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回缙云的院士,奶奶裹小脚,妈妈被辍学 赵月枝:女人当自强

2020年8月29日,一场特别的聚会在缙云的独峰书院召开。伴随着夏日的微风,在朱熹讲学的纪念地里,来自五湖四海的作家、学者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会——口述缙云。

“我们缙云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像石头文化,缙云素有‘石城’的美誉,可大家光知道这个称呼,不晓得背后的故事。现在留存的一个个岩宕群就浸透着石匠们的勤劳、智慧、汗水,这是缙云精神的体现。我们需要有人去记录、整理他们的故事,展现一种时代精神。”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仙都国际人文交流中心首席专家赵月枝教授讲述了开办此次口述会的初衷。


走回缙云的院士,奶奶裹小脚,妈妈被辍学 赵月枝:女人当自强

作为缙云人,赵月枝对这座城市爱深沉。不管是身处何方,她时刻都惦念着家乡。成立“河阳乡村研究院”,担任仙都国际人文交流中心首席专家等等头衔时,更是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做贡献。

若问其中的缘由,这还得从赵月枝的家庭讲起。

01

奶奶童养媳,妈妈被辍学,依旧是最强大的力量

1965年,赵月枝出生在缙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庭的遗留“问题”,赋予了这个天生聪颖的女孩别样的“使命”。

赵月枝的奶奶生在清朝末年。目不识丁,又受尽了三寸金莲的苦。11岁就给人当了童养媳。因为一次被诬陷偷吃了鸡蛋,就此改吃素,来证明自己没有偷吃。

倔强却又坚韧。

虽然没有接受过教育,强项也只是做家务,但在赵月枝看来奶奶是最能干的。而她给予赵月枝的爱与关怀,也让赵月枝觉得甚是慈祥。

赵月枝的妈妈也是一个聪慧的女子。曾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上缙云中学。可惜,因为贫困的家庭让她与机会擦身而过。

就此走向了人生的两极,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变成了一个普通农妇。这成为了赵月枝母亲心中一生的遗憾。

待到赵月枝出生,看着一日日成长且十分聪慧的她。赵月枝的母亲倍感欣慰的同时,更是将心中的遗憾变成了一种期盼。


走回缙云的院士,奶奶裹小脚,妈妈被辍学 赵月枝:女人当自强

寄托着两代人的期许,1980年,赵月枝以全地区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传)。那时的她年仅15岁。

21岁时,她更是获得了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紧紧抓住机会之下,她渐渐在国外站稳脚跟。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成就,成为了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也在传播学中成为了卓有成就的学者。


走回缙云的院士,奶奶裹小脚,妈妈被辍学 赵月枝:女人当自强

但是在赵月枝看来,这机会的背后不仅仅只是因为她自己的努力。

赵月枝说:“我的机会不只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更是社会的、历史的、更重要的是,这是祖国和人民的,尤其是丽水这一方水土和父老乡亲给予我的。”

相比起她的奶奶与母亲,还有许多与她的同龄人,她是幸运的。她能够上高中,上大学,甚至能够出国留学。

所以,她心中对故土充满感恩。如果没有故土,没有家乡与祖国,那么就算她再努力亦是枉然。


走回缙云的院士,奶奶裹小脚,妈妈被辍学 赵月枝:女人当自强

因此,怀着这样的心情,在父母过世后,她便将对家的爱演变成了对家乡的爱。

回到家乡缙云,回到她这个成长的地方,用家乡馈赠给她的“财富”为家乡尽一份力。

02

缙云文化走出国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是韵味

“缙云作为一个千年古县,农耕文明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乡土中国研究和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前沿阵地,也是我通过学术实践回报母国和家乡的理想场所。”

抱着这个初衷,2014年在赵月枝的努力下“河阳乡村研究院”在缙云生根发芽。

缙云让赵月枝找到了新的学术旅程出发点的同时,也让赵月枝迫切的想要将中国的乡土文化弘扬开去。


走回缙云的院士,奶奶裹小脚,妈妈被辍学 赵月枝:女人当自强

以家乡缙云为出发点,让更多人能够更好认识缙云,知道中国的乡土文化。

自“河阳乡村研究院”成立后,赵月枝一直亲力亲为。号召众多文人学者,旅客行人走进缙云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学生带到缙云,让他们体验属于中国的乡土特色文化。

