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以前,养儿子和养女儿真的不一样!

6岁以前,养儿子和养女儿真的不一样!

文 | 小嗲

本文首发小十点


关于“男孩好养还是女孩好养”一直是妈妈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结果总是:


养儿子的羡慕女儿的贴心,养女儿的感叹儿子少操心。


其实,家庭问题专家曾指出:


男孩和女孩不同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其需求是不一样的,因而在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许多差异性。


这些差异性,才是造成妈妈误会的源头。


而在6岁以前,儿子和女儿的教育方法大不同,下面几点区别非常明显,父母一定要知道!


6岁以前,养儿子和养女儿真的不一样!

关于男孩的成长法则


1、允许男孩暂时落后


前几天,表姐又给我打电话抱怨。


小侄子现在在幼儿园大班,明年就准备升小学了。


他的同班同学很多已经开始上补习班了,表姐给个小侄子也报了一个。


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总感觉学习吃力,可同上一个补习班的邻居家女孩,不仅学得轻松还又多报了一个班。


“你说,是不是他就是比别人笨啊?”


这个烦恼很多男孩的妈妈都会遇到,尤其在孩子6岁前。


6岁以前,养儿子和养女儿真的不一样!


关于男孩学习,中国青少年研究院中心的副主任孙云晓曾建议:


男孩不宜早于6岁入学,因为男孩的发育往往迟于女孩,有些5岁男孩的语言能力甚至只相当于3岁半的女孩。


提早让孩子入学,容易造成他们听不懂老师讲课,也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但这并不代表男孩就会一直落后女孩,一位老师朋友曾和我分享他的教学经验:


女孩在小学的学习能力比较优秀,但是到了初中以后,男孩的优势就会开始出现,迎头赶上。


这其实是他们智力发展时间不同的表现,所以即使男孩暂时落后,妈妈也不要担心。


每个男孩都是晚开的花,我们只需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成长轨迹,花自然会开。


2、男孩不要溺爱


去年,有这样一个真实事件:


82岁的丁阿婆将自己48岁硕士海归的儿子告上法庭。


原来儿子自从回国以后就不愿意找工作,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全靠丁阿婆3500的退休金过活。


无奈之下,丁阿婆把儿子告上法庭,想以此逼迫他工作。


可儿子却这样应诉:“都怪你,从小什么都给我,是你的溺爱毁了我。”


面对儿子的控诉,丁阿婆懊悔不已:“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依赖惯了……”


6岁以前,养儿子和养女儿真的不一样!


中国有句古语:“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


而对于男孩来说,他们身上背负的责任感更大。


因为他们未来不仅是一个儿子,还会是一个丈夫和父亲。


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经历风雨,直面磨难。


男孩才能蜕变为真正的男人,给予别人幸福的同时也让自己过得幸福。


3、男孩更需要爸爸的陪伴


教育专家钱志亮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父亲最骄傲的,是儿子最想成为像自己一样的男人。”


但是想要儿子以自己为榜样,爸爸要首先做到陪伴。


耶鲁大学曾经有一项持续12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


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心理上也认为,父亲更具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宽容精神、求知精神,这些特点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


爸爸的陪伴,是男孩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有爸爸陪伴的男孩,会把爸爸当成自己的榜样,坚定自己前行的方向。


而男孩在与爸爸的相处过程,更是学习了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男人。


爸爸的每一次陪伴,都是男孩的一次成长礼。


6岁以前,养儿子和养女儿真的不一样!

关于女孩的成长法则


1、女孩不要太懂事


还记得综艺《少年说》里,16岁女孩孤独地站在高台上读了一封信:


“因为懂事,我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因为懂事,把自己的小情绪小任性都藏了起来。”


可是听完女儿的话,台下的妈妈却哭着对女儿说:


“妈妈也希望你不用那么懂事,你不用取悦所有人,坚持做你自己,不要总太委屈自己。”


6岁以前,养儿子和养女儿真的不一样!


大众对于女生未来的定义一直都是相夫教子、贤妻良母,却很少人会像这个这位妈妈一样,鼓励孩子做自己。


因为妈妈也是从女孩慢慢长大,她最知道懂事的女孩,心里有多苦。


每一句“懂事”的背后,都是一次次压抑自己的内心,迎合旁人得到的。


所以,如果有女儿,我希望你不要太懂事。


遵从自己的内心,活成一道光,精彩而无憾。


2、女孩也需要独立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这个时代允许一个女人独立,不是一种考验,而是一份不要太精彩的礼物。”


因为独立,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底气。


首先,不论男孩女孩,将来都必须脱离父母。


所以在此之前你必要有生存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


而这份生存能力,就来自于你的自立。


即使是一个人,也可以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保持笑容。


6岁以前,养儿子和养女儿真的不一样!


其次,女孩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家庭后,更需要独立。


这里的独立,指的更多的精神上和经济上。


你可以不为钱选择一个人,也可以在婚姻中不委屈不妥协,更可以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引导。


最后,和大家分享李开复的一句话:


“做我的女儿,不必乖,但要积极,要有独立思考、勇敢尝试的能力。”


3、女孩更需要学习


曾经有亲戚劝我:“女孩总是要嫁人的,报那么多才艺班有什么用。”


我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后来与他的走动越来越少。


因为我深知,读书的女孩和不读书的女孩,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关于女孩读书,杨澜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读书,并不是为了让女孩有多大的成就,而是让她们拥有由内而外散发的独特气质。


这份气质,是她们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态度。


而我更希望我的女儿,因为读书,在将来可以拥有选择的自由和快乐。


6岁以前,养儿子和养女儿真的不一样!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在《开讲了》提到:


“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为人父母的一场修行。


有远见的父母都会因材施教,用心和爱陪伴孩子长大。


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最后的结局都会变得更加优秀。


而拥有他们,也是我们此生最大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儿子   都会   养女   相夫教子   阿婆   溺爱   懂事   爸爸   父母   独立   女儿   男孩   能力   妈妈   孩子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