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6岁嫁给刘伯承,生下一子患精神病,独守45年,刘帅想见她被拒

我国古代有一本专为女子而编纂的书籍名为《列女传》,里面详细记录了105位“贞洁烈女”的故事。虽然这本书在当今社会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在愚昧封建的年代,书中人物却成为女性们争相效仿的对象。

自古以来,所谓的“贞洁烈女”其实都是一群悲剧的人,这看似忠贞不渝的背后是封建礼教思想对女性的重重束缚。我国历史上有关于“烈女”的故事非常多,最为有名的便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孟姜女的故事一直经久不衰的原因是故事情节悲壮感人,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在战乱年代,儿女情长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的存在。

她16岁嫁给刘伯承,生下一子患精神病,独守45年,刘帅想见她被拒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男子在外保家卫国,女子则留守家中挑起重担。程宜芝便是其中一位,她是开国元帅刘伯承的原配妻子。夫妻俩45年没见一面,程宜芝却坚守一生守护着这个家。

父母包办婚姻

“娃娃亲”是中国婚姻观念中一项约定俗成的仪式,富贵人家招“童养媳”,穷苦人家则定“娃娃亲”。虽然一直以来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但是在读书人的眼中,这就是一种禁锢。

13岁的刘伯承就非常厌恶这种父母包办的婚姻,他从小开始读书习武,是个文武双全的小伙子。试问下,这样优秀的人谁不喜欢呢?果然,程宜芝见他的第一面就觉得他与众不同。

她16岁嫁给刘伯承,生下一子患精神病,独守45年,刘帅想见她被拒

哪怕眼前这个小伙子为了逃避包办婚姻而将自己整成一个小乞丐的样子,程宜芝还是一见倾心。她是个美丽聪慧的女子,一下看穿了刘伯承的小伎俩,并认定了他作为自己的丈夫。

看着眼前这个脏兮兮的小子,程家人表现出厌恶的神情,但是程宜芝却坚定了内心的想法。

书中有黄金屋,也有颜如玉。虽然刘伯承没有感情经历,但也从书中读到过许多两情相悦的故事。在他的心里一直都希望,能与自己共度余生的人应该是互相喜欢的两人。

她16岁嫁给刘伯承,生下一子患精神病,独守45年,刘帅想见她被拒

因此,程宜芝的出现彻底打乱了他心中关于爱情的幻想。1910年,刘伯承和程宜芝在老家举办了婚礼,那年刘伯承18岁,程宜芝16岁。因为是包办婚姻,起初刘伯承并不待见程宜芝。

程宜芝是个传统思想的女子,虽然遭遇到丈夫的冷落,但依然尽心尽力的去照顾整个家庭,更是将刘伯承的母亲当成自己亲生父母一样的去照料。

久而久之,刘伯承被程宜芝打动了,彻底撤下心防去接纳这个父亲为自己找的媳妇。两年后,程宜芝生下了刘伯承的长子刘俊泰。同年,刘伯承离开家,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她16岁嫁给刘伯承,生下一子患精神病,独守45年,刘帅想见她被拒

儿子患上精神病

虽然刚开始的刘伯承无法接受程宜芝,但是一两年的相处下来,两人也渐渐有了感情。不过那时战乱不断,国本不稳,任何的私人感情都显得苍白无力。

在刘伯承的心中,始终还有着保家卫国的梦想。儿子出生后,自知已为刘家续后,他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途。程宜芝知道丈夫的远大抱负,虽然心中恋恋不舍,但却非常支持他的决定。

刘伯承离家这段期间,家中一下子像失去了顶梁柱一样,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程宜芝一个人的身上。为了抚养年幼的孩子以及年迈的婆婆,程宜芝只能下地干活,她没有种植经验,只靠摸索。

她16岁嫁给刘伯承,生下一子患精神病,独守45年,刘帅想见她被拒

刘家名下的几亩薄田就是她们一家三口人的生存根本,程宜芝每天起早贪黑地下地干活、洗衣做饭,包揽了家中所有粗活重活。生活的风霜吹灭了这个还未满20岁的女人身上的朝气蓬勃 。

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有时候觉得自己撑不住的时候总是希望刘伯承能回家。然而刘伯承自投身革命之后便再也没有了消息,甚至连一封书信都没有。

直到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之后,刘伯承被派遣到上海从事地下组织活动。在这里,他见到了自己的爱子刘俊泰并且把他接到了上海读书,父子俩相隔十几年终于团聚了。

她16岁嫁给刘伯承,生下一子患精神病,独守45年,刘帅想见她被拒

然而刘俊泰却并没有好好珍惜在父亲身边的机会,不久便染上了社会上的陋习,不仅抽大烟,还与烟花女子勾搭,整天无所事事,没钱就找刘伯承要。

一次,刘俊泰再次伸手向刘伯承要钱的时候,刘伯承一怒之下教训了他,对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从最初的亲切变成了憎恶。而刘俊泰被父亲教训一顿后,心生怨怼竟然去向国民党举报父亲的行踪。

好在刘伯承这边及时收到情报逃过了一劫,他们的父子情义也就此割断。

她16岁嫁给刘伯承,生下一子患精神病,独守45年,刘帅想见她被拒

随后,刘俊泰返回了老家。由于之前抽大烟的恶习以及与父亲的纠葛,回乡后不久他便得了精神病。

这病时好时坏,也让他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不过最苦的还是程宜芝,儿子的不争气让本来摇摇欲坠的家更加的艰难。

独守家中45年

四十多年后,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刘伯承也位列开国元帅。此时他想起了尚在老家的原配妻子程宜芝,于是他托人带去口信,希望能与她见上一面。

此时的刘伯承已经与第三任妻子汪荣华结婚,两人在长征途中相识相知并结为连理。当程宜芝知道这件事之后,没有悲痛也没有责怪,写了封回信托人带给刘伯承:“你不要回来,我也不去你那里。”

她16岁嫁给刘伯承,生下一子患精神病,独守45年,刘帅想见她被拒

信中还叮嘱他要“勤勉国事,挑起百姓给的千斤重担”,还说“家中已被评为红军家属,得到照顾。”只言片语里都满含着程宜芝仅有的骄傲和自尊。

1957年,程宜芝因病抢救无效逝世,独守丈夫45年,为刘家劳心劳力了一辈子的她终于卸下了千金重担。她的儿子刘俊泰在母亲去世后,精神病发作得更加严重,四年后也离世了。

据说刘俊泰生前还结过婚,育有两个女儿。长女叫刘天俭,是一名小学模范老师。此女则姓名不详,至于做何种工作也不得而知。

她16岁嫁给刘伯承,生下一子患精神病,独守45年,刘帅想见她被拒

从刘伯承离家到程宜芝去世,一共45年的时间。她用45年的光阴岁月写下了“贞洁烈女”四个大字。这是四个值得所有人骄傲的字眼,就如同程宜芝心中的自尊一般闪闪发光。

对于刘伯承她也许有过怨恨,但在岁月的洗礼下,似乎早已经淡化了。得知他结婚生子、事业有成,或许就已经满足。两人因为包办婚姻而结缘,有过夫妇和谐,也有过分离和痛苦。

包办婚姻给予了男女双方沉重的桎梏,也是失败婚姻的导火索。这种自古以来难以扭转的局面成为了程宜芝一生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精神病   生下   娃娃亲   大烟   保家卫国   烈女   贞洁   重担   家中   丈夫   父亲   儿子   心中   婚姻   女子   故事   刘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