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细节遭质疑,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未能还原三三制

《长津湖》细节遭质疑,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未能还原三三制

《长津湖》是我国近年来少有的大制作战争题材电影,成本高达13亿,相当于重新搞了一次“嫦娥一号”绕月工程(总投资约14亿元)。如此烧钱巨作,一经面世不可避免的引起人们的关注。

《长津湖》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最为惨烈的长津湖战役(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第九兵团与美军王牌部队陆战一师进行了一番生死较量,毙伤俘敌3.6万余人,扭转了朝鲜战争战局。

《长津湖》细节遭质疑,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未能还原三三制

图|《长津湖》剧照


暂且不谈《长津湖》的剧情设计及人物形象塑造,单单就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的细节展现,就遭到了军事发烧友的质疑。第九兵团经历过解放战争的洗礼,三三制战术早已是我军步兵作战的一大基本原则。

如下图所示,《长津湖》中志愿军冲锋居然是密集的人海战术,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什么是三三制战术?什么又是人海战术?笔者先把这两个问题给大家捋清楚。

《长津湖》细节遭质疑,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未能还原三三制

图|《长津湖》中大场面人海战术


人海战术是不计成本地依靠密集队形进行自杀式冲锋,完全不顾及对方的火力网,这是非常愚蠢的打仗方式。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法、德双方投入了100多个师近200万人的兵力,大搞人海战术,伤亡人数高达100多万人。

到了二战中,盟军组织的诺曼底登陆就是一次典型的人海战术,投入了288万人的庞大兵力。根据相关史料披露,德军一名机枪手,就令盟军付出了4000多人的牺牲,可想而知人海战术的代价有多高昂。

《长津湖》细节遭质疑,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未能还原三三制

图|诺曼底登陆


三三制与人海战术完全不同,是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战术,发源于抗日战争,由林彪在解放战争种正式提出,成了东北野战军的制胜法宝之一,后在全军进行推广。

三三制战术是以班为单位,形成了一个集进攻、掩护、支援于一体的三角进攻队形,如下图所示:

《长津湖》细节遭质疑,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未能还原三三制

图|三三制战术


《长津湖》毕竟是电影,需要考虑到大场面的艺术性。三三制固然看起来专业,满足了军迷的情怀需要,可大场面视觉冲击力不够,看起来稀稀拉拉没几个人。要知道,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把三三制战术一五一十地说明白捋清楚,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追求感官刺激。

想明白这个点,就能明白为何艺术作品都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笔者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就能深刻明白艺术性与历史的差距。

其一、《辽沈战役—攻克锦州》油画

《长津湖》细节遭质疑,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未能还原三三制

图|1961年版《辽沈战役攻克锦州》


油画作品《辽沈战役—攻克锦州》,由任梦璋于1961年创作。彼时,辽沈战役老兵大多在世,完全可以实地采风还原三三制战术。为什么不原汁原味的还原呢?还是老问题,大场面视觉震撼力不够。


其二、《中朝人民军队并肩作战、痛击美国侵略者》宣传画

《长津湖》细节遭质疑,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未能还原三三制

图|《中朝》宣传画


宣传画《中朝人民军队并肩作战、痛击美国侵略者》,由老一辈艺术家伍必端、林岗创作于建国初期,上图即1953年版本。此时,抗美援朝已经接近尾声,并不缺乏一手资料。但是,关于反映战争大场面依旧采用了人海战术。


其三、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剧照

《长津湖》细节遭质疑,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未能还原三三制

图|《跨过鸭绿江》剧照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是近年来少有的军事题材佳作,各个方面把控的都很到位。但是,《跨过鸭绿江》在战争大场面的展示上,也是倾向于人海战术。如上图剧照所示,经历过解放战争洗礼的志愿军在夜战中,会使用如此密集的队形吗?

通过上述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创作具有共性:


艺术家不是行伍出身,自然不会首先考虑三三制战术问题,而是考虑怎样艺术的再现。


这就牵涉到一个构图审美,需要在有限的艺术空间继提高信息增量,大场面人海战术无疑是不二之选。那么,真实的志愿军是如何作战的?笔者不妨将历史照片拿出来,让大家品味一下。

《长津湖》细节遭质疑,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未能还原三三制

图|志愿军战地实拍


如上图所示,志愿军冲锋队形稀疏松散,彼此之间保持有距离,这是典型的三三制战术。反观《长津湖》中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式密集冲锋,这很明显不符合史实。

再如下图所示,志愿军冲锋时绝对不会一味往前冲,而是以弯腰方式快速前进,并且随时保持射击姿势。这样一来,志愿军与敌作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被流弹伤到,从而降低伤亡。

《长津湖》细节遭质疑,热衷于大场面人海战术,未能还原三三制

图|志愿军冲锋队形


抗美援朝战场上残酷性,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是无法想象的。第9兵团面对的还是现代化水平极高的美军,能够重创美军王牌部队,这已经是最大的胜利。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长津湖》的使命正是在于让后人铭记历史。

我们需要正确看待《长津湖》,这不是一部严肃的军教片,而是一部经过艺术加工的主旋律电影,距离实战要求还很远。要真是原汁原味的还原战争场面,一般人是难以承受那种压抑的战争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人海战术   鸭绿江   辽沈   解放战争   锦州   人民军队   队形   志愿军   作战   兵团   剧照   密集   战役   战术   细节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