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致力于科技强国政策,在科技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在2019年7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上,除了有明星战机歼20的惊艳亮相,还有空军3型预警机首次首阅。

其中空警-2000作为领队机,气势昂扬地出现在群众面前。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然而,空警-2000预警机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付出了泪水,汗水甚至是生命。

2006年,在一场预警机的试飞实验中,第一代空警-200预警机在安徽广德县发生意外事故坠毁,5名试飞员和35名电子专家全部罹难。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何为预警机?我国为何要研发预警机?

什么是预警机?通俗地讲,就是把以前只能装在地面上的警戒雷达装到运输机上,从而可以以巡逻的方式进行雷达预警,扩大探测视野。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架舰载预警机AD-3W后,预警机的研发逐渐完善。

现代的预警机相当于是一个夜视仪,不仅能监控整个战场的态势,还可以有效地把海陆空三军各参战部队紧密地联合成一个作战整体,是一个多功能作战平台,又被称为“空中指挥所”和“云天中军帐”。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我国一直致力于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预警机。

2002年,“天字第一号”空警200项目在“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的指导和主持下,正式开始。

预警机的设计团队分析了预警机研制过程的几大困难:

1.雷达的选用。预警机的雷达比地面雷达要求更高,除了体积和重量上的严格限制外,还需要能够消除地面反射的杂波干扰,否则无法发现低空的敌军。

2.预警机的载机。载机一般是由民航机或运输机改装的,因此本国必须能够自主研发飞机。

3.雷达天线的安装位置和尾翼配置。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对于中国的研发团队而言,除了摆在面前的几大难题外,还面临着基础研究薄弱,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以及技术人才缺乏等困难。

对此,研发团队成员坚定地表示:“军工人面前没有困难!只有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要发挥航空工业全行业的优势,没有办不成的事!”

带着这种不畏困难的精神,在这重重阻碍面前,空警200的研发团队经过反复的摸索和研究,南奔北波。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就吃泡面凑合填饱肚子,在临时搭建的小床上眯一会。

在他们夜以继日地努力下,他们建立了沙漠,平原,山区和海洋等地形的杂波数据库,解决了杂波对雷达的干扰问题,解决了电磁兼容的问题。

而这一切都是在短短20个月内完成的,他们用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平常需要2年才能完成的图纸设计,工装设计和制造任务,仅用1年就完成了样机制造任务。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接下来的任务便是综合试飞。

试飞是预警机研制的关键一步,是对各项技术和成果的综合验证。

试飞时需要在不同地形地貌,不同电磁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使预警机的性能最优化。

2005年1月14日,空警200第一次试飞成功,这一次的试飞目标是提高系统的探测能力。

这次试飞成功,给予了研发团队极大的信心。

猝不及防地空难

然而,2006年6月3日,一场猝不及防的空难让整个预警机研发差点回到起点。

这是一次高难度系列试飞,是为了解决传输延时长,数据丢包和链路断链等问题。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当日下午1点左右,一架载着35名电子专家和5名试飞员的运8改装预警机,从安徽合肥肥东军用机场起飞。

下午4点左右路过安徽广德宣城县柏垫镇,然而飞行途中飞机突然失控,发出了像大型拖拉机的嗡嗡异响。

有村民听到异响后从家里跑出来,抬头看到一架飞机一路低飞。

眼看要落在居民区时,驾驶员努力变转方向,将机头猛地抬起,向无人的山头驶去,飞机在坠地前发生了一次爆炸,坠地后再次发生爆炸。

一声巨响后,整架飞机被炸成两截,现场被炸出了一个大坑,机翼和机尾坠落山峰一侧的新塘村山野,飞机的机头则因为惯性跑到了山峰另一侧。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瞬间,整座山头浓烟滚滚,遍地都是飞机残骸和烧焦的遗体,附近的竹林和田地也被爆炸的冲击波损坏。

当地村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当时的爆炸声非常响,我们以为是在放鞭炮。爆炸的威力也非常大,我在房子里都感受到了震感。”

事发后,消防员和民警率先到达现场进行救援工作,军区得到消息后,武警官兵也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善后。

在经过仔细的善后工作后,现场人员发现只有十二位烈士的遗体比较完整,其余的都难以辨认。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随后官方公开宣布一架“军用飞机”失事坠毁,5名机组成员和35名专家全部遇难。