来自加拿大的小白(Byron Hauck)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的博士生,小白自第一次跟着赵月枝回缙云调研时就爱上了这座城市。


走回缙云的院士,奶奶裹小脚,妈妈被辍学 赵月枝:女人当自强

短短6个月的时间,在村民们热情的感召下,让他从一个羞涩的外乡人,变成了一个地道的“缙云人”。


走回缙云的院士,奶奶裹小脚,妈妈被辍学 赵月枝:女人当自强

“食过没?去嬉都?”不时能说上几句的缙云话成了小白此行的收获之一。

为此他还在手机中专门建立了一个文档来学习缙云话,用心到拿拼音夹杂英语标注来学习。

小白说:“汉语难,缙云话也难,但这是我了解河阳必需的桥梁,所以我很努力在学。”

所以,就算再难,为了融入这座城,小白都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架设起了解缙云,了解河阳的桥梁。


走回缙云的院士,奶奶裹小脚,妈妈被辍学 赵月枝:女人当自强

他爱这座城市。但他,只是其中的一个过客。不过临走时,小白也立下了志愿。要像赵月枝教授一样将自己的学生带进缙云,带进河阳,让他们领略到这种不一样的美。

这便是赵月枝成立的“河阳乡村研究院”为缙云带来的转变。让更多国内外游客走进缙云的同时,也爱上这座城。就如小白一样。

03

乡愁:四世同守,是对家乡的眷恋,也是新时代女性的强大

“今年是我第一次在老家过春节,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的亲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拎着礼品,挨个儿走亲戚。拜年文化,以往我只听爸妈说起,或者在电视上看到,今年算是实实在在地亲历了年的热闹,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这是赵月枝女儿潜韵琳在2019年第一次回老家缙云过春节时说下的话。


走回缙云的院士,奶奶裹小脚,妈妈被辍学 赵月枝:女人当自强

自小在国外长大,接受着西方文化教育的她很难理解母亲对家乡的眷恋。

小时候潜韵琳时常在抱怨母亲会回家乡过年,不能陪伴她读书(西方不过春节)。她不了解母亲那种回家乡的迫切感,直到她明白了“乡愁”的意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这是“根”,是一种眷恋。无论是家乡的景、物、口味、情感等等,都会幻化成一种“愁”,让游子倍感思念。

潜韵琳就此能够理解母亲赵月枝的“愁”,并说道:“我的乡愁也跟随着爸妈落地在河阳。”


走回缙云的院士,奶奶裹小脚,妈妈被辍学 赵月枝:女人当自强

跟着父母不断深入了解缙云,了解河阳后,潜韵琳也越发爱上了这座城市。脑海中不断浮现着河阳的发展的前景的同时,作为牛津大学博士生也愿意为家乡缙云出一份力。

母女俩因着“乡愁”,就此达成了和解。

于赵月枝而言,缙云不仅是她生长,孕育她的地方。其中给予她的更多的是机遇,也是爱意。

不管是裹过小脚的奶奶,或者是抱有遗憾的母亲,亦或者是帮助过她的家乡人。种种都刻画在她的脑海里,让她不敢或忘家乡的恩,家乡的美。


走回缙云的院士,奶奶裹小脚,妈妈被辍学 赵月枝:女人当自强

所以,作为跨国的知识分子,她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带来改变。不仅仅是出于乡愁,更多的是文化人的忧思,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更是一种情怀。

保留最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让更多人走进缙云,了解缙云,便是赵月枝最想实现并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我相信她一定会做到的。

走过旧社会,跨进新时代。这便是她从奶奶,妈妈还有自身与女儿身上展现出来的新时代女性的力量。

你认识赵月枝吗?你知道她为缙云带来的改变吗?

欢迎分享。

我是@留人泪 ,更多好文,请关注!

(图源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缙云   奶奶   加拿大   小脚   乡愁   乡土   院士   中国   研究院   乡村   家乡   遗憾   母亲   努力   妈妈   机会   更多   女人   文化   赵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