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一周前,在杨振宁院士的“百岁诞辰”庆祝会议上,杨老在讲话中,深情回忆了“两弹元勋”邓稼先1971年给他写的一封信。

这封信是杨振宁1971年第一次回到祖国访问,从上海返回美国前,邓老写给他的。邓老在那封信的结尾,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诗句,成为杨老后半生无愧无悔的追求。

当时杨振宁访问北京的时候,见过毛主席,周总理,后来的参观访问也是发小邓稼先一直陪着。

邓稼先一路送杨振宁到机场,登上去往上海的班机。按常理,两人相处足够长时间,许多话都当面谈了,为什么事后写信呢?

因为当年杨振宁犹豫再三,登上飞机前,问了邓稼先一个敏感的问题,邓稼先需要请示首长后给他回信。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原来在1964年我国试爆第一枚原子弹成功之后,美国媒体长期炒作一个谍战故事,“曾经参与研发美国第一枚原子弹的女子核物理学家,改名寒春,在1948年逃到延安,并且在后续新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研发中,提供了核心数据。”

这位“寒春”,还真有其人。她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第一个“核反应堆”创造者,【世界原子能之父】费米的学生及助手。

在全美第一的核物理研究室,寒春是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同事与师姐!

1948年,寒春告知同事杨振宁“她要去中国,去延安”,随后就在美国销声匿迹。

杨振宁想知道他的“这位同事和师姐,是否真的参与了中国的原子弹建设?”

随着这个问题,“女子核物理学家”寒春,与她家人在中国的传奇经历,展现在世人面前!

壹,见证“延安革命”的美国牛仔

在讲述寒春的故事之前,必须先讲“阳早”。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寒春的故事,始于“爱情”,终于“信仰”!

中文名叫“阳早”的美国青年,他的英文名是Erwin Engst。按照今天的音译法,他中文名应该叫“英杰斯特”或者“恩格斯特”,他的中文名有一段故事,我们放在后面说。

为了叙事方便,我们一直称他为“阳早”。阳早1918年出生在纽约郊区的农场租户家庭。从小就跟奶牛打交道。

不过阳早有“牛仔人的韧劲”,又勤奋好学,后来考入名校康奈尔大学。当然专业还是他喜欢的“畜牧养殖”!

寒春的祖辈都是“科学界和文学界的大牛”,母亲是教育家,这样的家学渊源,加上她一直醉心于“量子物理”的研究。

按道理,牛仔男孩与“物理女学霸”应该很难有交集。他们的缘分始于阳早的大学室友。

阳早在康奈尔大学的同住舍友,中文名叫“韩丁”,就是寒春的哥哥。

韩丁的祖上虽然是教育家和科学家,可他本人却很“叛逆”,高中没有毕业,就在北美旅游和打工,直到“阅历足够丰富”了,才听从母亲的安排,回大学读书。

韩丁独特的世界观与旅行打工经历,让他没有和“学术气息浓厚的商人贵族子弟”成为朋友,却和平民出身,赤诚质朴的阳早成为死党。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韩丁思想积极进步,大学阶段就接触了美国共产党,在大学寝室里,阳早和韩丁一起阅读了“中国伟人的老朋友”,中国革命见证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也是这本书,让阳早对中国延安,对中国陕北正在进行的“无产阶级革命”心生向往。

1940年冬,寒假中的高中生“寒春”,申请到哥哥韩丁所在的康奈尔大学,研究“高能物理”。

在康奈尔大学读书期间,寒春和她的同学们都流行“生产实践”。

因此阳早家在纽约郊区的牧场,就成为韩丁和弟弟妹妹每次都会去的“社会实践”场所。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在这一个多月相处中,阳早注意到了韩丁的“弟弟妹妹”中,格外调皮的一个小姑娘,喜欢和奶牛说话,喜欢俏皮的骑马。

这个小姑娘就是寒春。寒春也注意到哥哥韩丁的同学里,有一个不埋头书本的,喜欢就平权和无产阶级革命侃侃而谈的阳光男孩。

后来几年里,阳早和寒春一直保持“笔友”的关系,直到1944年2月。

1944年2月,寒春从威斯康星大学拿到物理学硕士学位,接下来就在芝加哥大学核子物理研究所跟随导师费米,攻读博士。

可是从1944年2月到1945年8月,寒春一直处于失踪状态。也是这段时间的失踪,让阳早确定了自己对她不只是“笔友”的关心。

1945年8月,阳早终于和寒春重新通上信。他并不知道,这是因为寒春所在的研究团队已经先后两次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秘密研究成果呈现在世人面前,她也就恢复了正常社交。

