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电影《风云Ⅱ》,毁于编剧之手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2009年12月10日。

《风云Ⅱ》在香港开画,首日票房超过225万。

首日共有109影厅同映,上映了521场,创下昔时香港华语电影有史以来最多戏院银幕上映的盛况。

之后首周票房亦达936万。

但首周过后开始断崖式下跌,总票房仅1544万,年度第六。

内地总票房5923万,排名年度三十。

这是一个典型高开低走案例。

港影:电影《风云Ⅱ》,毁于编剧之手

影片当时被诸多诟病。

但其实过后看来,影片的功败垂成,非技术之过。

而编剧上只要略花心思调整,该片也不至于如斯败阵。

最主要的问题,在编剧,而又集中体现在两个女主身上。

她们的唯一作用就是告诉观众,步惊云和聂风不但是英雄,也有美人相伴。

然后就是不停地重复“云哥哥”和“风哥哥”两句台词。

甚至最后楚楚被入魔聂风杀掉的时候。

会给观众一种,“世界终于清静了”的感觉。

这就是编剧对感情线处理上的极大失当,甚至这种失当比演员演技的薄弱更能伤害到电影本身。

所以如果影片干脆不考虑感情线的植入。

就单纯地讲一个热血江湖的故事。

集中到风云的兄弟情谊,大义、热血与牺牲上。

今天高悬在香港票房影史冠军宝座上的,说不定就不是《寒战Ⅱ》。

而是《风云Ⅱ》。

港影:电影《风云Ⅱ》,毁于编剧之手

《风云》系列漫画和小说,在港台地区及东南亚是有相当读者基础的。

而在1998年,第一部作品《风云之雄霸天下》以4153万港币成绩夺得当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以及2000万票房在内地排名年度第八的成绩,也算是奠定了一个绝对雄厚的前作基础。

加之郭富城和郑伊健两位主角,亦正在当打之年。

彼时的郭富城,已经两座金马影帝奖杯加身,演技上一再受到肯定。

郑伊健略微逊色。

但就《风云》系列电影而言。

可以说一句,郭富城、郑伊健之后,再无风云。

所以也唯有二人携手,方可有风云之威。

所以当古天乐的天下一公司买下第三部的版权,亦会向郭郑二人伸出橄榄枝。

因为舍二人之外,并无其他选择。

这就是经典之威。

足堪自傲。

港影:电影《风云Ⅱ》,毁于编剧之手

每部电影,都可视作一个团队的呕心沥血之作。

少数玩票捞钱者例外。

而这其中,编剧的好坏与高低,通常就决定电影的最终市场表现。

譬如《风云Ⅱ》的剧本。

开篇的一堆竖排文字,用以交代电影背景,这形式就显得很差劲。

关于东瀛和无神绝宫、鬼叉罗,以及中原武林。

完全可以用简练的镜头去引入和交代。

而后再将故事徐徐铺开。

对剧情的详略做恰当的取舍。

并不难成为又一经典。

港影:电影《风云Ⅱ》,毁于编剧之手

「引子一:狼子野心

暗夜,雾瘴,高山仰止。

东瀛。无神绝宫,拳坟。

人物:绝无神、绝心、拳道神、拳痴、天皇,千军万马鬼叉罗。

数人简短对话及场景。

绝无神的霸气、阴险及妄图蛇吞象的野心。

#

引子二:臣服武林

中原大地。凋敝的昔日天下会。

人物:聂风、步惊云、楚楚、无名、鬼仆及其余数名中原武林高手。

聂风飘荡江湖幸免。

其余众人失手遭擒(简短镜头,分设迥异手段)。

绝无神心计深重、行事诡异。

#

引子三:功败垂成

昔年无名一人一剑力敌绝无神及三千鬼叉罗。

渲染无名“武林神话”之威。

#

片头+主题曲

#

第一幕:面见邪皇

步惊云傲立不跪。

邪皇出手相激,聂风相阻,步惊云独自离去。

少年聂风与第二梦的过去。

邪皇的昔年。

传入魔之法给聂风。

#

第二幕:再见无名

冷傲步惊云,长者无名。

步惊云态度由冷傲转为钦敬、无名由犹疑转为激赏。

步惊云拜入无名门下。

悟更高之境。

#

第三幕:聂风入魔

聂家世传麒麟疯血。

傲寒六诀世代传下。

在疯狂与冷静之间交替,这是聂风的命运。

入魔之后,生死由天。

#

第四幕:追兵至

无所不在的鬼叉罗。

入魔几无残存人性的聂风。

杀戮的世界。

当死者、无辜者,皆一念杀之。

#

第五幕:轩辕龙脉

绝无神早知龙脉之用及所在。

无须绝心四处探询。

父子狼子野心。

#

第六幕:风云合壁

绝无神绝技,杀拳。

龙脉所在,入魔聂风转为半入魔状态。

半魔聂风与得无名真传的步惊云合壁。

所向无敌。

二人联手击杀绝无神。

#

第七幕:险象环生

失去龙脉压制的聂风。

被魔性完全控制,眼中只有杀戮。

武林人士无奈之下聚众欲图困杀之,但屡屡被其脱身。

步惊云忧心之下,紧追不舍。

#

第八幕:风云对决

两人对攻,绝不留手。

久战不决。

步惊云始终不出杀招。

#

第九幕/终章:杀,还是不杀?

以特效引出麒麟魔做背景。

用光线变化渲染聂风即将终极入魔感觉。

步惊云的无奈、伤感。

至此,落幕。

港影:电影《风云Ⅱ》,毁于编剧之手

从系列电影角度而言。

结尾处应留下悬念,以待第三部展开剧情。

就如古龙的神作《白玉老虎》。

当所有的矛盾、冲突结成一个死结。

在全篇的最高潮之时,故事就可以结束了。

而我们可以想见。

结尾之时,读者与观众有多么的如鲠在喉。

其续作的市场价值,就将会有多高。

#

若《风云Ⅱ》当年重视编剧环节。

估计《风云Ⅲ》亦早已问世。

殊为可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编剧   麒麟   风云   狼子野心   功败垂成   昔年   失当   中原   电影   冷傲   东瀛   引子   票房   观众   影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