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东野12个主力军入关,一个军有多少人?四师制是一大特色

1948年,东野12个主力军入关,一个军有多少人?四师制是一大特色

《大决战》中,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与华北野战军一道完成平津战役,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


大多数人在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是会被东野的番号搞晕,一会儿是12个纵队,一会又是12个军。


究竟是纵队还是军?一个军又有多少人?笔者就为为大家分析一家,特别是东野颇具特色的四师制

1948年,东野12个主力军入关,一个军有多少人?四师制是一大特色

图|东野入关


提到纵队与军之争,这是一个老话题了。说白了,纵队相当于军,就好比鲁迅跟周树人的关系一样。


总不能天天说鲁迅,就不认识周树人了吧!


1948年11月,中央军委为了便于战略大决战,服务于大兵团作战,颁布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与部队番号的规定》的文件。


据此,中央军委对全军进行整编。

1948年,东野12个主力军入关,一个军有多少人?四师制是一大特色

图|东北野战军


由于各大野战军作战情况不一样,全军正式整编也到了1949年2月,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野奉中央军委之命,先于兄弟部队进行整编。


第1纵队至第12纵队,依次改称第38军至49军,共计12个军,分属第12、13、14、15兵团,具体人数情况如下:


第12兵团


第40军(58775人),下辖第118、119、120、153师;


45军(48082人),下辖第133、134、135、158师;


46军(45110人),下辖第136、137、138、159师;


第13兵团


38军(59528人),下辖第112、113、114、151师;


47军(54588人),下辖第139、140、141、160师;


49军(50555人),下辖第145、146、147、162师;

1948年,东野12个主力军入关,一个军有多少人?四师制是一大特色

图|辽沈战役前的东野战斗序列


第14兵团


39军(59378人),下辖第115、116、117、152师;


41军(49362人),下辖第121、122、123、154师;


42军(47279人),下辖第124、125、126、155师;


第15兵团


43军(63478人),下辖第127、128、129、156师;


44军(47675人),下辖第130、131、132、157师;


48军(40712人),下辖第142、143、144、161师;


注:原隶属华东野战军的两广纵队,于1949年3月划归四野第15兵团


另,长春起义(1948年10月)中的曾泽生部第60军,后改编为50军,直属野司;武汉以南贺胜桥、金口起义(1949年5月)中的张轸部第128军3个师、第127军1个师,后改编为51军,亦直属野司。

1948年,东野12个主力军入关,一个军有多少人?四师制是一大特色

图|东野主要领导


通过各军的编制来看,番号排列有一个原则,第112师至第147师的番号,留给了东野12个主力纵队的各自3个师。


至于第151至第162师的番号,则留给了各独立师、整训师、地方部队。整体来讲,东野入关之前四师制是一大特色,并非我军传统的三三制。

1948年,东野12个主力军入关,一个军有多少人?四师制是一大特色

图|洪学智


人们经常说,东野百万大军入关,听起来很霸气,可真正用于作战的还是上述12个主力军。尽管当时各纵队番号已经确定了,可是纵队的称谓还是用了一段时间。《洪学智回忆录》中,就提到了这一点:

各野战军所辖各纵队改称军,六纵改称四十三军。因当时四野部队正在打仗,没有公布命令,仍执行原来番号,待我们过了长江后才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东北野战军确定各军番号后,也奠定了后来的王牌军格局,38军、39军自不必多说,就是东野的一面旗帜。


而54军比较特殊,虽然成立于建国后,可前身部队来源于第44、45军,带有东野的血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主力军   平津   两广   辽沈   中央军委   大兵团   鲁迅   特色   野战军   番号   纵队   作战   兵团   战役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