这段“隐身”的时间,寒春作为费米的助手,全程参与了爱因斯坦倡议,奥本海默担纲的“曼哈顿计划”。

奥本海默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片沙漠建造世界第一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名义上在芝加哥读博士的寒春,实际上作为费米的助手,参与了第一颗原子弹在国内的“试爆”,以及两颗投放到日本的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的研制。

就在美国向日本长崎投下“胖子”原子弹当天,寒春收到了阳早的信。

阳早除了在信件中提到对寒春的思念,还提出他准备效仿寒春的哥哥韩丁参军。

阳早此时已经开始变卖农场里的所有奶牛,他要通过参军,到中国对日作战,然后去延安,看看他心目中的“革命圣地”。

阳早还在信中,劝寒春和她一起去中国延安看看,可是寒春当时已经拿到了国家奖学金,进入世界第一的核物理研究室,与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们一起研究高能物理,因此寒春选择先学物理,未来再去中国。

贰,融入延安的“奶牛专家”

阳早没有想到,他去中国同样很不顺利,就在他变卖完家产之后,日本已经在1945年8月投降了,美国不再征兵对日作战。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阳早在美国四处寻找前往中国的门路,后来联合国组织“支援中国的学者团”,阳早就跟随加拿大,美国等多国专家组成的30人援助团前往中国。

阳早到达中国的第一站是上海,接着到了战争最残酷的抗战“国统区最前线”长沙地区。

在长沙,阳早亲眼见到了“联合国捐赠物资”被国民党地方贪腐人员侵占干净,长沙街头出现“路有冻死骨”的景象。

这样的见闻,让阳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质疑,。可他在最后“梦想”破灭前,还想到斯诺笔下的“延安”去看看。

1946年秋天,阳早和部分专家经过大半个中国的转移,终于到达陕北延安,在这里,阳早一行人接受了毛主席的接见。

在阳早给母亲的家书里,提到了毛主席接见的场景。许多人曾经质疑过,说后人描述历史时,容易对伟人进行美化和拔高。

可是阳早,一个美国“畜牧专家”,写给母亲的家书,根本想不到未来会成为“史料”,所以他的描述一定是真切的。

他在信中说:“毛主席身材高大,声音洪亮。他在和我握手时,和美国的官员很不一样。美国官员和你握手时,眼睛盯着下一个,希望快速结束。毛主席和我握手时,注视着我,询问我从哪里来,专长是什么?”

阳早的这段描述是朴实的。结合这些年大家看视频里那些欧美竞选领导人和选民的互动,就是“飘忽而形式化”的,握手永远关注后面的人。

毛主席接见后,阳早就在陕北扎下跟来,教当地牧民“养奶牛”。

当时的“阳早”还不叫这个这名字,他的英文名“英杰斯特”用陕北方言发音怪异。

此时,阳早却和牧民们在解放区的报纸头条上,发现报纸在批判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了“左翼作家,新闻巨子”羊枣!

羊枣本名杨廉政,他的人生经历也很传奇,也是“革命信仰高于一切”的真实写照。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羊枣出生在湖北仙桃,祖辈都是大地主,到了他父亲,在清朝末年出任九江道台,后来民国初年进入政府内务部,后来出任湖北省财政厅长。

最高官位做到了湖北省政府代主席。羊枣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他家就是大地主大官僚阶级,被革命的对象。

可是羊枣依旧投入无产阶级革命,1933年初,羊枣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半年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

羊枣执掌“左联”宣传部期间,翻译了大量的苏联革命书籍,并且用“羊枣”的笔名发表了大量爱国著作。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之后,羊枣发表大量抗战和反日的文章,并且写出《论太平洋大战》、《太平洋暴风雨》等著作。

1945年7月,日本即将投降之时,曾经制造了“皖南事变”的顾祝同将羊枣等29名左翼进步文人逮捕,1946年1月杀害。

羊枣被杀,举国震惊。延安《解放日报》连续发表新闻、通讯和悼念文章。这些报纸也传到阳早身边的陕北群众手里。

这些陕北农牧民,也不知道外国人取名字的规矩,只觉得他的名字听起来和羊枣很像,就让他继承了这个笔名。

阳早能够继承“羊枣”,这是无比光荣的殊荣,也是陕北老百姓,对这个扎根农村的“外国人”的真正认可。

阳早来到中国延安,是因为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给他塑造的“理想国”。可是从“看一看延安”,到扎根延安,是巨大的思想蜕变。

