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团是什么编制?与普通团建制,又有何区别?

独立团是什么编制?与普通团建制,又有何区别?

《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此为历史爱好者永恒的话题。李云龙带兵打仗是个行家,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纯爷们儿。暂且不谈李云龙,笔者想给大家认真地谈一下独立团。

独立团是什么编制?与普通团建制,又有何区别?

图|《亮剑》李云龙剧照


八路军最早的独立团为第115师独立团,以红1军团红1师为基础组建的,下辖一营(原红1团)、二营(原红13团)、三营(原红3团)。大家可能好奇,一个红军师怎么就编成了一个团?

独立团是什么编制?与普通团建制,又有何区别?

图|八路军臂章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于红军编制大、兵力少的特点。因而,第115师独立团仅有1500多人,后经补充才达到了1700多人的规模。

独立团顾名思义精华全在于“独立”二字,主要是为了解决编制问题。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给了红军3个师6个旅12个团的番号(下文称番号团),八路军应运而生。

1938年,八路军兵力达15万人,出现了番号团不够用的情况。怎么办?看一下第129师当年的战斗序列变化就明白了:

独立团是什么编制?与普通团建制,又有何区别?

图|八路军第129师战斗序列


由上可知,独立团、补充团、新兵团、独立旅等编制的出现都是为了解决番号团数量的问题。当然了,八路军多出来的非番号团,国民政府一概不承认。

独立团的编制与番号团并无多大差异,编制原则是以老带新,逐步提高战斗力。但是,好多看抗战主旋律影视剧的历史发烧友,忽略了一个事实:


抗战初期的八路军、新四军,确实是自由发展,自1938年之后,中央军委组建了各级军区,部队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


《亮剑》中独立团在1942年反“扫荡”之后采用了化整为零发展模式,达到7000多人的规模。笔者看到不少历史发烧友,认为这种情况是很难出现的,兵源主要由军区、军分区补充的。

独立团是什么编制?与普通团建制,又有何区别?

图|独立团军政主官


其实,独立团化整为零的发展模式,也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即抗战最艰苦时期实行的精兵简政政策。据此,独立团化整为零发展是主力部队地方化的表现。

抗战结束后,先前下放到地方的主力部队进行合编,这也是李云龙为什么能当师长的原因。但是,《亮剑》中模糊了军区、军分区的概念,这是不合史实的。

独立团是什么编制?与普通团建制,又有何区别?

图|八路军真实历史照


况且,抗战末期八路军系统的独立团也是少之又少,就算是有,也是非主力地方部队。进入解放战争时期,独立团的非主力地方部队特性表现得很突出,最明显的就是东北野战军。

1948年,罗荣桓主持组建东北野战军二线兵团的工作,通过实战洗礼之后,补充一线兵团实力。按照罗荣桓的计划,第一批组建了40个独立团,第二批组建了126个独立团。

独立团是什么编制?与普通团建制,又有何区别?

图|罗荣桓


实际上,东北野战军组建了189个独立团,总兵力达42万人。1949年2月,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独立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换言之,独立团是特定历史时期才出现的编制。

建国后,我军建设更加正规化。好多人又把直属炮兵团等同于独立团,这是不严谨的。独立团与战斗力无关,与后来的直属炮兵团有着本质区别,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独立团   中央军委   发烧友   化整为零   野战军   番号   军分区   国民政府   炮兵   兵力   军区   兵团   主力   部队   区别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