就一个勇字


就在此时,叶问问了洪震南这句话。一来化解了两人冲突间的尴尬,二来也是对洪震南的一种劝解。

之于胜负,家人才更加重要。

作为一家之主,在乱世中,叶问扛起来支撑家庭生计的重担,去煤矿做苦力,在天台收徒教授咏春。

作为丈夫,叶问在别人质疑他怕老婆的时候,告诉别人,“这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白发已苍,武魂不灭”:叶问,人生的奥义本就一个勇字


作为一个父亲,当儿子叶正的小学遭受恶霸欺凌的时候,叶问担起了“保安队长”的职责,带领弟子肩负起了保护小学的职责。

一直守卫着学校,即使被人说成看守,也不却步。因为这是一种主持公义的同时,也是对于儿子的保护。这时候的他,不再是一代宗师,而仅仅只是一个父亲。

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

叶问作为一个丈夫,告诉了我们,夫妻之间是相互的扶持,相互的理解。作为一个父亲,叶问告诉我们,保护好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才是真正的好父亲。

肩负起家庭的重担,是他的责任。守护好家人,则需要果勇。

02.为了“咏春”独自迎接挑战,这是对信仰的勇

叶问生长在武术之都佛山,自幼习武,“咏春”便是他的全部,仿佛信仰一般的存在。

当他被迫离开家乡前往香港,在天台收徒授业维持生计时,却恰恰违反了香港武术界的规矩。

要想开武馆,便要各大门派的挑战。为了获得开宗立派的机会,叶问单刀赴会,前往这必赴之约。

面对各大门派的挑战,叶问均灵活应对,显示出了他深厚的武学功底。将众派别的高手师傅,纷纷最后,与洪拳宗师洪震南打成平手,获得了开武馆的资格。

“白发已苍,武魂不灭”:叶问,人生的奥义本就一个勇字


面对挑战,凭本事说话。

叶问的“本事”,便是对自己的信仰“咏春”的完全信任。不论对手是谁,坚信自己,总有办法能够战胜对方。

当张天志以”正宗咏春”自居,并向叶问发起挑战时。叶问也是从容应战。

与张天志进行了棍、刀、拳、脚的咏春对决。打得难分难舍,不分高下之际,张天志多次使用“标指”,并击中叶问眼睛。

而叶问在视线不清的情况下,以“寸劲”击中张天志的软肋,取得了胜利。

“白发已苍,武魂不灭”:叶问,人生的奥义本就一个勇字


张天志随即将“咏春正宗”的牌匾砸碎。这场咏春之争也就此告一段落。

“咏春,叶问。”

“标指”作为咏春拳法中的一技,却不常为叶问所使。这是他对自己“信仰”的仁。

面对挑战,面对质疑,毫不退缩,坚决应战,则是他对“信仰”的勇。

柏拉图说过:“我们若凭信仰而战斗,就有双重的武装。”

当信仰幻化成力量,便有无穷的勇气,去征服,去探究。

03.面对外族蔑视勇敢挺身而出,这是对民族大义不容侮辱的勇

因为战乱,人们不得不为一袋米,而接受日本人的侮辱,日本人的挑衅。

经历好友武痴林被日本人活活打死,而廖师傅打赢比赛却在日本斗场内被无理射杀。鲜血染红的道场,也瞬间染红了叶问的双眼。

“我要打十个”。

“白发已苍,武魂不灭”:叶问,人生的奥义本就一个勇字


身怀武学,便应在国家民族尊严的存亡之际挺身而出,而不是做懦夫。

被激怒的叶问爆发出了,这般振聋发聩的声音。

起初日本人的难以置信,甚至小瞧,在叶问凭着自己一身武艺,将十人都打趴下时,所有“侵略者”再也站不住了。

叶问赢了比赛也没拿走那十袋属于他胜利的米。只是拿起了地上已经染满廖师傅鲜血的米袋,他不是为了米而来。

当日本人三浦问叶问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回答他的仅是“我只是一个中国人。”

岁月变迁,不管是在乱世中,亦或者是在遥远的海外,他坚持“我只是一个中国人”的心不变。

身在美国的叶问作为一个异乡客,知道了万宗华即使作为三代在美华人,拥有着中华总会会长的身份,依旧饱受美国人的歧视的苦楚。

甚至教会女儿太极,却让女儿在学校要凡事忍耐。被剪了头发,被打得满身是伤,也不能反抗。

忍,成为了在洋华人的唯一出路。

可是,当万宗华被移民局抓走,万若男被逼跪地求饶。出于父亲对女儿的爱护之情,出于民族尊严不得侮辱的反击之情。忍无可忍,则无需再忍。

“白发已苍,武魂不灭”:叶问,人生的奥义本就一个勇字


但是,万宗华却被打成了重伤。这时,心有坚持的叶问毅然的挺身而出站了出来。

一来是为万宗华出头,二来是为民族的大义献身。因为此时的他已经生患绝症,甚至已经老迈。

胜算有多少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身为中国人的尊严不容得到侮辱。

最终,叶问在与美军军官的一场恶战取得了胜利。也用咏春向世界证明中华名族正在崛起,正在强大。中国人,不是可以让人随意侮辱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当中华儿女的自尊受到践踏,当民族的尊严受到侮辱,那么自然人人都应该为着民族的复兴而尽绵薄之力。

一个人的力量固然微小,但是,若是连迈不出第一步的勇气都没有,那又何谈来的守护呢?

民族的尊严便是个人的尊严,这是我们时常要谨记的。

04.生而为人,都离不开果敢、英勇

《叶问4》电影最后留下的一幕是一段儿子叶正为叶问亲手拍摄的教学录像。

因为老迈,因为重疾,时日已经无多。但是他想要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段影像,能够用来学习咏春。

一人一桩,一招一式,这是他的咏春。

这是叶问。

白发已苍,武魂不灭。

“白发已苍,武魂不灭”:叶问,人生的奥义本就一个勇字


“我是个练武之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来,这就是我们学武术的初心。”

叶问学武之初心,便是遇见不公义之事,能够挺身而出。

这便是“叶问系列”历经11年,一直以来给我们阐述的“叶问精神”。

作为丈夫,对妻子,对孩子的果勇守护。作为“咏春”的一代宗师,对于自己的信仰,不惧挑战,直面与它。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民族大义面前,敢于挺身而出,显示中国人的民族尊严不得侮辱的决心。

电影步入终局,但其中的“叶问精神”不灭。

生而为人,”酸甜苦辣“便是生活必备的调味剂。

当你深陷在生活的泥沼中无法自拔,亦或者是在职场中遇到种种不公的待遇。

这时候逃避,害怕没有任何用处。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紧跟”叶问精神”但步伐,懂得挺身而出。向不公说不,让挫折让步。

“白发已苍,武魂不灭”:叶问,人生的奥义本就一个勇字


要明白何谓“勇”。

勇敢,来自于自身的信念,唯有心有信仰,才能足够强大。

勇敢,来自于自身的责任感,因为心有牵挂,才能挺起胸膛,为“责任”遮风挡雨。

勇敢,来自于自身民族的自尊,只有国家足够强盛,才能心有底气。

鲁迅说过:“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

我们并不是叶问,也可能没有他的十八般武艺。

但是,只要心有果敢,便也能够铸就“英雄气概。”

勇者无惧,强者致胜。

当你明白这个道理,便也能够成为“叶问”。

我是@留人泪 ,更多爆文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奥义   天台   武馆   武魂   大义   日本人   宗师   挺身而出   香港   不公   侮辱   尊严   白发   勇敢   儿子   父亲   中国人   民族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