没有人想到,阳早的信念,居然是从一场“战略大转移”中坚定下来的。

1947年3月,经过半年的努力,阳早终于在延安培育出了第一代三十多头奶牛。

可是这时候,延安政权遭遇历史最大危机,也是国军历史上最津津乐道的“胡宗南占领延安”,这被国军冠以“共党灭亡的标志性胜利”。

这场被国民党舆论炒作的“共军大溃逃”其实是毛主席主动放弃延安。

1947年2月,蒋介石亲自督战陕北前线,胡宗南调集两个兵团,合共25万人,围攻延安。

此时的延安守军,只有4万多人,所以毛主席果断选择了战略转移。

放眼中国五千年历史,几乎没有人敢在这样的战局里“主动放弃延安”!

在几千年人类战争史中,战败迁都的,往往难逃国家的覆灭。地方武装放弃根据地的,最终全都沦为流寇。

可是毛主席决策之后,3月18日中央机关撤离延安,3月19日军队开始撤离。

在这场大转移之中,阳早带着他的三十多头奶牛,见证了我党中央机关如何一直与普通士兵共患难。

阳早也见证了陕北民众,对转移红军真正“一家人”的倾力相助。

从1947年3月阳早跟随中央机关离开延安,到1948年4月中央机关回到延安。

仅仅13个月,一场“国民党贬低的逃亡”,却完全逆转了两军的“强弱态势”。

一年多的连续转移,阳早的三十多头奶牛仅仅只病死了四头老弱,也让边区民众,见到了美国畜牧专家的“硬实力”。

这场“大撤退”,坚定了阳早对中国革命的信仰,坚定了他对我党领导人的崇拜。当然,阳早13个月与基层士兵牧民一起吃苦,也让大家真心接受了这个“无产阶级”洋战士!

叁,“原子间谍”的中国史诗!

寒春在“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期间的失踪,让阳早看清了自己的内心。

阳早到达国内之后,因为1946年国共还在“短暂和平”期,因此阳早和寒春还保留通信。

阳早给寒春的信里,描述了自己充满信念的新生活,描述中国陕北“翻天覆地的反压迫革命”,也介绍第一头奶牛直到第三十头奶牛的喜悦与欣慰。

可是在中央机关撤出延安之后,阳早与寒春的通信彻底断了13个月,这期间,寒春也意识到对阳早的心意。

此时世界已经进入战后和平,可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让美国和苏联进入新冷战。

寒春等大量核物理学家,认为投放日本的两颗原子弹,是为了终结战争的无奈之举。

可是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冷战继续扩大核武库的规模,让寒春不愿意继续成为“美国核战争”的刽子手。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1948年4月,阳早跟随中央机关回到延安之后,重新联络上的寒春,决定抛下核物理研究,来中国,来延安!

1946年,国共刚刚和谈,阳早也赶上了美国的“援助团”。可是1948年,美国已经站到国民党身后,我国内战越来越激烈,寒春来中国就更难了。

幸好,寒春通过多方努力,联系上了在美国争取人道援助的宋庆龄,得到她的帮助,寒春一个人以人道主义援助的身份,前往上海。

也就是在这次出发之前,寒春向华人同事杨振宁说:“我要去延安,我男朋友在那里!”

从此,美国最尖端的核物理研究室,少了一位女科学家。

寒春来到中国后,以宋庆龄的渠道,依然很难将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从国统区送到共军根据地。

于是寒春先在宋庆龄安排下,在上海教英文,后来在北平和平解放前,来到北平。

1949年初,在北平和平解放后,寒春才由党组织安排专人,护送到延安,与阳早会面。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寒春到达延安之后,与阳早一同投身农场,直到建国之后,一直都在努力改进奶牛的品种,奶牛的奶产量,以及奶牛饲养机械的自动化改造。

1952年10月2日-12日,因为美国“私自制造合约”,帮助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宋庆龄,郭沫若等人代表国人,联络亚洲各国和平人士,在北京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在这场大会上,长期在陕北农场工作,已经怀孕的寒春被宋庆龄接到北京,在会议上代表科学界发言。

就是寒春这次“世界和平大会”上的惊艳亮相,让美国媒体有了“编故事”的想象空间。

1953年,美国《真相》杂志就像过去一年多,美国的“假新闻套路”一样,编造了“出逃的原子女间谍”这一“惊悚而有戏剧张力”的故事。

这篇文章将寒春描述为“特殊渠道出逃的叛国间谍,窃取了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大量核心数据,并且在1949年秘密逃亡延安,将核心机密交给后来的新中国”。

