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在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太平盛世的背后,都有着无数个普通人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如今我们能够平静安宁的生活,也要感谢奉献了自己一生的革命先烈们。

而这些人,在历史中大多数都没有姓名,甚至身边人也不知道他们是大英雄。有一位老人,就是如此。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老者上门求助,袋中另有乾坤

2008年的某一天,正是晴空万里的好时候。

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在他女婿的搀扶下,一步步走进了赞皇县人事局。

待进去之后,他的表情还有些踌躇,但最终依然告知了人事局的办事人员他的来意。

他叫李德银,参加过抗战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一名老兵。现在他身体不好,生活窘迫,无奈之下,寻求组织的帮忙。

办事人员将他带来的包袋打开,赫然发现里面有人民功臣奖章、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1950年解放华中南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和一枚手戳。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这位老者来头不小,办事人员迅速上报给高层,直接惊动了当地政府。

上层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联络人社局。

最后由人社局领导,亲自接待了李德银。

李德银表示,这些奖章本来是差点在洪流中被冲走了。

原来在45年前,正值一场特大灾难的洪水。多地受到牵连。人们遇到天灾的时候,才明白什么叫做无还手之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命流逝。

其中,河北石家庄的赞皇县也被卷入其中。

当地的村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相信政府,等待救援。救援队也很快赶到,正在积极进行抢救。

可是有一个人就和他们不一样了,他站在屋顶旁边,看着湍急的流水,突然在那一瞬间,纵身一跃!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在他旁边还在抢险的救援人员见状,惊心肉跳:“你不要命了!赶快上岸!

不管他们如何拼命呼唤,那人也没有理会,急切地在被水没过的房顶周围寻来找去。

直至他从水中湿漉漉地掏出一个小袋,才露出放松的表情。

救援人员趁机牵了条长长的绳子,让他抓紧,终于把他拽上了岸。

这个男人就是年轻时的李德银,当时洪水泛滥,他当时想的并不是自己的家产,也不是那几亩田地,而是那些代表着他峥嵘岁月的奖章。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原是战争英雄,解甲归田务农

李德银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候,便是在淮海战役中。

1948年,淮海战役正式开火,李德银身先士卒,申请加入了九纵突击队,他在战斗中数次不畏牺牲,奋勇拼搏的表现,渐渐打出了名声。

当时,黄维率领的敌军的兵力压倒性地钳制着李德银为首的突击队员,军队根本找不到漏洞来埋下地雷。

于是他们选择把地雷绑在身上,毫不畏惧地冲向坦克,以身体替战友们开出逃生之路。

这次惨烈众所周知,突击队出发时有60余人,剩下只有12人。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不过当淮海战役全面展开之后,原中原野战军全部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对黄维进行了围歼,国民党的败局已是板上钉钉。

本来一切都准备就绪,但此刻黄维却突然失踪,李德银清理战场的同时,也计划着逮捕黄维之法。

李德银这时就想了一个办法,虽然抓不到黄维,但是他俘虏了两个身份特殊的人。他们是黄维的旧部,马世汉和张克仁,对黄维非常熟悉。

他让马、张二人带他去黄维可能去的秘密据点蹲守,说不定就能抓到黄维。

果然,没多久就有三个可疑的人从据点的入口走了出来,马、张二人连忙提醒李德银,指着中间的那个男人,小声说道:

他就是黄维!

李德银内心一凛,迅速地指挥二人从旁包抄,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将逃跑的人——包括黄维团团围住,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事后,李德银跟晚辈说道:“我对面的正准备掏枪,我就把枪顶上了,我说不许动,把敌人制服!那会儿我要不把他制住,就会被人家打死。

黄维眼见逃脱无望,只好束手就擒。李德银安全地抓住了黄维,立刻将事情汇报给了团长段成秀和旅长崔建功。

黄维被抓,可以称得上是大功一件,崔建功专门将黄维公文包里的一个手戳送给李德银,以示表彰。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在俘虏黄维不久,军队总部依次给他们进行表彰:李德银荣获特等功,被授予了一枚勇冠三军的“人民功臣”勋章,马世汉与张克仁则分别荣获一等功。

邓公甚至亲自写信给李德银的家乡——赞皇,赞皇政府收到了中央送来的报功单,给李德银家里挂了“人民功臣”牌匾,根据当地习俗安排3天的唱戏来庆祝。

然而,李德银的军旅生涯因为一场疾病而戛然而止。

但生病的人并不是他,而是他的父亲。

当时他的奶奶业已仙游,他只剩下唯一的亲人了。

为了侍奉家翁,他只好选择了退伍。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英雄籍籍无名,只愿祖国安好

回家的路上,李德银思考了许多,俗话说得好:“好汉不提当年勇”,他不想学一些人拿着自己过去辉煌的经历在家乡耀武扬威。

过去的荣誉果然让他对自己满怀自豪,但他既然已经退伍,往事就该随风而散,不应该总是提在嘴上。

淡泊名利的李德银,就这样决定将自己的丰功伟绩尘封在回忆里,不打算再提起。

曾经的“人民功臣”早已在乡民心中失去了光芒。

李德银一直对外出的事情缄口不提,村民们也提不起兴趣,渐渐就没人注意李德银了。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多年来,李德银的生活并未好转,反而愈发艰难。

