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狼烟家国情,荡气回肠义乌兵之三:抗倭记及明朝军功制度

前言

十四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

至明朝嘉靖时期,沿海一带私人经营的海上贸易十分活跃。一些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他们成群分党,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勾结日本倭寇,使得倭患愈演愈烈。朝廷虽多次围剿,却收效甚微。

烽火狼烟家国情,荡气回肠义乌兵之三:抗倭记及明朝军功制度

一、戚继光带领义乌兵抗倭

嘉靖三十四年(1555)朝廷调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起初利用处州、绍兴人组建新军,打起仗来,很不省心。后来看到过义乌与永康人之间的大规模械斗后,对义乌人的义乌人骁勇好战、顽强坚韧、团结卫家的作战能力和意志所震撼、折服。遂先后多次在义乌招兵,创建、打造了威名赫赫、战无不胜的戚家军,他们驰骋疆场、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用了十年时间,历经大小数十场战役,将危害百年的倭寇彻底荡平。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功绩。永远值得后人敬仰与怀念。

烽火狼烟家国情,荡气回肠义乌兵之三:抗倭记及明朝军功制度

战斗中指挥的高超、战术的高明、阵法的精妙、将士的无畏发挥得淋漓尽致、直达天际。战果辉煌的令人叹为观止。看看下列主要战役的结果:

1、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牺牲陈文清等3人。

2、白水洋战斗:我敌对比:1500对2000余,全歼2000多名倭寇,斩首344颗,生擒5名倭首,己方牺牲陈四等3人。

3、长沙之战:消灭倭寇3000名。

4、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1000多名,斩首348颗,俘虏29名.牺牲陈文彪等13人。

5、奇袭牛田倭寇:击溃数万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斩首688颗,己方无一人牺牲。

6、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斩首960颗,俘虏26人。己方阵亡90人。

7、福清葛塘之:消灭300多名倭寇,斩首150多颗,牺牲20人。

8、平海卫战斗:斩首2622颗,己方牺牲金渔等16人。

9、仙游之战:击溃10000余名倭寇,杀死倭寇1000余,斩首498颗,生擒1名,己方牺牲童子明等24人.

10、王仓坪战斗:击溃倭寇近万名,斩首177颗,己方无一人阵亡.

11、蔡陂岭战斗:击溃倭寇7000余名,杀死1000多名,斩首160多颗.己方牺牲31人.

看了以上这些以少胜多的赫赫战果,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战鼓喧天、杀声阵阵、兵器撞击的刺耳声不绝,手起刀落的快意恩仇……。特别是斩首的血腥,让人颤栗不安、恶心不已。

二、明朝的军功制

没错,大家肯定都看到了,每次战役都有斩首的具体数据,这么血腥为何一再列示呢?这是因为人头既可以助人加官进爵,也可以换白花花的银子。这就不得不说起明朝的战功奖励办法。

首级字面意思就是一首一级,也就是割一个敌人的人头就官升一级。提起斩首记功,最容易让人想到的,莫过于大秦帝国开创的军功爵制。商鞅变法规定:秦人只要在战场上斩获首级,就能取得财富和爵位作为奖赏。在秦代以后,按砍脑瓜来计算军功,几乎成了历代大一统王朝的通则。这种奖赏不仅能鼓舞斗志,还能开通士兵们阶层流动的管道,确实是提高战斗力的最直接高效的办法

明代疆域辽阔,其边疆形势,用4个字来概括,就是“北虏”与“南倭”。“北虏”泛指北方万里“九边”外的游牧部族,除了蒙古各部,还包括东边辽东镇外的女真(后来的满洲)以及西北边外的番部。“南倭”,顾名思义就是东南沿海的倭寇。虏与倭分别来自内陆和海洋,他们是明朝最主要也是最为凶恶的敌人,使得明朝在战略上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形势。

要想很好地对抗、打击“北虏”与“南倭”,就需要军队的积极作战,英勇杀敌。激发将士的战斗的最好方法就是按其军功封官加爵、金银赏赐了。

明初,基本都是在不断的进攻,大开大阖,计算军功大多由各大军头自行把握,方式多种多样。

到了朱棣成祖时代结束,明帝国改向外攻伐为对内经营民生,军事策略也由攻势转为守势,这之后,斩首军功制度,逐渐成为主流。

首功很简单,就是按首级,也就是人头数作为奖赏标准,明代的首功,根据战争烈度,对明帝国的威胁程度,以及战争中实际获取首级的难度,对具体的首级军功,也分为几个等级:

1、北元蒙古。2、倭寇。3、辽东女真。4、西南羌蛮。5、内地叛乱。

 这里头把北元蒙古排在第一等级是有原因的,不仅是战而胜之的难度最大,还有就是蒙古有把战友尸身完整带回的传统,也增加了首级获取,同时明朝时再推翻蒙古人的元朝基础上建立的,他们之间更是势不两立。

明军出征,有专门的官员记功,主要是兼负监军任务的御史或给事中,把首级送他们那里验看了,先记录在案,然后由领军打仗的主帅、负责督战的太监、随同记功的御史等人,合计商量来确认。

检查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看长相头发,倭寇的怪异的“月代头”发型辨识度最高了,一个一个准。其他的就要看额头印痕了,明人多头戴网巾,额前有网格状印痕,很好辨认,没有印痕的才能计数。另外还要检查发茬新旧,看是否是人为加工,若没内外勾结想要“杀良冒功”也没那么容易。

烽火狼烟家国情,荡气回肠义乌兵之三:抗倭记及明朝军功制度

烽火狼烟家国情,荡气回肠义乌兵之三:抗倭记及明朝军功制度

遇到分不清男女的疑难的头颅,往水里一扔,凡面朝上浮的,便是男人,面朝下的,便是女人。不晓得这法子科学不科学,但听人讲,河里的女尸都是面朝下漂着的,而男尸都是仰面浮在水面上。

 再就是明军火器早已普及,而凡是面目辨认不清的,都不能计入军功,诸如火烧的,炮击的,马匹,人员踩踏,枪击,刀砍得面目全非的,当然都是不算。

有了敌人的人头,就可以升职进级或拿赏金了。不想升职的也可以直接拿钱了事。主要看将士们的个人需求而定。,

一颗首级可换赏银多少两,没有固定的价格,随具体情况而定,从5两到30、50两甚至百两的都有。

像嘉靖年间的倭寇、万历时期的女真人,明廷针对他们都曾抬高或新立赏格,女真人原本值30两的人头就曾涨到了50两,而非常时期的倭寇人头,一颗能值100两。

在明代白银50两还是很值钱的。崇祯十三年(1640),北京城一座中等四合院,市价也就50-60两白银。

人头这么值钱,那在战场上,人头就是银子,就是官职,战场上有了人头斩获,那还不赶紧跑回去记功,这要是哗啦一下战死了,别在裤腰带上的人头不就便宜别人了么,记了功,就算自己战死,家里人也能享受待遇啊。的确如此,戚继光的《倭情考略》就记录倭寇与明军对阵,“合战先以数倭蹈阵,胜则群拥以进;不胜,必俟我兵争取首级而乘之,故常胜。

这种做法的坏处是:

其一是耽误进攻。士兵杀死敌人后往往先割取首级,明军往往身上携带解首刀,杀敌后就地取其首级,然后随身携带继续作战。这种情况显然耽误了进攻、推进速度。

其二是导致争功。斩首记功的情况下,人头变成了硬通货,大家都想要,那么在战场上一颗无人认领的首级就变成了抢手货,争抢人头的事在军队中也屡见不鲜,甚至有在军队中将首级明码标价出售的情况出现。

其三是冒功。首级如此重要,那么大军出征时,顺便杀几个百姓,抢几颗首级也不是没有。

而军神戚继光,比较完美地解决斩首记功的统计方式,规定每百人队专门有五人身穿“取功”号衣,负责首级割取,然后按此队的兵种、人头分摊奖励,有效解决了譬如争人头耽误杀敌、冒功、互相争功等各种弊端。 

 想想那场面,几十个家伙背着篓子,推着车,在满地的血腥,尸体中穿行,翻看每一具尸体,查看是否有割取价值,然后就是蹲下一通“恢恢的咯吱咯吱”的操作……

当然斩首记功并不是明军唯一的记功方式,它是与军功、记功并行的,到了后期,记功方式也越来越完善。

斩首记功的前提是要打胜仗,打了胜仗才有功,如果自己大败,谈何去斩敌军之首。到了明朝后期,终极对手女真崛起,明军败多胜少,在战场上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已经是大幸了,斩首也变得更加不现实起来。

结语

俱往矣,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征战几人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只能从字里行间中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无情、冷血致命。也更加体会到安定团结、繁荣昌盛的今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但若有外敌胆敢侵犯我们,中华儿女们照样挺身而出,力战到底,直至胜利。

烽火狼烟家国情,荡气回肠义乌兵之三:抗倭记及明朝军功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明朝   义乌   军功   女真   辽东   蒙古   首级   嘉靖   己方   狼烟   倭寇   印痕   帝国   作战   荡气回肠   人头   烽火   牺牲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