刚刚建国的新中国一穷二白,在1952年之前,根本不可能启动“原子弹计划”。

中国的原子弹研究,是在中苏决裂之后,中国面临美国和苏联的双重核讹诈,才被迫提速的。

当然,从1953年这篇“原子女间谍”文章开始,美国国内关于韩春“叛逃科学家”,协助中国搞核武器的传言就一直没断。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1971年,杨振宁问邓稼先,寒春到底有没有参与中国的核试验,邓稼先给出了官方回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中国人自主研发完成的,没有外国人在其中发挥作用。”等于官方否认了寒春的参与。

中国第一代两弹一星的元勋们,都是告别家人,十年隐姓埋名,在大漠深处,制造了保卫祖国的惊天功业。

寒春确实应该没有参与中国核试验的核心研发。

可是有没有参加“会议性质的研究”或者“研究路线的建议”等等这种程度的参与呢?

北风只给出三个参照标准,仅仅个人猜想,结论还是以国家官宣为准:

第一:我国原子弹在1964年试爆成功,建国后十几年,阳早夫妇一直在陕北农场工作,消息很少。1966年,两人突然被调回北京,并且寒春和家人享受副部级待遇。

虽然国家公布的原因是“寒春的自动化饲养机械加速了奶牛的养殖”,可这个机械是否够得上副部级价值,北风没查到具体资料。

第二:如果是阳早与寒春在畜牧养殖与农机改造取得重大成就,调到北京,那么他们应该从事相关工作,可是两人却被调到北京译制片场担任翻译工作。

这种文职安排,很像是“脱敏”:就是某人从事了敏感领域工作后,要回归正常工作环境,会先安排“无关闲职”几年,脱敏后,恢复正常工作。

寒春夫妇也是几年后,转为在北京周边的红星农场工作。

第三:我国在2004年才明确了“外国人落户管理办法”,也就是传说中全球最难拿到的“中国绿卡”。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寒春成为中国推行绿卡制度后,第一位拿到“绿卡”的外国人,以中国“绿卡第一人”的身份载入史册。

所以寒春从法理上,2004年就是“中国人”了。可这是因为中国法律2004年才明确“外国人成为中国人的办法”。

在此之前,在延安,在革命时期,信仰坚定的阳早和寒春,早就视自己为中国人了。

从这个视角,寒春就是“中国人”的身份,所以中国原子弹建设没有美国专家的参与,只有“中国人”贡献智慧这一“描述”完全没毛病!

当然,以上三点都是北风的“个人臆测”,寒春在中国,无论是协助奶牛增产,农场自动化,还是加速我国核研究进程,都是一样的伟大。

奶牛也是民族体魄,奶牛也是生产力!

肆,美军情报员成为“中国革命的西方火种”

前面讲了阳早和寒春,一个畜牧专家和一个核物理学家,融入中国革命,在中国建设新家园的“传奇人生”。

可是本质上,阳早是一个郊区农场主,寒春是顶级核物理专家。

两人的结合,要感谢“媒人”,他们的哥哥韩丁。

既然是“传奇一家人”,哥哥韩丁当然不简单!

韩丁不仅是阳早与寒春爱情婚姻的媒人,也是他们与中国革命的媒人。

因为韩丁才是三人里最早来到中国,最先投入中国革命的。

1945年,已经参军的韩丁,作为“美军情报员”来到重庆,作为美国特使马歇尔的随员,韩丁全程参与了“国共谈判”,并且与毛主席,周总理都有互动。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在国共和谈之后,作为“美军情报官员”的韩丁没有立刻回美国,反而是提出深入“中国土地改革”一线,他将自己的见闻,分别给好友阳早,妹妹寒春写信,向他们介绍斯诺笔下的“红星闪闪的中国”。

因为韩丁的偶像是斯诺,但他同时也是“畜牧养殖”专业毕业,因此他深入农村土地改革一线,既是记者,也是帮助农民的“畜牧养殖专家”。

他将自己在一线,全程参与“张庄土地改革”的经历,写成了长篇纪实文学《翻身》。

1953年,韩丁回到美国,可是他记录的“中国革命的文稿与史料”都被美国情报当局没收。

当时寒春“原子间谍”的报道在美国肆意传播,加上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大肆逮捕美国共产党和支持社会主义理念的文人学者。

韩丁的护照被吊销,直到1971年中美关系破冰,韩丁才和杨振宁一样,作为第一批访华的美国人,踏上中国领土。

在美国的十八年,韩丁在全国多地举办讲述中国革命的演讲,并且用演讲所得请律师和美国情报机构打官司,用多年时间,才要回在机场被扣的文稿。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韩丁整理文稿,发表了在西方影响极大的长篇纪实文学《翻身》,以现实手法,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用土地革命,带给中国农民崭新世界!

