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文 | 张星行

本文首发小十点


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父母总给孩子特殊待遇


现在很多家庭中,都把孩子摆在“第一位”。


孩子能轻轻松松地享受特殊待遇,可家长自己却“苦不堪言”。


家长以为这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也培养了孩子“唯我独尊”的心理。


有一次上门拜访朋友,朋友家的小孩正闹着脾气,不肯吃饭。


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朋友好说歹说,孩子依旧是我行我素地玩着游戏机。


朋友尴尬地笑了:“这孩子,就是不爱听话。”


饭后,我们都坐在沙发上聊天。


孩子又喊饿了,朋友二话没说就给孩子做吃的去了。


结果孩子还嫌弃自己妈妈的手艺不好,哭闹着要吃外面的炸鸡腿……


父母的威严一直被损耗掉,孩子以后也就不会真心实意地倾听父母的言语。


久而久之,总是受到特殊待遇的孩子,容易养成不懂珍惜、不懂体谅他人的坏毛病。


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孩子犯错,父母当面袒护


孩子犯错了,家长以“他还小,不要跟他计较”为由去袒护孩子的错误行为,这本身就会阻碍孩子的三观形成。


好孩子是管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


在上海迪士尼剧院门口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8岁的小男孩似乎是碰到了一位女生的屁股,女生说了小孩几句,却引起了妈妈的不满。


于是,男孩妈妈和闺蜜一起当众对女孩血口大骂:


“长成这个样子,谁还摸你屁股,碰到就碰到了,你喊啥呢,他那么小,懂啥呢?”


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甚至三个人连番上阵推搡女孩,或是拿帽子抽打女孩,女孩被吓得连连后退。


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本来一句道歉,就能解决的事情。


而妈妈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告诉孩子:


即使你是故意摸的,也没事,一切有妈妈给你撑腰的。


“年纪小”不该是孩子犯错的理由,如果是故意而为之,家长就必须要严厉管教。


家长能庇护孩子一时,却没有办法保护孩子一世。


有些责任,必须孩子自己担着。


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妈妈不厌其烦地跟孩子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也不忘记强调:


孩子,你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就像一张白纸,尚且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父母树立的良好榜样,给孩子传递的正确三观,会让孩子学会不断自省,成为一个更有担当的人。


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父母无底线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


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


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容易让孩子变成“白眼狼”。


之前,河南一位妈妈手机里的5万块钱不见了,后来发现竟然是自己10岁的儿子把钱打赏给了游戏主播。


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最离谱的是,这笔钱可是父亲的丧葬费,孩子却这般没心没肺,沉迷游戏,肆意挥霍。


甚至连妈妈身患直肠癌,也不管不问。


惯子如杀子,溺爱不是爱。


正如教育专家马卡连柯所说: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父母的爱,可以没有条件,但一定要有原则。


别给得太多,别爱得太满,既是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也是父母对自我的修炼。


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父母总是大惊小怪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勇敢,而是父母的太胆小。


有人曾说:“如果父母常常担心孩子,而总是大惊小怪,他的孩子会没有福气,因为福气都被父母给担心掉了。”


父母总是过度惊慌,就非常容易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心理暗示。


我的邻居曾经跟我分享过一个故事:


公园上,宝宝摔倒了,妈妈立即跑上去把孩子扶起来,又亲又哄,问道:“摔疼了吗?妈妈帮你打这个地板。”


本来没有哭的宝宝,一下子哇哇大哭起来。


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如果孩子没有哭喊,而妈妈却大惊小怪,孩子就会被妈妈的惊慌所吓到,会觉得“发生了很严重的事情”或者“摔倒是件很可怕的事”,反而阻碍了孩子探索世界与独立成长的脚步。


父母担心过度,就意味着对孩子的不信任,有多少的不信任就会产生多少的控制。


父母的控制增多,孩子尝试的机会减少,自身的力量被削弱,孩子自然也就变得胆怯。


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父母剥夺孩子的独立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态度:


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吐出来怕飞走了。


《古今谭概》中讲了一则“翠鸟移巢”的寓言:翠鸟为了避免灾祸,开始时把自己的巢筑得很高。


小鸟孵化出来以后,翠鸟非常喜爱它们,生怕它们不小心掉下来摔坏,就把鸟巢移低一些。


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疼爱它们了,把鸟巢移得更低。


最后呢,人们轻而易举地就把小翠鸟捉走了。


家长这5种行为,最容易惯坏孩子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孩子不独立,就很容易被外在的力量所奴役,长此以往,就变成一只迷途的羔羊。


心理学家李子勋曾说:


教育孩子之难,难在父母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


为人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少走些弯路,于是自作主张把孩子护在羽翼之下。


以为只要孩子按部就班,就可以一生顺遂。


可是当意外突击的时候,孩子早已失去了能够与困难抗衡的战斗力。


以爱之名,互相捆绑,两败俱伤。


如同尹建莉老师所说:


父母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得体的退出。


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父母的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


真正爱孩子,不要对孩子过度给予,也不要把孩子摆在第一位,而是教会孩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家长   翠鸟   鸟巢   大惊小怪   惊慌   福气   羽毛   待遇   担心   父母   独立   妈妈   孩子   女孩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