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萧景睿和言豫津陪梅长苏逛街,言豫津提议去吃大餐,吃完继续逛。


萧景睿却拒绝了他的提议,说梅长苏累了,还是回家好。


言豫津狡黠地看着萧景睿,说:知道景睿是乖孩子,要回家陪父亲母亲和卓家爹爹娘亲吃饭。


继而又有些失落地抱怨,自己好可怜,亲爹对他从来都是不闻不问,常常在道观研究炼丹,连除夕守岁都是自个儿一个人。


这是言候第一次亮相,还是从儿子言豫津的口中说出,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冷落儿子、痴迷炼丹的人。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再后来,梅长苏去言府拜访,想要阻止言候谋划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行动,这场行动是要用火药炸死他的昔日结拜兄弟、当今皇帝萧选。


言候提到了妻子,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言候冷落儿子言豫津,皆是不爱妻子的缘故。


因为在他娶妻生子之前,已经心有所属,只是被人横刀夺爱。


言候也谈到了亲妹妹言皇后,说她罪孽深重,言语间很是讨厌她。


如果只是单单看这些,不爱妻子、冷落儿子、疏远妹妹、仇恨兄弟,这样的言候看上去冷酷无情、自私狠辣,实在让人望而生畏。


可是,看了不止一遍《琅琊榜》后,那些隐藏在表象下的真实,一点点浮出水面,在心里越来越清晰。


我,也越来越喜欢言候了。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言候才是最痴情、专一和长情的人


言候和梅长苏谈话,他坦言自己不爱豫津的母亲。


因为,结婚之前的言候,有一个深爱的女人,是他青梅竹马的初恋,叫林乐瑶。


可是,这个女人却被他的兄弟萧选横刀夺爱,而这个兄弟,是他和林燮大哥冒着生命危险推上王位的人,就是梁帝。


言候愤恨,想要夺回心爱的女人,可是他最终放弃了。


想想看,言候要夺回林乐瑶,会用什么方法?


面对已是皇帝的情敌,他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赶他下台,不然还能求情?硬抢?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如果求情有用的话,梁帝就不会做出这样卑劣的事情,明知道言候和林乐瑶两情相悦,还霸王硬上弓。


硬抢,这样鱼死网破的糊涂事,正常人都不会做,更别说言候。


所以,林燮大哥劝言候忍下来的时候,他忍了。


再加上,言候看到梁帝对林乐瑶非常好,不仅封她为宸妃,要知道“宸”是帝王、帝位、北极星(帝王之星)的意思,宸妃就意味着极受帝宠。


而且,林乐瑶生下的儿子萧景禹,被封为太子,极受梁帝疼爱。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只要他一直对乐瑶母子好,我别无所求。”言候对梅长苏说的这句话,足以证明那时的他,最终选择了默默祝福昔日所爱。


于是,他转身娶了妻,有了儿子言豫津。


可是,一场赤焰冤案,打破了平衡。


萧景禹被赐死,林乐瑶用一丈白绫结束了生命,梁帝不许她葬入皇陵,连坟冢都不许有,更别说亲人祭拜。


梁帝的刻薄狠毒,让言候无法忍受,他开始反击。用十二年的时间,筹谋策划一场复仇计划,只为心爱的人讨个公道。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看到这,很多人都说,已经忘了言候对妻子的寡情,而看到的是一个长情的言候。


昔日挚爱林乐瑶过得好,他就放手,默默祝福。林乐瑶过得不好,便为她讨公道,不计任何代价,哪怕付出生命。


他因为痴情专一,才对妻子薄情。


如果他既说自己深爱初恋林乐瑶,转身又深情于妻子,那么这样的言候,在观众心目中还是专情的人么?


看上去很矛盾,但仔细探究一番,又觉得很真实。


其实,爱情也好,人性也好,有时候就是这么矛盾又合理。


善良温暖,懂得及时止损


言候在剧中的出场,几乎都板着脸。豫津口中的言候,也是对儿子不闻不问的父亲,和妹妹从不亲近的哥哥。


但是,如果仅凭这些,就断定言候是个冷酷无情的人,那你一定要看看这些事实。


言豫津说父亲不管他时,选了萧景睿做参照物,这个有失偏颇。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因为萧景睿从小被母亲长公主24小时看护,因为她怕谢玉偷偷杀掉非己所出的“儿子”景睿。后又因为谢玉的计谋,让卓家父母把萧景睿当亲儿子。


这样的萧景睿,得到的父爱母爱,自然是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


另外,从豫津长大后的样子看,他温暖善良、睿智开朗、连梅长苏都赞叹,如此优秀的豫津,绝对不是没有父亲管的孩子。


还有一个细节,言候回家拿了东西要离开,豫津和父亲聊天,父亲语气平缓地问他,钱还够用么?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言候还拜托梅长苏,说假如自己筹谋的事情失败,还请苏先生看在和小儿相交的份上,救儿子一命。


言豫津在谢玉家参加景睿的生日会,迟迟未归家,言候立马跑到谢府去接儿子。


梅长苏策划为赤焰冤案平反,想让言豫津协助。言候告诉豫津,一切尊重儿子的想法,但他绝对不会让豫津参与危险的事。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如果这些细节,还不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那我不知道何事才能够?