《翻身》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还在欧洲国家被改成戏剧,对我党土地革命,有很积极的宣传作用。

1971年,韩丁回到中国后,又积极推动中国“农业机械现代化”改革,他又写下《铁牛》,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从千年农业人力国,向农业机械国艰难转型。

伍,以“和平”之名,让“无产阶级民主”震烁西方

阳早,寒春,韩丁,他们代表一代人,踏上了他们心中的“信仰圣地”,中国延安。

如果这只是一代人的传奇,没有延续性,就没有长久的价值。

可是这一家人的传奇,在第二代身上,依旧延续。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前文说到,寒春受宋庆龄邀请,到北京参加和平大会并且发言。会议结束后,宋庆龄关心寒春的孕妇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周边人就玩笑,让宋庆龄给寒春的孩子取名。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关键期,因此有人提议给孩子取名“金”,英文KIM,在美国,男孩女孩叫这名字都很常见。

可是让两个美国人孩子以“金”命名,意识形态的痕迹未免过于浓厚。

因为正在召开的“和平大会”,宋庆龄直接建议孩子取名“和平”!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于是,阳早和寒春的第二代,长子就叫阳和平。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名字。

两人后来分别有一子一女。儿子生在祖国大建设阶段,因此取名“阳建平”。

小女儿出生时,中国正在声援埃及独立和运河主权,于是取名“阳及平”。

这其中,他们的长子阳和平,如今是中国外经贸大学的教授。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阳和平,作为一个纯正血统的美国人,长大后也曾经到美国留学,但他最终写出了《试论无产阶级的大民主》这样的标杆作品。

在西方世界以“民主自由”构建反华意识形态包围网的时候,“无产阶级大民主”,以西方语境,阐明了远超西方“虚伪民主”的“无产阶级真民主”!

可见在阳和平这一代,他们外表依旧是高鼻褐眼的纯正老外,但他们信仰的底色没有变化,甚至比一些“恨国党”,“香蕉人”更加纯粹!

陆,什么是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从阳早,寒春,韩丁到第二代的阳和平。无论是美国牛仔,顶尖核物理学家,美军情报员,都应该和中国革命“没有关系”!

可他们最终都信任中国革命,融入中国革命。

是什么力量,能让这一家外国人,让这一家美国人,成为中国崛起中的“坚定助力”?

我觉得,是信仰的坚定力量。

当今世界,大国博弈中,我们国内有一种思潮,认为信仰和信念很“虚”。中美对决只能是硬实力一刀一枪的硬干!

也有人认为,如今的美国占据国际舆论的绝对主导权,所以我们“没有渠道”也没有空间宣扬中国的信仰,在全球吸引庞大的助力。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可是现阶段“中美舆论主导权”的差距,真的比二战之后大么?

二战之后的中国共产党,还是不被世界承认的地方武装。当时的美国,是二战第一战胜国。

狭二战灭德国日本的权威,美国舆论对世界的统治力,会比不上现在?

可是我们依旧可以吸引“真正的革命者”,吸引正义的力量,因为我们当时代表“全球民众最正确最公平的发展方向”。

在任何时代,任何一场大国博弈中,信仰与信念的作用从来不是“虚头巴脑”的。

大国博弈中,坚定的信仰,不屈的信念,是博弈力量的根基。

所以我们要赢下当今中美博弈,我们首先自身要坚定初心和信仰。

接着,我们要善于培养埃德加·斯诺那样善于“阐述信仰,传播信仰”的人,全面脱贫攻坚,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新世纪全球信仰崩塌,信念缺失后绝佳的“叙事载体”。

神奇一家人!他们身上蕴藏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在我们自身拥有足够信仰,也通过新时代“斯诺”传播了信仰之后,我们才能从全世界吸引更多的阳早,寒春,韩丁——

在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大对决之中,我们会迎来更多农业专家,核物理专家,机械专家,传播学专家……

这些“有信仰”的人才,为了共同的信念,迸发出的惊天伟力,将是中美博弈的决胜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中美   陕北   费米   红星   延安   核物理   日本   原子弹   美国   奶牛   北京   中国   农场   家人   身上   神奇   和平   力量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