政府对亡者授予国家一级荣誉。

而本次事故,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历史上最严重的空难。

对于我国而言,损失的不仅仅是一架好不容易研制出来的预警机,更多是飞机上35名空军专家,而5名机组成员,也都是上校、大尉级的试飞员。

这其中年纪最大的申长生烈士,是中国空军的首席试飞员,牺牲时为56岁,而年纪最小的秦澎烈士在牺牲时仅仅24岁。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烈士中更包括了两名将军级的高级工程师,一位是空军研究所副院长兼六所所长丁少将,另一位是空军司令部的副主任李少将。

可以说,这场空难,让我国的空军事业损失惨重。

9月7日,新华社公布了此次空难的调查结果。调查认为,造成此次空难的最直接原因是飞机结冰。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飞机结冰指的是飞机在大气中飞行时,其表面某些部位聚积了冰层的现象。

飞机结冰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空气中水蒸气在机翼表面直接凝结成霜,一种大气中冷水滴数量过量。

飞机飞过时,空气受到扰动,流动发生变化,空气与冷水滴发生相对运动,冷水滴惯性过大,无法绕过飞机,从而在飞机表面冻结发生结冰。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结冰量的大小与液态水含量,云层温度,云层范围,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有关。

液态水含量超过1g/m3,云层温度在-2到-10摄氏度,云层范围越大,飞行速度越大,飞行高度在3000米左右时,越容易结冰。

结冰会影响飞机的气动数据,起飞性能,爬升性,续航性能,着陆性能,稳定性以及操纵性。

而此次空难,经过调查发现,空警-200多次穿越了结冰区域,预警机的除冰系统又出现了故障,导致机翼结冰,飞机失去控制而坠毁。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而另一个造成空难的原因则是超载。

由于这架空警200正处于测试阶段,因此飞机上装有大量的设备,按照规定,不得载超30人。

“预警机”精神永存,空警系列预警机不负众望

这次事故对我国预警机的发展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但是我们的预警机研发团队并没有因此停下前行的脚步。

我们痛定思痛,仔细分析了这次空难的原因,在飞机结冰等安全问题上做出了改进,更换了新型座舱玻璃除霜系统,安装了紧急情况报警装置,在试飞时更加关注气象情况,将一切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空难发生4个月后,空警200的第三次试飞启动。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年仅29岁的崔继先,一马当先地报名了试飞任务,用实际行动鼓励和安慰了其他同事,使得空警200的试飞任务得以正常进行。

2009年,空警200出现在6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上,雄赳赳气昂昂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预警机的风采,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正式进入自主研发预警机的时代,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实力和威力,也极大地鼓舞了航空人,激起了他们的斗志和信心。

在随后的岁月里,我国又再接再厉地研发改良出了空警500和空警2000,美国智囊团“詹姆斯教育基金会”对比发表评论:

“中国的相控阵雷达空警2000预警机,领先了美国的E-3C预警机整整一代!”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我们的预警机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程,哪怕中间遭受了美国的种种刁难,但是最终还是走在了美国的前面!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有了自主研制预警机能力后,设计师们开始将目光放到“出口型”预警机上。总设计师陆军为此建立了超大尺寸天线性能计算平台和载机大缩比模型天线性能测试平台,解决了不规则电磁散射体对探射波束的影响。

仅用四年,就完成了出口预警机的研制工作。

2011年我国首架预警机出口到巴基斯坦,标志着我国从预警机进口国转变成了出口国。

巴基斯坦对于我国的预警机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预警机配备了最现代化的电子系统和预警机所需要的所有设备,性能十分优异!”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在先辈的泪水,汗水和血水下,中国终于在世界预警机研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如今,6.3空难的出事山头被命名为英烈山,牺牲的烈士们用他们永垂不朽的“预警机精神”继续鼓舞和支持着在一线奋斗的预警机团队成员。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机翼结冰坠毁,5名试飞员35名专家全罹难

而对这40名英雄最好的纪念,是用更先进的预警机技术悼念他们,让他们看到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崛起和辉煌。

就如同空警200预警机总设计师欧阳绍修所说:“不断追赶世界航空工业步伐,亲手设计出领先世界航空技术的国之利器,是我和我们航空人一生最大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试飞员   预警机   机翼   空难   美国   云层   烈士   空军   中国   飞机   团队   性能   发生   我国   专家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