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宰相刘罗锅》于1996年上映,李保田饰演刘墉,王刚饰演和珅,张国立饰演乾隆,三人斗智斗勇的无数桥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大部分的包袱最后都抖开了,少部分剧情没有明确交代结局,给观众带来了思考和讨论。今天盘点剧中两处最难懂的桥段。

故事一:刘墉给和珅送的祝寿图。

和珅寿辰,文武百官,乃至皇上都到和府参加和珅寿宴,唯独刘墉没来。谁想刘墉另有打算,他在家中为和珅画了一幅祝寿图,刘墉夫人看到这幅画,笑的前仰后合。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刘墉派人将画送到和府。当和府人禀告刘墉送来贺礼时,刚和乾隆抱怨刘墉不来赴宴不赏面子的和珅很吃惊,被刘墉整怕了的他,当时也很忐忑。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当下人把画展开时,一幅好字画展现给众人,画中的和珅惟妙惟肖,旁边的语句也很吉利,表示“人中长则寿长”,画中的和珅人中确实比常人长一些。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这时下人发现了画中还叠了一截,和珅叫人打开,结果搞笑的一幕出现,和珅的人中部位原来被画的巨长无比。和珅尴尬无比,乾坤思考片刻,仰头大笑。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在这个桥段中,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刘墉的用意,刘罗锅迷关于这个桥段的讨论也有很多,看法最一致的是说刘墉用巧妙的手段愚弄讽刺和告诫了和珅,但是带着祝福的味道,这幅画从这两个角度都能说得通,进而使和珅受了屈辱还没法明着生气。

故事二:刘墉要求告老还乡,乾隆在殿上安排“拨宫灯”。

刘墉要告老还乡,已经登基的嘉庆最开始想留刘墉,在太上皇乾隆反复问是去还是留时,嘉庆没有了主见。乾隆没有直接说什么,而是指着殿上一个挂的很正的宫灯说它歪了,还问嘉庆和众大臣,此时和珅和其他大臣们开始见风使舵,纷纷表示宫灯是歪了。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乾隆命令看出灯歪的和珅去把灯拨正,和珅便“按照太上皇旨意”用根长棍将原本正的宫灯给拨歪了,然后说正了。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这时嘉庆也说能看出灯正了,乾隆反问道你看出灯正了?此时嘉庆直接允许了刘墉还乡请求。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宰相刘罗锅》中最难看懂的两个故事 “长脸图”和“拨宫灯”

在这个桥段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乾隆的用意,这个话题是刘罗锅当中讨论和争议最多的一个话题,从“影射官场腐败、趋炎附势”到“暗示嘉庆要登政自己拿主意”等观点众说纷纭。直到今天,“宫灯”一事,仍然是个谜。

(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宫灯   刘墉   嘉庆   乾隆   告老还乡   太上皇   文武百官   趋炎附势   见风使舵   故事   桥段   宰相   用意   大臣   人中   观众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