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记者:国乒训练叙利亚选手扎扎,可通过团队让球让她夺金

体坛周报记者:国乒训练叙利亚选手扎扎,可通过团队让球让她夺金

8月10日,《体坛周报》发表了记者梁熙明的文章:《扎扎,中国乒乓的历史使命》,其中的论点,及其此后补充的评论中称“国乒帮助训练叙利亚女孩扎扎,可以通过团队让球让她在奥运会或世界大赛上夺冠”,来实现“中国乒乓外交胜利”的观点,确实令人大开眼界,也大跌眼镜了!

梁熙明的文章中称:“12岁的叙利亚乒乓球手亨德·扎扎,这个小女孩,是奥运历史上最年轻的乒乓球运动员……扎扎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中国奥委会已经向扎扎发出邀请,让她来华训练”。

体坛周报记者:国乒训练叙利亚选手扎扎,可通过团队让球让她夺金

体坛周报记者:国乒训练叙利亚选手扎扎,可通过团队让球让她夺金

“如果中国真的将扎扎培养成为世界冠军,即使只是她与中国选手配对,世锦赛上获得女双、混双金牌……对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外交输出,具有不可估量的政治外交意义。它将在一个侧面,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宏伟战略,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这就是新形势下的乒乓外交……帮助小扎扎实现梦想,把她培养成为世界冠军……在世锦赛乃至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甚至可以为扎扎扫雷,为她开辟夺冠之路”

此后,这位记者还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下评论称:

“同志哥,眼里不能只盯着金牌,盯着竞技,奥运会更要让!影响力巨大(当然最困难,因为今后会限制一国只出一人,无法团队拱卫扎扎,为她扫雷),其他比赛,坚决要让,而且要让最好的中国球手与她配对双打,双打拿(金牌)比单打拿,更能让人看到。”

……

体坛周报记者:国乒训练叙利亚选手扎扎,可通过团队让球让她夺金

确实,中国乒乓帮助他人,也即是所谓的“养狼计划”,早就有之,这当然也寓含有“乒乓外交”的元素。

毋庸讳言,体育无国界,但运动员仍有国界,所以,体育中的政治元素,仍是无处不在——当然,这位体坛周报的所谓名记,显然更是深谙此中之道:其如此观点和文字,显然更有流量,这也是为何此类文章充斥网络的原因:它能吸引人,就能产生文字流量经济,且还是百分百的“政治正确”。

但是,具体到扎扎这个来自于战乱中的小姑娘,为了圆其乒乓梦想,作为“乒乓王国”的中国乒乓要帮助她,当然有政治层面上的意义,但是,我们真的要将其上升到笔者引用梁熙明文章中,事实上已省略的很多几十年前的“政治术语”中的“高度”吗?

体坛周报记者:国乒训练叙利亚选手扎扎,可通过团队让球让她夺金

显然,这将会把本是一个普通的体育友谊做法与行为,反而有可能,会被别人当作了“原来你是有目的”的利益化行为了,这样的观点公开贩卖,反而有可能会让这件好事,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坏事”了。

更甚的是,这位记者竟公开鼓吹“中国乒乓让球,帮助扎扎拿奥运、世界冠军”,这不等于是在公开做假吗?如此授人以柄,岂不是在“递刀子”?

关键是,以后这位叙利亚小姑娘真的在中国乒乓的帮助下,且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获得了世界冠军,则会不会因这位记者的“无限拔高之政治鼓吹”,而令世人皆以为都是中国乒乓选手让球(实事上就是打假球)而得呢?这样的话,岂不是对扎扎最大的伤害?

体坛周报记者:国乒训练叙利亚选手扎扎,可通过团队让球让她夺金

而且,扎扎这样一个小姑娘,真的会接受这位体坛周报记者的“让球(假球)之好心”吗?——请别拿自己如此不堪之下限,来莫须有的玷污别人之上限了好吗?【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体坛周报记者:国乒训练叙利亚选手扎扎,可通过团队让球让她夺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叙利亚   体坛周报   记者   假球   双打   世锦赛   中国   乒乓   小姑娘   金牌   外交   选手   观点   团队   政治   体育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