当梅长苏跑去言府,阻止言候在年底祭祀上实施炸死皇帝的计划时,打动言候并让他决定放弃的最后一个理由,是梅长苏说的这段话:


他说言候不怕死,可是有没有想过豫津?作为言候的儿子,没有享受足够的父爱,还要无辜受牵连,承受这场复仇计划的恶果。这对豫津来说,不公平。


如果真的不关心儿子,言候命都不要,还会顾忌这么多吗?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所谓的冷落儿子豫津,只是因为言候没有像长公主和卓家父母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豫津,只因为言候心中还有自认为更重要的事去图谋。


说言候从不关心儿子,这点我不赞同,但他关心得不够,这是事实。


当梅长苏点出这一事实后,言候及时止损,除夕夜陪儿子豫津守夜,两人开怀畅饮,推心置腹。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第二日,豫津跑去找梅长苏,坦诚自己不是孝顺的儿子,只在乎父亲是否冷落自己,却从未关心父亲,不知道他内心承受的痛和重担。


再回头想想,言候对自己十分厌恶且用“罪孽深重”来形容的妹妹,都能设计保全其性命。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若不是有一颗善良温暖的心,他能这么做么?而这样善良温暖的人,又怎能不爱自己的儿子呢?


不是所有父母对子女的关爱,都能直白地表达出来。很多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悄无声息的,不易被看见和识别的,也不被理解的。只有当我们逐渐长大,才会看懂明白。


三观很正,大是大非面前很清醒


“是陷阱,是虎狼之穴,可是仍然要去。利弊得失如此明显,却仍然要去抢。如此愚蠢,却又如此有胆魄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了。”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这是言候在得知,梅长苏要硬闯悬镜司营救卫峥后,说的一段话。

知道梅长苏和靖王,要为赤焰冤案昭雪,即便不喜欢梅长苏这个人,觉得此人心机太重看不透,也不看好靖王的实力,却依然选择全力以赴支持。


只因他们所做之事,是正义之事。


一个人能够不以自己的喜好而决断,而是根据事情本身是否公平、合理、正义,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活得足够清醒,格局足够大。


可是,现实生活中,太多人会以自己的好恶为人处世,爱屋及乌、殃及池鱼的例子数不胜数。


比如梁帝,因为不喜欢儿子和自己持有不同意见,不喜欢儿子的威望日渐强盛,便忽略儿子赤诚之心只为国强民富,忽略儿子对他的尊敬爱戴。不喜欢兄弟林燮“兵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即便他浴血奋战忠君爱国从无二心,依然任由夏江和谢玉构陷他们。


一代帝王,大是大非面前却如此糊涂,没有拎得清的三观,实在是悲哀。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智慧多谋,但更能韬光养晦


梅长苏重返金陵不久,十三先生查出了有人夹带火药进城,因为考虑宗主在城里的安全,所以格外重视这事。


可是,线索查到私炮房,完全断了。


十三先生的助手宫羽,为此把办事的童路狠狠骂了一顿,把对火药味道极其敏感的小灵送到宗主身边,以防万一。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如果不是言豫津送了一筐橘子去梅长苏家里,说起他父亲言候,特意给家里定了稀罕的岭南蜜桔,梅长苏就不会从橘皮上淡淡的火药味,推断到真相。


可见言候的智慧多谋,未必在梅长苏之下。


而且,誉王够聪明了吧,身边还有个善计谋的秦般弱,可以对梅长苏构成一定威胁的谋士,可他和太子针锋相对斗了这么久,都没有发现太子的经济命脉私炮房。


而言候,不仅知道还利用其完美脱险,就像梅长苏说的,一旦祭天时火药爆炸,案子追查时,查到私炮房就会戛然而止。


人们会以为是太子所为,动机也很充足,大概等不及父亲让位而主动出击罢了。


如果你以为,言候的智慧只限于权谋,那就大错特错了。


还记得梅长苏对豫津讲的故事吗?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大梁建国初期,实力尚弱,几方敌国虎视眈眈,欲要吞并其。面对危机,皇帝和群臣束手无策。


言候年纪轻轻,只身一人出使几方敌国,不带一兵一卒,身无片刃,凭机智胆识、勇气谋略,雄辩于对方,化解危机,挽救大梁于水火之中。


梅长苏称其,堪比蔺相如。


很多人以为侯爷的殊荣,是世袭荫封,是因为言氏家族出过三任帝师和两任宰辅的缘故,其实是他自己凭实力挣得的。


赤焰冤案后,被夺的挚爱惨死,亲如手足的大哥林燮全家惨灭,唯独他安然无虞,因为他懂得韬光养晦。


这,不是逃避退缩,而是静待时机。


十二年后,当他得知梅长苏和靖王要做他想做的事时,即便不喜欢心机过重的梅长苏,也不看好靖王实力,他依然毫不犹豫地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反击战。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说协助梅长苏引夏江远离悬镜司,就一封信干脆利索勾引夏江到偏远的道观。说困住夏江到某个时辰,就稳稳地拖足时间。


总之,想拿捏夏江,就能拿捏得死死的。


遁世十几年,忽然说要启动政治生涯,联络朝臣支持平反赤焰冤案,他就立马能够做到。让群臣在长公主当着梁帝面,大声宣读完谢玉的手书,要求重审赤焰冤案后,群起而支持。


有以上种种的言候,论智慧多谋,是剧中唯一能和梅长苏匹敌的人。风光时,不锋芒毕露;人生低谷时,懂得韬光养晦。时机到来时,可以东山再起

琅琊榜:为何我喜欢不爱妻子、冷落豫津、恨兄弟、迷炼丹的言候?

言候,大概是这部剧带给我们最大的惊喜。

初看时,觉得他薄情寡义、自私冷漠,还有些心狠。

抽丝剥茧后再看,便发现他不仅痴情专一还长情,冷漠的外表下藏着善良和温暖。

足够智慧却不张扬,低谷时懂得韬光养晦,被需要时能东山再起。即便周遭环境乌烟瘴气,还能有着极其正的三观,大是大非面前拎得清。

这样的言候,怎能不让人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妻子   兄弟   大是大非   韬光养晦   冤案   火药   太子   皇帝   善良   儿子   父亲   温暖   实力   妹妹   智慧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