他其中一个女儿还患上了脑血栓。

医疗费用的庞大,对本就经济窘迫的李德银来说更是火上浇油。

以李德银的身份,他完全可以向国家申请补助,渡过难关。

可是李德银却认为战场厮杀的士兵,和工厂工作的工人一样,都是平凡的普通人。而且,和当年牺牲的战友相比,自己已经足够幸运了。

因为他知道在当时的新中国,一切百废待兴,不能在这个时候去给国家添麻烦。而且他有手有脚,能够养活自己。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老人就这样,抱着不愿麻烦国家的想法,咬着牙坚持了过来。最困苦的时候,他甚至还背着麻布袋,挨门逐户地以捡垃圾来谋生。

女婿王秀章回忆道:“早些年,哪里知道他是那样的大英雄,只知道他经常在附近的村子捡垃圾,但是他的腰杆子从来好像都没有弯下过。

后来,两个女儿嫁了人,李德银才放下了心口的大石。但人年纪越大,身体健康也每况愈下。

2008年,在家人的劝告下,老人才终于去人事局提出了申请,享受国家相关补贴。

其实像李德银这样想法的老兵并不在少数,很多都为新中国的建立奉献了许多。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老兵如今何在

据相关统计记载,抗战时期的老兵,在2013年时能找到的仅剩两万多人。

当时,“关爱抗战老兵网”找了四年,才找到了三千多人,其中仅一半人数接受过补贴。

剩下一半人,和李德银老人一样不愿意麻烦国家。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补贴政策到位,安享幸福晚年

其实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国家就一直在积极为退伍军人谋福利。

当时退伍军人都正当壮年,而国家重心也从打仗转为了社会发展建设上。所以国家先将这些退伍军人安置在了适合他们的岗位上。

当年的大部分士兵,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他们有些是开垦荒林中的一员,有些是建造铁路的一员,有些是开采石油的一员……

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这些产业的发展上,他们都为自己的国家发光发热,国家也随着如今退伍老兵的现状而进行了政策上的调整。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2011年,国家还促成了城乡一体化的退伍军人帮扶政策,适应各个年龄层的退伍军人,做到就业到供养每步都到位。

2015年,国家对部分抗战老兵一次性发放了5000元补助抚恤金,让他们感受到了国家给予的温暖,以及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支持和热爱。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山东更是展开了“六必访”活动,坚决在退伍老兵们需要的时候,做到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及时听取他们的需求,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的退伍生活过得更加美满幸福。

其实对于很多老兵而言,荣誉要比身外之物重要得多,他们更多的是想要一个肯定。

李德银老人很了不起。他不仅将个人荣辱置之度外,只把过去的光辉岁月当作自己人生中的一个纪念。而且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去主动给国家任何负担——哪怕他应该得到那些补贴。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李德银老人在临终前也曾提及,如果国家有需要,他可以把所有的奖章奉献给国家。

李德银老人如此心系国家,国家也确实解决了他人生中的经济困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去寻找那些退伍老兵的效率也越来越高,也有越来越多的退伍老兵和李德银老人一样得到了国家的补助,可以安享晚年。

一些退伍老兵更是在晚年时光开启了人生的第三次过渡,在现代化社会中,学会了使用高科技产品,手机、小家电等大大地减轻了他们的生活压力,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能够帮助他们应对身体上可能发生的问题。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21年8月1日,是建军节。在建军节之后,部分类别的退伍老兵所享有的抚恤金标准将会得到再次提高。

这可以说是对现役战士们最大的鼓舞,也是对退伍老兵们最大的安慰。

当年,那些战士们义不容辞地走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而如今,我们的国家也将这份尊敬与热爱,反馈给了他们,国家希望所有老兵的戎马一生都不被辜负。

河北农民洪流中拼命寻一袋子,45年后袋子打开,直接惊动当地政府

结语:

2012年4月,李德银逝世,享年86岁。

女婿王秀章表示,将按照村中习俗为老人下葬,老人生前就说,他的葬礼一定要简简单单的。

李德银老人的一生是伟大的,是令人敬佩的。他在抗战战争和解放战争所作出的突出表现,让人对他心生崇敬之情。

而老人荣辱不惊,置名誉于度外的精神也十分让人钦佩。这样的无名英雄,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风风雨雨,就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

希望每一个无名英雄,都能不无名,而是让大众都知道他们所为现在我们平稳的生活奉献的一切。

参考文献:

  1. 吴宽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爱心餐惠及众老人——记陕西省周至县骆峪镇向阳村退伍老兵、共产党员田根全[J].健康之友,2017(11):10-13.
  2. 周源杰,贺艳.关爱老兵的事是否办好了?——射洪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J].民主法制建设,2020(10):52.
  3. 梁忠春.老兵谱新传 薪火永相传——追记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十干休所离休干部晏世禄[J].共产党员,2019(02):48-4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   手戳   人事局   赞皇县   赞皇   纪念章   退伍军人   奖章   河北   洪流   功臣   女婿   袋子   年后   当年   老人   农民   英雄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